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案 > 一年级 >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案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案

学俊21252分享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文案教案

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的教师,还要在备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备课成效。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文案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文案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口算.(尤其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具、学具准备:

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得数,最后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

84 355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动画口算除法(导入)(农村学校可口述情境):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2.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请学生口述列式并板书:

603、 602、606 、604(说明:604以后再学)

设问:以上各题结果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出示课题)

三、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①计算603=20可能有以下算法:

想法一: 3= =20

想法二: 203=60 所以 603=20

想法三: 20+20+20=60 所以 603=20

(以上题目汇报时,先后顺序不定.突出算法多样化.)

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 3= , 就是20.(教师用红笔标出,指名学生说几遍.)

(3)学生试算 602、 606,订正得数.

(4)引导学生初步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 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是20.同样口算60除以2因为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口算60除以6因为6个十除以6得1个十,所以606=10.

(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6)教学读法: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7)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

(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教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

(8)提高练习:第30页的做一做.

402,让学生先用两种读法读出算式,再说一说口算方法.

5005、80002,让学生快速写出得数,并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便.鼓励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

2.教学例2.

学具操作,研究算法.

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先分的什么?(整捆的)每份分得几捆?(2捆)再分什么?(单根的)把单根的分成了几份?(3份)每份分得几根?(3根)分完后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

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个十和9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 3= );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 =23)就是所求的结果.结合讲解,可以把分小棒的过程做简单注释,然后列式计算.

在讲完之后,可再让两名同学把分小棒的过程叙述一遍.注意在教师引导下叙述,不必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小组汇报

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应怎样想?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进行小结.

693=23 想: 3=

3=

+ =23

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可直接让学生写在书上.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每道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303 402 804

393 482 844

独立完成,观察每组上下两题寻找联系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

问:你有更快的方法口算吗?

明确:如303和393.算303只要算十位上33,然后在个位上添一个0就可以了;而393,要先算十位上的33=1,1写在商的十位上,再算个位上的93,3写在商的个位上,结果得13.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六、作业:

1. 602 5005 60003

822 963 777

2.(1)82除以2得多少? (2)3除900得多少?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文案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一、动手游戏,提出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

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具袋)

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

(1)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两根小棒、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

(2)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

(3)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能围成的用表示,不能围成的用表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如下图: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1)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36,所以围不成。

(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2+36,所以围不成。

(3)教师:3厘米也不能围成,是什么原因呢?课件演示。

提问:它为什么也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3+3=6,所以不能围。

(4)提出: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围不成。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阿?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 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4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4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4+36。 课件演示。

教师指着5厘米,问:那5厘米? 得出:5+36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6+3 7+3 8+3 9+3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9厘米不能围,可是9+3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课件演示。

教师:9和3这组的两边之和是大于6,可是它能围成吗?(不能)(课件演示确实不能围成。)

教师:我们再换一组看看,3和6这组的两边之和第三边9比,什么关系?(相等)

教师:那还要看哪一组?(6和9的和与3比)

引导学生明确:只通过一组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全面吗?那应该怎么说?

引导学生得出任意两字。

设计意图:9+36却围不成三角形,这一下就给学生制造出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立刻思索这三边到底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发现只通过一组两边的和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须要看三组,这样任意在这里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个层次:再次验证,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这个结论再来验证一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关系?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集体汇报。

教师:在同学们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两字,通过再次验证后,发现它就是一条正确的结论。(教师擦掉?)咱们来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加上任意两字以后,结论是不是就正确了呢?这时,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验证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也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过程。

第五个层次:找出判断不能围成的简捷方法。

教师:在这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中,它们也应该有几组算式?(3组)

那我们在判断它能不能围成的时候,是不是要把三组算式都找出来啊?

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找到一组不符合能围成的条件就可以了。

教师:谁能快速地说出10不能围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怎样最快的找到不能围成的原因,在这里也应该让学生明确。方法最优化应随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第六个层次:再次验证任意,将结论从特殊扩大到一般;同时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

(1)教师:刚刚咱们是给3厘米和6厘米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第三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那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

教师演示课件,随意拖拉两次,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出三边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开始的研究,是从给定的3厘米和6厘米的两边着手的。在这里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将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让学生明白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这样的性质。

(2)提出:在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

让学生先充分地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这要把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这一组进行判断,就可以代表三组了。还需要每组都判断吗?

设计意图:我以为,在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肯定会有少数学生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诀窍。教师的设计应当顾及到这样的学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及时地引导全体学生都掌握简单方法。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轻松小游戏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你做个小游戏,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请两个学生上来跨一步。

先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教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课件演示:两腿和地面跨出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教师:可是有个人说,我可以。你们知道是谁吗?

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并再次向学生渗透看问题要全面的原则。

2、判断:下面哪组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单位:厘米)(有图)

(1)3、4、5 (2)3、3、3 (3)3、3、5 (4)2、6、2

设计意图:这道基础题的练习,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方法快速地进行判断。

3、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三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从美观和讲究实用的角度出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全课小结,从考虑问题要全面,引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范围的建立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再次呈现前面的研究表格,这些数据是具体的,教师提出:3.5厘米行吗?3.2呢?3.1呢?3.01呢?不断地向3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3厘米长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9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发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文案教案3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书119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2、会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

3、经历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区别学习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逐步发现隐藏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认真观察分析,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回顾

(1)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讨了有关植树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中有哪几种情形?解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①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

③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练习二十第1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小组讨论:当大钟敲5下时,前后共有几次间隔?平均每次间隔时间有多长?

③大钟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钟敲12下,共有11次间隔,所以共需时间是:2×11=22(秒)。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

教师:从王村到李村之间设电线杆,会有几种情况?

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分析的情况,独立解答,并相互交流。根据可能会存在的三种情况,分别有三种解答结果。

a.16-1=15 200×15=3000(米)

b.16+1=17 200×17=3400(米)

c.200×16=3200(米)

教材第119页思考题。

教材练习二十第4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观察示意图,小组讨论:有多少个间隔?有多少盏灯?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封闭路线上植树时,间隔数=植树棵树。(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3号在1号队员的前面,1号队员不是第4名,而3号队员不是第1名,所以3号队员是第2名,而1号队员是第3名,当1号队员第3名时,由于号码名次不同,所以2号是第4名,4号是第1名。

所以排名是:

1号 2号 3号 4名

第3名 第4名 第2名 第1名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可能会说出:大钟敲5下,共有4次间隔,平均每次间隔时间是8÷4=2(秒)。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指名汇报,然后集体订正。

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汇报。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共有三种情况:

a. 两端都设有电线杆。

b. 两端都不设电线杆。

c. 只在一端设电线杆。

学生讨论后汇报,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号第3名,2号第4名,3号第2名,4号第1名

三、应用练习

(1)一度长180米的大桥两侧,每隔30米安装一盏路灯。

①两端要安装,需路灯几盏?

②两端不安装,需路灯几盏?

(2)小刚到电影院看电影,他前面有8排,后面有9排,左边有15个座位,右边有17个座位。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每排座位一样多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小组交流。

指2名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答。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文案教案4

教学内容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教材35页—3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能力目标:在创设的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教学媒体

视频、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图片《看图讲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狗为什么会跑到小主人的前面吗?

学生讨论、汇报。

二、学习新知

1.数学活动

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线联接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谁最短?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回答。

2.想一想

出示图片《看图回答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

(2)你估计小明到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

指明几个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并说明他们的理由。

3.量一量

学生独立完成36页的“量一量,从A到B的三条线中,哪条线最短”。

学生汇报结果。

4.看一看

观看视频《公理(线段最短)》。

师生共同出结论: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教师提出距离的概念: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5.做一做

问题1.河道长度

如图《河道长度》,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问题2.九曲桥

如图《九曲桥》,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6.教师鼓励学生试着举出类似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

三、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四、巩固练习

教材36页“练一练”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文案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知识难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

棉线、中国地图等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

一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2021最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文案

2021最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21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模板

2021最新一年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2021最新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2021最新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021最新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新模板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18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