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立意训练

业鸿0分享

高考作文最能体现考生对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体系架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作文语文立意训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技巧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3年《人民日报》以一篇评论《莫让青春染暮气》表达了对当代青年人“早衰”的担忧,批评年轻人“先是怀旧”,“再是叹老”,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首次设立的“党代表通道”让大家耳目一新,在这些亮相的代表中,接近半数的青春面孔尤其令人关注。

有承载中国飞天梦想的景海鹏,有在体育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家争得荣誉的吴敏霞,有被誉为“中国克隆技术的第一发明人”的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杜玉涛,有驾驶先进战机翱翔蓝天担负保家卫国重任的女飞行员刘文力,有扎根基层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做出贡献的祁剧演员肖笑波……

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重大政治论断则让大家见到了新时代青年正在承载起的被寄予期望的重大担当。

是哪些因素让青年一代快速成长?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认识和感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阅读分析材料,结合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来审题立意,主要是论述对当前青年一代特征的认识和看法。

新时代的新青年有着以下特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活力、敢拼搏、敢为先、能创造、能笃行……

而促使他们不断快速成长的不只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还有外界的关注和平台搭建,如国家民族的期望、社会的关注和包容、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提供的创业创新舞台等。

考生应该写出这些因素与新青年特征的关系,不能单独写这些话题,不然容易流于套作。

高考语文立意训练

时评就是针对时下新闻发表看法,属于评论性文章,即时事评论。它往往以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的对象,上至国家大事,小到凡人琐事, 有感而发,作出深刻评论。它可以是对先进的新生事物赞颂、褒扬;也可以是对落后丑恶现象批评、鞭挞;还可以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阐发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道理。此类文评的对象是事实,所以叙是基础,议是叙的目的,是主。 时评是论说文,但它在对事件作出理性判断和分析时并不排斥情感的作用,即要亦理亦情。

作文示例:

1、最近,人教社出版的中学教材决定减少鲁迅作品,引来非议。中学教材里鲁迅作品是否保留,保留多少,历来有不同的意见,各有理由,相持不下。

对此,你有什么意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评。

2、北大教授季羡林以98岁高龄辞世,上至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纷纷悼念这位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大学者;各种媒体也大量报道。就一个学者而言,这样的规格和影响在新中国历是空前的。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仅仅是痛失一位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学者吗?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评。

3、2009年9月9日,恰逢“三九合一”,“天长地久”的幸福寓意让很多青年男女选择在这个良辰吉日喜结良缘,登记结婚,讨一个好兆头,希望能为婚姻生活开个好头。中国人这种讨个好兆头的心理比较普遍,如手机号、车牌号等喜欢选“8”字,楼层、房号忌用“4”字;婚礼、葬礼,搬家、建房,都要选个好日子;生活中也有不少禁忌。

针对诸如此类的文化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评论性的文章,说说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时评的基本特征:

1、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

2、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3、在命题上,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写作模式:

(一)引用材料(选准切入点,简明扼要,1自然段,约100字)

(二)分析材料(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2-3自然段,约400字)

(三)联系实际说道理(搜集典型论据,适当发挥,约200字)

(四)结论(约100字)

“时评”也属于议论文,那么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一致。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开篇引用材料的新闻报道内容。(引)【略】

2、对报道内容进行一些解析作为过渡。(点)【略】

3、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议)【详】

4、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联)【详】

5、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结)【详】

即:引——点——议——联——结

时评写作四要求:

1.选取恰当的当下新闻

2.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

3.搜集典型有力的论据

4.运用严密有趣的语言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方法

高考作文立意的“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就是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三境界”说。我这里也套用一下,我认为高考作文的立意也具有“三境界”。

按照《考试手册》对高考作文立意的要求,境界应该是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并富有新意。这里“新意”很重要,因为现在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般范围比较宽,所提供的可以写作的角度也比较多,一般同学都会有话可说。不过,要在考场上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有新意的作文,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内容,确实很难,但作文的新意,众里寻它千百度,回头蓦见,它却就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有这样一篇或两篇,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它便会脱颖而出,它就可以进入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

高考作文立意的“第二境界”,说不上有什么新意,但毕竟对题意把握是准确的,也不显得一般化,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深度。比较多的就是那些人云亦云的文章,虽然审题上未出现大的偏差,但毫无新意可言。这也就是我们每一年看到的众多的三类卷文章,比例要高达75%—80%。这样的文章多半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认真思考,拿到作文题,就想到以前读过的哪篇范文可以套,哪些例子可以用上,于是就出现了这类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文章。这类文章可以列为比较低的境界层面,即“第一境界”。

如这样一道作文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难以舍弃的“元素”,这些“元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请以“不能没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写好这篇文章,同学们必须结合生活实际,确定什么是生活中难以舍弃的“元素”,它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不能缺少这种“元素”,缺少了这种“元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拥有了这种“元素”,我们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等,只有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写充分了,才能把“不能没有你”的道理说清楚。而大多数同学所写的是不能没有汉语、不能没有传统文化、不能没有自然、不能没有宽容、不能没有挫折、不能没有外婆等老生常谈的东西,这样就不可能有什么新意,这样的作文就只能进入“第二境界”或“第一境界”的层次。

还有些同学所写的“元素”并不是“不能没有”,而是没有了这种“元素”,我们的生活并不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有的同学写的是“不能没有萨克斯”,如果他真是一名萨克斯吹奏家,把吹奏萨克斯当做生命的第一需要,那么没有了萨克斯,他就无法活下去,像郎朗,他可能就“不能没有钢琴”,钢琴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而有的同学立意就不显一般,比如他说“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孤独”,这话听起来似乎令人意外,但细而思之,确实有道理。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金钱、不能没有财产、不能没有爱、不能没有快乐、不能没有忙碌、不能没有休闲、不能没有人与人间的沟通、不能没有人与人间的和睦相处等,都可以被人关注到,恐怕孤独这是很少有人关注到的心灵角落,实际上在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的现实社会里,孤独是最不能忽略的,有人说“享受孤独”,孤独为什么能够用来享受呢?就是因为人在孤独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沉下心来,认真地思考自己,思考别人,思考社会,这时候才能将别人和自己看得更清楚,才能保持对世界更清醒的认识。像这样的立意,就可以达到王国维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即第三境界了。

作文是有境界的,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下。常有同学将写好的作文拿给我指导,我一看他的立意就基本能判定他这篇作文是属于一类卷还是二类卷、三类卷,原因就是他作文立意境界的高低。立意是作文之魂,立意低了,哪怕他的结构再精巧,语言再漂亮,也掩盖不了他思想的苍白与贫弱。为此我建议同学们可以找来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或者近五年的作文竞赛题,或近两年的各区县高考作文模拟题,进行一下审题立意训练,并对照一下优秀范文,努力提高作文立意的境界。

高考作文立意技巧

语文是高考的主要科目,作文又是语文试题的重头戏,在语文试卷中占60分,为总成绩的40%。可以说,作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考生的语文成绩。高考作文怎样写才能得高分呢?从多年的高三备考和高考阅卷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具有良好的拟题意识。

没有作文题目扣2分,这2分是语文试卷中最容易得的分数,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养成先拟文题的习惯,不该丢的分数坚决不能丢。好的题目是得高分的开端,文题能直接体现你的观点,如果在题目上有“跑题”嫌疑,文章写的再好,也会在阅卷老师心中大打折扣。

二、立意准确、深刻。

文以意为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统帅和灵魂。近年来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居多,话题作文要做到立意准确,必须做到立意有据,这“据”就是话题前面的材料。因此,在话题作文立意时,同学们要明确题目的所有要求,全面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尤其是要对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作全方位的审视,逐字逐句的分析,发现材料中的导向性信息,从而准确地立意。

三、符合文体要求。

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淡化文体要求,但是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淡化文体意识,一旦选择了一种文体,就要写出这种文体的特点,写出符合此种文体要求的文章来。现在高考阅卷时经常碰到“四不象”的文章,评分时会被扣掉不少宝贵的分数,这就要求同学们心中要有各种文体的类型。

四、感情要真挚。

感情真挚就是具有真情实感,表达作者对生活真切的感受。要求学生不要胡编乱造、情节离奇、感情荒诞。但从内容这个角度讲,是允许考生编造的,否则联想和想象从何而来,高考不也提示考生可以大胆想象、编写故事吗?只不过一定要有一个度,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符合生活逻辑”。

五、具有良好的卷面意识。

尽管考场作文时间紧迫,考生还是要注意卷面整洁。字体不考虑美观,但一定要书写认真、工整、字迹清晰。阅卷老师扫描痛快,就认为你作文写得好,阅卷老师读得不顺,就认为你作文写得不顺,就会影响作文得分。

高考语文作文训练

有些作文题看着比较空灵,适合写景抒情,如《那一片绿色》,如《季节》。我们同学看到这样的作文题,都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要写“一片绿色”,便想到童年时在农村所见的田野之景,想到出外旅游时见到的高岗山坡之景,想到城市逼仄的空间里一片草地之景。这些同学很会联想,也很会描写,他能把乡村田野之景从春写到夏,从麦苗写到稻秧,从庄稼写到树木,洋洋洒洒,一下子就写满了八百字。但有些同学的文章只有景,没有“意”,这个“意”就是立意,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思想”。这个“意”在我们同学的文章中或者干脆没有,或者体现得非常一般(如只表达了对自然“那一片绿色”的喜爱),没有“树”起来,没有给人“高远”的联想和一定的启示。

如何使写景文章有比较高远的立意。很简单地说:有“写自然”要与“写人生”有一点有机的联系。或者说,写自然要写出一点人生感悟。

其一,“写自然”要与“写人生”有一点有机的联系。

这里我们说“有一点”“有机的联系”,这个“有一点”“有机”非常重要。写景文章,重头戏自然在写景物。我们写景,要铺开来写,要传神地写,要有层次地写,把景物写得“美”,写得“有气势”,写得“传神”,文章才能吸引人,才能让人身临其境。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贯串一个“意”,要有一个“神”。这个“意”要蕴含在文中,有时只要“点一下”即可。我们不能把这个“意”当作重点铺开来写,那文章就不是写景文章了,成议论文了。

明确了“意”,写的时候就“心中有数”了。《那一片绿色》,如果写农村田野之绿,是不是可贯串“自然的生机离不开农人的辛勤劳作”之意。写春天田野麦苗之美,心中要有“农民播种”之意,写夏天麦浪翻滚,心中要有“农民耕耘灌溉”之意。这个“意”的点明只要一两句话,或者放在文章中间,或者放在文章末尾。这样就把写自然和写人生"有机结合"起来了。

同样是写《那一片绿色》,有的同学写“城市的那块地”,写退休的老人在那里散步,写孩子星期天在那儿活动,写傍晚时下了班的人们在那里伫立,就是不是可以点出这样一个“意”:一块绿地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欢欣,反衬出城市生活的喧嚣繁杂,呼吁人们更多地走向自然。

其二,写自然要写出一点人生感悟。我们观察自然,要悟出点什么来。人是常常会从自然中得到某种安慰得到某种启示的。写《季节》这篇文章,你可以写一个季节,也可以写四季。如果写四季,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该有重点写两三个季节。如果写一个季节,要把这个季节的特点和自然风物写深透。写"季节"是重点,但还是离不了“感悟”。如有的同学感受到“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悟到了“有美好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才有丰硕的成果”的道理,立意就比较高了。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训练相关文章:

2021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方法

2021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巧方法分享

最新高考作文训练题目

高考语文作文题型答题套路及技巧2021

2021高考语文模拟作文范文5篇

中考作文专项训练及解析整理

奉献为话题的高考语文作文2021

高考满分的作文真题范文5篇

    19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