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有哪些繁殖方法

芷红 1172分享

  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耐严寒,耐旱怕涝。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极具种植前景,那么黄芩有哪些繁殖方法呢?

  黄芩的繁殖方法

  黄芩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扦插或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黄芩种子细小,出苗比较困难,播前应精细整地。整地时每亩施2000~3000公斤腐熟厩肥,再深耕细耙,起垄做畦,要求畦面细、平。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可不做畦。春播一般在3~4月,夏播在6~7月,也可冬播,但以春播产量最高。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深2~3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厘米厚,播后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0.5~1公斤。播后浇水,并常保持表土湿润,约1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6~7厘米高时,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带土移栽补苗。

  2、扦插繁殖:最适宜扦插的时期为5~6月。取茎枝上端半木质化的幼嫩部位(茎的中下部作插条成活率很低),剪成6~10厘米长,把下部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部叶片,按行株距10×5厘米插于整理好的苗床内。随剪随插,插后浇水,并搭棚遮荫,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此法成活率可达90%以上,插后40天即可移栽。

  3、分根繁殖:在收获时选留部分高产优质根茎做繁殖材料。如冬季挖收,把根茎埋于室内阴凉处,第2年春再分根栽种;如春季收获,则随挖、随栽。把根茎分成若干株,每株带几个芽眼,再按行株距30×20厘米栽于大田。山坡地采用此法栽种成活率较高。

  黄芩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γ-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

  2、抗菌作用: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3、抗凝作用:黄芩黄酮有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因而有抗凝血作用。

  4、安胎作用:黄芩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同时黄芩对中枢抑制能够起到镇静的作用。

  5、抗癌作用:黄芩有抗癌作用,其乙醚提物对Ll210有细胞毒作用,其所含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6、保肝作用:黄芩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其含有的某些成分还能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起到利胆作用。

  7、降脂作用: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AST显著下降,黄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葡萄糖向脂肪转化。

  8、降压作用:黄芩含有的某些成分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犬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热门标签

    65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