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案 > 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范文

学俊21252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

教师若想教学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学生,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3、1、5、2、4。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猴子他们采了什么水果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猴子采了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用哪一个数字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字。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学生观察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3)请学生观察“>”,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开口大,朝大数。

(4)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头小,对小数。”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5.发散思维。

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三、运用知识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拿几个学生的上投影仪上长方体讲评。

(二)游戏:比一比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

2.小组游戏:同桌间拿出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2

教学内容:比大小 P17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师:老师把猴子和水果很有顺序的排列起来,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数量(多媒体演示)

师:猴和桃比?谁多谁少?你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猴和桃一样多请多名学生说)

2.师:猴和桃一样多,也就是3和3相等,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3=3(板书)

请学生读一读3=3 “=”书空

3.教学“3>2”“3<4”过程同上

师:除了猴与桃,猴和香蕉,猴和梨比,还可以比什么? 梨和香蕉比:

请学生用谁比谁多或少这句话说一说,如果用符号表示呢? 出示4>2,学生认读。

4.梨和桃比:过程同上

5.P17的图:有5只兔子和4个胡萝卜,一只兔子吃一个胡萝卜,够不够?

三、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

先用谁比谁多(少)说一句话,然后用几比几大(小)说一句话。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2.完成21页第5题。同上

3.完成22页第6题:先用几比几大说一说,然后说一说每个符号的意思:如:>前面应该填大的数,后面填小的数。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4..开放作业:用学具<,>,=,以及数字进行比大小。

师: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四、完成课时特训。

板书设计:

3=3 3>2 3<4

4>2 2<3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3.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4.在探究三个关系符号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类及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建立数感,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PPT、或主题图。1-5的数字、<、>、=等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小猴吃水果图

师: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数一数,小猴和水果都有多少。

2.汇报交流。

生:4个梨,3只猴子,3个桃子, 2个香蕉。

3.动手操作 。

(1) 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图上有的东西,怎样摆就能看出那种水果多,那种水果少呢?

(2) 如果每只猴子都要吃1个桃、1个梨、1个香蕉,够不够?怎样摆能一眼看出来?请同桌小朋友一起摆一摆,说一说。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 )和( )同样多;

( )比( )多;

( )比( )少。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 “=”

师:小朋友们说小猴先吃什么水果啊?为什么?

师:猴有3只,桃有3个,一只小猴吃一个桃子,刚好够吃,我们就说猴和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

课件 出示 3 = 3 读作:3等于3

等号

师:一起和老师写一遍,3=3,读作3等于3。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再练习几遍,再和用桌的小伙伴互相说几遍,看看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掌握了他的写法和读法。

学生活动:同桌读写后再抽问几个学生,保证人人都会。

2.教学“>”(猴和香蕉比)。

师:小猴吃完了桃子,还没有吃饱,那他们接下来吃什么水果好呢?

师:我们来看看小猴和香蕉,怎么进行比较啊?

师:一个对一个,咦,发现小猴比香蕉多,怎么办呢?

①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

②引出大于号。

师:4比3多,在4 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 “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4>3怎么读?(4大于3)。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大数在前用大于,大口朝(前)左大于号”。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

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再次体验: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1)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三个好朋友。(出示课题)

(2)课件出示书P18“做一做”第1题。

(3)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4)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① 按大小排队。(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② 谁?谁最小?请随意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每个学生用 “﹤”“﹥”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二)动手感触:请学生摸一摸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有什么感觉?(教师综合学生回答的特点小结:平平的、滑滑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旧知引入,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实物投影学生画的长方形,并说一说: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展示学生画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找一找把知识回归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平面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并根据图形分类。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应用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课件出示交通标志牌。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3)课堂练习卡

1、下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是什么形状?请你连一连。

2、左边的物体可以直接印出右边的哪一个图形?请你圈出来。

3、数一数。

4、把下图中得○涂上红色,△涂上绿色,□涂上蓝色,涂上蓝色。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四、展示学生练习作品

五、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5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二、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最新范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案2021范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较长短教案2021范文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比较大小教案最新模板

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长短教案2021模板

2021模板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比多少(比大小)一年级数学上整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2021模板

    5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