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为什么过年吃粽子

康娣 1172分享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中粽子以往只有在端午节才能吃到,这是我们中国人沿习了一千多年的风俗,但是壮族的人是每年过春节吃粽子的,这个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壮族过年吃粽子的原因,希望你会喜欢!

  壮族过年吃粽子的原因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这三天主人和来客都必须吃粽子。因为粽子在壮家是一种高贵的食物。粽子象征着富裕丰收。壮族非常的好客,所以有客人来就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壮族的粽有大有小,大的可以做成一两斤重,小的只有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味道非常的鲜美。

  要说粽子的种类啊,在广西是最多的了。大的如小孩儿的枕头,每个都有一两斤重;小的盈手可握,一口一个;形状嘛,三角的、四角的,一尺八的长条粽,还有一边平的,一边凸起好像啤酒肚的年粽。样子不同,吃的季节也有不同。大个头像啤酒肚的年粽是南宁人过春节时一定要吃的。年初一,全家团圆了,家里人一早就起来煮年粽,烧糖茶,然后全家人一个不能拉,围坐在一起,长辈会用剪刀剪开扎粽子的麻线,一层层将粽叶打开,最后已被粽叶染得有些淡绿色的大粽粑露出来了。都说大粽粑里有乾坤,先要用筷子将粽粑从当中划十字形分开,哇塞,里面原来有宝藏啊!从外往里瞧,第一层是广西特有的香糯米,第二层是去了壳的绿豆沙,第三层啊,那就看各家主妇的巧心思了,最简单的是一大块用酱料腌过又烧到入口即化的五花肉,我吃过讲究的年粽里,还放了广式的香肠、板栗、莲心……。好了,现在可以吃了,全家人一起奋战,斤把重的粽子一会儿就吃完了,吃了元宝粽,开年一定有好运气!同样是年粽,钦州人家的却是大不同。那里的年粽是尺八的长条粽,里面比较简单,白糯米为主,心子里放了黑芝麻和五花肉,吃法也特别,先要在冷的时候,将粽子打开切片,然后放在油锅里煎到两面微黄,这种吃法小朋友比较喜欢。小巧的三角粽和四角粽,多是端午节的时候吃的,包起来比较简单,用料也不必太复杂。有豆沙的,芝麻的,还有肉的,当然还有什么都不放的清水粽,沾白糖吃也很妙!

  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提前两三个星期就要准备了,要备好料,年货市场那是要去跑好几次呢!绿豆要去壳,五花肉呢,要用生抽、盐、酒、葱姜腌上一整天,糯米和干果有板栗、莲心等等也要提前泡好。包粽子既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要用上一整天的时间。那天,最好是找一个特大的锅子,包好的大粽粑放在锅子里,要好好地煮上十来个小时,这样粽粑里面的东西才能如发生了化学反应般,各种香味儿融合在一起。煮好的粽子,可以用钩子一个个勾起来,挂在屋檐下或阳台上(不能太阳晒),隔三差五地还要用水煮煮透,这样啊,整个正月里都不会坏。

  壮族春节的节日形式

  壮族过春节的节期虽然是受汉族春节的影响,但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宋代以前,壮族各地的节日是按农业生产的周期而定,自明代以后大部分地区逐渐采用农历节期。壮族的迎新岁活动,与汉族大致相同,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专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后即告"散年",意为新年节期聚庆终止。亦有部分地区的新年节庆延至正月末,采白头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称"艾粑")小祭为岁庆终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结束。故通常又将整个正月作为庆新春节期,称为“过正月”、“吃正月”。壮语Cieng("正月"之简称)为春节的代称。

  春节从月初一凌晨开始,一直延续到十五日的元宵节才告结束,其中又以初一至初五最为热闹。从初二起,亲戚之间便开始交往拜年贺岁,携带礼品主要是粽子、年糕、猪肉等物,连日不断。来客所带来的礼品,主家只各份收取一半,留一半或换上自家的年货让其带回。过了初五,亲友间的走访贺年便逐渐减少,各家开始筹划当年的备耕工作。到了元宵节,各家又杀鸡备肉,祭拜祖先,祈求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春节即告结束。

  壮家贺年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女儿、女婿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高兴异常。

  春节的传统文娱活动除与三月三相同的歌墟外,舞狮、舞鸡、舞春牛,也吸引了不少青年人。狮子队的锣鼓一敲,搭起高台,狮子旋回而上,在十几张八仙桌搭就的高台上行走自如,引来阵阵喝彩。

    热门标签

    42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