初级中学古诗词赏析六首

思恩 1160分享

诗是描写人的精神活动,感情生活,心灵状态的文学样式,诗歌教学对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陶冶学生的良好情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级中学古诗词赏析六首,供大家参考。

古诗词赏析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2],独怆然[3]而涕下!

【注释】

[1]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在文学上,他继“初唐四杰”之后,高举革新大旗,大力反对齐梁文风,提倡“汉魏风骨”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他的诗作,以内容质朴、充实、刚健为特点。

[2]悠悠:形容空间广大和时间久远。

[3]怆然:悲伤的样子。

【赏析】

作者陈子昂是一位非常有政见的文人,曾经因为直言进谏受到武则天的赞赏。后又因言获罪,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也使得他非常苦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创作出了这首《登幽州台歌》,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孤寂苦闷的心情。

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语言非常有感染力,为历代人们所传诵。

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是指古代英明的君主,能够礼贤下士,能够为民着想。作者在这里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碰到礼贤下士的君主,同时这也是对当时朝廷的一种讽刺。古人中的英明者已经远去了,后人中还 没有见到这样的人。

后两句写作者登高望远,顿感天地茫茫,仿佛永无出头之日,不禁心生悲痛,泪流满面。

以怀才不遇和慷慨悲愤为主题的诗作历史上很多,这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主题。这首诗笔力苍劲,并且情真意切,让人感到苍凉 悲壮,是这类诗的代表作。

古诗词赏析2

咏柳

贺知章[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贺知章: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豁达,诗文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诗二十首。

[2]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初春二月杨柳的咏物诗。

杨柳之美在披拂的柳条,每年初春都会有柳条长出新叶,丝丝下垂,春风拂过,非常迷人。古诗词中常用杨柳来比喻美人身材婀娜。这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罢了,要想写出新意并不简单。

“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在第一句中将柳树比喻成了一位美人。接着在第二句中便将丝丝下垂的柳枝比作是这位美人身上的裙带。前一句中的“高”,说明这位美人身材挺拔,与后一句中的“垂”相呼应,这个“垂”字给人一种裙带飘飘的感觉。至今作者没有一个字提及杨柳,但是已经将杨柳描绘成了一位美妙的少女。

前一句中的“绿丝绦”引出了第三句中的询问,这样美的作品到底是出自谁之手呢?最后作者将其归功于无形的“二月春风”,指出是春天将大地装扮得如此美好。

短短几句诗中,作者表现出了自己高超的布局技巧,从“碧玉妆成”到“剪刀”,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不着痕迹。

古诗词赏析3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1]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鬓毛:鬓角的头发。

【赏析】

作者贺知章辞官告老还 乡时已经八十六岁,距离当初离开家乡已经过去五十多年,回到家乡的时候心中自然有无限感慨。

前两句作者写自己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少小”与“老大”两个词中饱含了无限的沧桑。回想当年离家的时候年轻气盛、风华正茂;现在已经是风烛残年、两鬓斑白,不禁心中悲伤,感慨万千。“乡音无改鬓毛衰”既描写了自己的相貌,又为下句中与儿童的对话作好了铺垫。

第三句和第四句更像一幅画面。家乡的儿童天真有趣,看着眼前的这位老人,听他说话是本地的乡音,但是以前怎么没有见过呢?于是便“笑问客从何处来”。诗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是言尽意未尽,孩童的童言无忌引起了游子的心酸。读完最后一句之后,让人回味无穷。

就全篇来看,前两句非常平淡,后两句峰回路转。“少小离家”与“老大还 ”之间,儿童与老人之间,极具戏剧性,又非常有生活情趣,一般人都会被打动。

古诗词赏析4

望月怀远

张九龄[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2]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3]赠,还 寝梦佳期。

【注释】

[1]张九龄:字子寿,又名博物,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开元任尚书丞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为后世人所仰慕。他的诗,语言质朴简练,寄托了深远的人生思考,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非常大。

[2]怜:爱。

[3]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赏析】

这首月夜 怀古的诗充分体现了张九龄作品浑然天成的风格。

前两句是作者最出名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很轻松地将一幅宏大的场景描绘在我们面前,既有空间又有时间。

整晚上明月悬空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相关的,但是对于身处两地,互相思念的友人来说则显得格外漫长。一个“怨”字将这种对漫漫长夜 的怨恨,其实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非常形象地描绘出来。

漫漫长夜 不能眠该怪谁呢?起身灭掉烛光,然后披着衣服走到门外。外面的月光非常亮,让人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不知不觉中夜 里的露水已经沾湿了我的衣裳。这两句中通过对“灭烛”、“披衣”、“觉露滋”等细节描写,将夜 里睡不着的那种感受很细致地描绘了出来,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两句非常浪漫,相距两地,我又有什么能赠给你呢?我只有这满手的月光。就让我们在梦中相遇,把这满捧的月光送给你。这两句构思巧妙,没有真实的生活经历,光凭想象是写不出来的。读到这里,会感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

古诗词赏析5

登鹳雀楼

王之涣[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王之涣:字季凌,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盛唐时期的诗人,善于描写边塞风光,生性豪放,许多诗作被当时乐府配曲传唱。

【赏析】

鹳雀楼位于山西蒲州,唐代许多文人骚客都在那里留下诗作,这首便是其中最出名的,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

第一句中描述了一轮落日正在慢慢落入远方起伏的群山。第二句写黄河奔腾咆哮着奔向大海。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象由远及近,由天上至地下,场面特别辽阔。第三、第四句看上去很平淡,意思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但是这样的平铺直叙后面隐藏着一个含义深远的道理,那就是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加倍努力,其中表现出了作者的进取精神和只有站得更高才会看得更远的道理。

有人认为诗歌不应该说道理,其实诗歌忌讳的是直接地、生硬地讲道理。这首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深刻的道理就隐藏在平常的景物后面,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很自然地传达出道理。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古诗词赏析6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1]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2]?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万仞表示很高,不是实指。

[2]杨柳:指《折杨柳》曲,古人喜欢以杨柳比喻送别。

【赏析】

这首诗中作者描述了戍守边疆的士兵对家乡的思念,非常悲壮,表达了当时守疆士兵以及作者本人豪放的性情。

第一句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景象,苍茫大地上,黄河像是从云中流出来一般。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描述了一座孤城被高山环绕。这两句既描绘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展现了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

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突然听到了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怎能不勾起大家思乡的情绪?接下来作者发出了无奈的感慨:羌笛何必一遍遍地吹《折杨柳》呢?要知道春风是不可能吹到玉门关的。在这里作者用了“何须怨”三个字,意思不是说不要抱怨,而是说抱怨了也没用。其中的感情非常微妙。


初级中学古诗词赏析六首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古诗词三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2021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35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