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比伦的天文学成就

福萍 200分享

  古巴比伦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在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一带,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展地之一。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古巴比伦天文学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古巴比伦古时候又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这里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展地之一,在这里所诞生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些一直应用到今天。比如说将黄道带分为12个星座,以7天为一个星期,还有现在的小时、分、秒都是古巴比伦文化当中的重要遗留文化。在古巴比伦这样的两河流域,其科学主要是以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最明显,在公元前30世纪的后期就已经出现了历法,虽然当时各地的月名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后人所发现的泥板上,仍然出现了1000多年以前人们采用的古巴比伦的记录月份的方法。

  古巴比伦人根据新月初见,把其当做一个月的开始。这个现象往往发生在日月合体后一日或两日,这取决于日月运行的速度和月亮在地平线上的高度。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塞琉古王朝的天文学家从公元前311年就开始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制定了日月运行表,虽然这个表当中只有一些数据没有进行任何的文字说明,但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伊平和库格勒等人揭开了这个表当中的数学奥秘。他们从这个表格当中发现,第四栏是当月太阳在黄道12宫的位置时所标注的,如果以太阳每月运行的度数为纵坐标作图的话,便可以得到三条能够形成一定角度和规律的直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回归年长度。

  当然在这个日月运行表当中,有的项目涉及到18个要素之多,其中包括昼夜长度、月行速度变化、黄道对地平的交角等等,有了这个日月运行表,在计算月时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实际上,古巴比伦时代的萨尔贡二世时期,就已经有人知道了只有当月亮靠近黄白交点时才会出现月食,而且是一定会出现。当然还有关于新巴比伦王朝时迦勒底人发现的沙罗周期的说法,这个说法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相关理论验证。所以我们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太可靠的,虽然我们无法真正地去证实古巴比伦时期所诞生的一些天文学理论,使我们能够或多或少地从中知道古巴比伦人在天文学研究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

  除了对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观测的非常准确以外,古巴比伦人还对近点月,以及其它距离月亮的运行的时间误差把握得非常好。甚至对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在现在看来也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测量。这些测量的数据和后来希腊人的测量数据相比都要准确许多。我们从近代对这些方面的天文学研究数据结果来看,古巴比伦的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和近代非常接近。这离不开古巴比伦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各种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应用,同时也体现了古巴比伦人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我们要探究古代天文学的研究奥秘,必须深入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巴比伦的天文学成就

  1、阴历历法与默冬周期

  苏美尔的历法以月亮的盈亏周期作为计时标准,属于太阴历。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苏美尔的历法中,一年被定为354天,12个月,还分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到公元前6世纪末,他们摸索出了固定的置闰规则,起先是8年3闰,以后是27年10闰,最后于公元前383年定为19年7闰,和默冬周期一致。

  2、占星术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着极为发达的天文学,公元前两千多年以前,已有关于金星出没的准确记录。当时的天象观测工作由祭司们负责,寺庙中的塔台就是最早的天文台。

  3、黄道十二宫

  已经可以把行星和恒星区别开来,对行星的运动取得了相当精确的数据。公元前2000年,他们发现了金星运动的周期性,还相对准确地测定了土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已经知道了黄道,并把黄道带划分为十二星座,每月对应一个星座,每个星座都按神话中的神或动物命名,并用一个特殊的符号来表示。这套符号一直沿用至今,形成了所谓的黄道十二宫,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十二星座。

  4、美索不达米亚人很早就可以预测月食了。

  公元前4世纪,美索不达米亚人在从事天文观测中编制了日月运行表,用日月运行表计算月食极为方便。 另外,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计时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将圆周分成360度,1小时分成60分,1分为60秒,以7天为一星期等,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2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