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物理 > 物理教研 > 教学方法 >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5篇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5篇

徐球20分享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范文5篇

教学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范文1

初中物理说课稿:《动能与势能》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动能与势能”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能量、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的初步概念,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功”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各种形式的能的起点,因此,引导组织学生学好,能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2、能力目标: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利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3)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二、说教法:

1、实例讲授法

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比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时,运用举例法进行教学,并结合实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这一因素,推出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

2、实验探究法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的教学则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交流讨论法

对于实验结论的正确与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学性,则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实验情况形成共识,得出可靠的正确的实验结论,从中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此外还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巩固本节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这就要指导学生主动的根据实验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考察,综合分析,达到从实践到认识上的飞跃。另外要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帮助理解,拓宽知识。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物理学上所说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是什么?

(为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单位的讲授做准备)

(二)举例引题,建立能量、动能、势能等物理概念

1、首先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关于“能”方面的俗语,如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能源等,引入“能”这个概念。

2、从实例中抽取出能的基本含义。如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压缩的弹簧、举高的铁锤等都能够对其他物体施力,并能够使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即都能对其他物体做功,从而概括出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它具有能。做功越多,表明具有的能量越大。强调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从而指出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致也是焦(J)。

3、针对实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这一因素,并结合实例中的物体是由于运动还是举高或是发生弹性形变等而能够做功,得出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

在讲完概念后再举一此实例让学生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例题: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具有_______能;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______________能;压弯了的撑杆具有_________能。(三)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物理规律

实验探究1: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探索课本图8-35和8-36的实验,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探索出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和规律。

实验1:利用同一个钢球来控制质量相同时,从不同的高度滚下(速度不同),观察被撞击的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钢球做功的多少,即具有的动能的大小,得出动能与运动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实验2:利用木球和钢球(质量不同)从同一高度滚下(控制速度相同),观察被撞击的木块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木球和钢球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出动能的大小,得出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以上两次实验是在“加油站”中所提供的两点结论的基础上完成的,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加油站”中的信息。

实验探究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探索课本中图8-37和图8-38的实验,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探索出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和规律。

实验1:同一重物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到特制的小方桌上,观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进而推断出重物的势能与重物所处的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势能越大;

实验2:让两个质量不同的木块和铁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到小方桌上,观察小方桌的桌腿下陷的深度,进而推断出重物的势能与重物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势能越大。

实验探究3: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将一只弹簧横放在一个丁字形架子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用手将一小钢球向固定端压缩弹簧,叫学生认真观察放手后能将小钢球推出多远。用大小不同的力压缩弹簧做两次,再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得出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四)小结、巩固练习

1、让学生对本课中的知识要点进行小结,训练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2、巩固练习:

例1: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动能、势能、机械能怎样变化?

例2:一物体机械能为35J,势能为27J,则它的动能是多少?

例3: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作业:课后作业第1题;《学生用书》P116补充习题中的(1)和(2)

五、板书设计:

第六节:动能与势能

1、能量的定义: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就说物体具有能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2、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有就越大。

3、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物体的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范文2

初中物理说课稿:生活中的透镜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感知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上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和学习它们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因此本节课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二)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分析、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掌握照相机成相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理解,从而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特征的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因此,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凸透镜成像特征的理解以及凸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学情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此前已经对物理的声、光方面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地接触了透镜的一些知识,但对于透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初中学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三、说教法

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法上采取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讨论法、分析法,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内容的分析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从导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轻松导入,激发兴趣

在新授课程之前,用轻松的聊天方式,导入本节课的知识。向学生提一个调查,哪些学生有摄影爱好?哪些学生擅长摄影?喜欢摄影的学生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吗?它是靠什么原理来记录美好瞬间的呢?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可以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谈话中来,并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新授课程中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 观察分析,动手验证

向学生出示一款真实的相机,并让大家观察,相机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让学生猜想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我会先给予学生适当地提醒,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学生先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探讨,试着去作出远处物体在照相机中成像的光路图,根据学生的所得出的结论,给予适当地补充,师生再共同全方面的总结照相机的照相原理。

通过这样的设计,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并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感受得出最后结论的喜悦。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满足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带领大家共同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让学生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筒能够套入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入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学生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在半透明纸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观察所成的像,回答: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经过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得到的结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握,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照相机原理的理解,并通过自己所做的模型照相机,真切地感受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的热情。

2. 实验演示,深入探讨

在学生还沉浸在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喜悦之中时,将投影仪展示给大家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让学生带着“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缩小还是放大?”这样的疑问观察教师的演示。教师进行演示:取下平面镜,放上胶片,调节,在天花板上可以得到像。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将天花板的像,能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呢?如果大家有办法做到,那是什么原理呢?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得出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在前方屏幕上成像。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放置带有F字样的投影片,使之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同时师生共同讨论、动手画出投影仪成像的平面图。

3. 手脑并用,引出概念

向学生出示放大镜,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让学生思考,放大镜是什么透镜?描述通过放大镜观察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学生根据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问题。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放大镜和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有什么差别?”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引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应用透镜的实物,可以加强学生对凸透镜的理解,并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各自所成像的观察,使学生养成对比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巩固新知,发散思维

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先设置了一些基础填空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对比进行理解。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所看到的露珠使叶脉变粗的原因。经过这样的有层次的习题设置,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应用透镜知识解释更多生活中的现象。

(四)分析归纳,总结重点

让学生自己来讲述本节课收获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小结,教师给予及时地补充。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五)课后思考,拓展应用

让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透镜的实例,并思考透镜都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通过这样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没有以往做题的压力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搜集资料、积极思考当中。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范文3

奇妙的物理现象

开场白: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现象》,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本节课题的设计思路。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引言则是启蒙课的开篇。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通过引言学习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引言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引言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2、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力目标(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情感目标(3)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们对物理世界有种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难点是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二、说教法

物理课是八年级学生接触的一门新课程。这门课对于部分八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有点“谈虎色变”,因为听哥哥姐姐或高年级同学说物理最难学,所以对物理课已经产生逆反心理和畏难情绪。要改变同学们对物理课的偏见,必须用“兴趣”心理去战胜他们的“逆反”心理。心理学理论指出对事物的第一次印象是最深刻、最难忘的。而引言课是八上物理的第一节课,所以我精心设计,力求把它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们一接触物理,就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美好的印象。本节课我采用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如何观看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因为这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对于这些物理现象,无需让学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并产生追根究底的欲望,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体验,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图片(如蔚蓝色的天空、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浮在水面上的钢铁轮船等)和一段二胡曲。从幼年起我们就对自然界中的现象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一个个现象觉得就是一个个谜,总想把它们打开,为了揭开其中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2、 进行新课

(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本活动包括两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完成这两个实验本身并不难,教师也无需花费力气去讲解实验的原理,但在整个活动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不失时机的引导同学们讨论研究,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对于提出有独到见解问题的学生要给于鼓励。例如,放在玻璃罩里的长、短两只蜡烛,谁先熄灭的演示实验,实验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究竟是那只蜡烛先灭,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实验时控制条件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在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提问。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会提出各种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接着做水煮金鱼的演示实验。实验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后,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

(2)动手做一做

这是学生第一次独力观察物理现象,我采用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为一小组的方式进行。活动(1)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做个小小科学家,实验前先猜测结果,再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比赛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发现的物理现象最多。实验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并说出自己的各种发现。如从杯子侧面观察发现书本上的字是变大了;发现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近,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大;书本离玻璃杯越来越远,书本上的字就越来越小,其间还有一个字体左右反向的过程;从杯口向下观察的情况等。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再请同学们将自己没有发现的物理现象做实验验证。教师不要刻意追求学生得出完整的观察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最后请同学们参与探究活动(2)隔着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等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发现了许多物理现象,也产生了许多疑问,要想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等你们学习了物理以后,就能将这些谜一个个打开。

3、 课外作业

(1)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

(2)做以下的小实验:

[1]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2]小心地把水、食用油(每种一小杯)沿着杯壁依次缓缓倒入深玻璃杯内,然后再放入一粒葡萄或一小段蜡烛。将你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并提出问题。

4、 板书设计

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第一节 奇妙的物理现象

一、 观察有趣的物理实验

二、 动手做一做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范文4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

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浅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复习策略及方法。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通过“设陷”来纠错,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在物理实验的方法上设陷,以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向学生公开,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志向目标,使升学复习按着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总之,我们应当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认真真地对待复习工作,在复习中充分理解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注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既关注社会热点,也关注中考、高考动向,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努力使复习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知识拓展: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范文5

一、教学得法是关键

(一)抓好学生的入门教育

物理这门课因为和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刚接触时往往有一种好奇心,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精巧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变学生的好奇心为兴趣,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比如,利用平时我们观察的现象:雨后彩虹的形成、纸盒能烧开开水、筷子插入水中的弯折现象等,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知识的有用和有趣,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使学生易于理解一些枯燥的抽象知识,而且由于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及直观性,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有无比的优越性。对于一些不易在课堂演示的物理实验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来展现,可以把物理现象及物理实验的过程反复操作、反复观察与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师生在和谐共处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交流,能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心理学研究表明,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而积极的思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求知欲会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三)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压制学生,不能有所谓的师道尊严。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才能热爱教师,才能听从教师的教导,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哪一门的成绩就会好。所以,在物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从学习和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他们,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给予的爱,这样学生感到了来自教师的尊重,自然就会喜欢你教的课,从而对物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起来也就更有劲。

二、学生学而有法是保证

(一)用实验打好学习的基础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而且中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动手,所以有些学生看到物理的实验器材就想动手操作,尤其是一些男生更是如此。那么,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在实验的操作中学习有关的知识。比如,在学习电学的知识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来连接一个完整的电路,灯泡不论是并联还是串联都能发光,但相同的灯泡并联和串联后发光的亮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学生就能用到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就有兴趣,也就有了学习下去的动力。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实际上是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知识的真谛,通过实验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把教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注重学以致用

教师要让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有用,物理的知识尤其需要这样,要能让学生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物理知识很有用。我至今还记得我当时学了物理中的声音的传播以后,按照教师说的,自已在家里制作了一个电话的情景:在不同的屋子中用两个空纸杯,中间用金属丝连起来,就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通话的装置,而且还做了通话的实验,很有效果。通过这样的简单的实验制作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创造能力,也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实验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也达到了学用的结合,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质的提高,是一次飞跃,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授之以渔”,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了学生,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

(三)注重复习提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反思、总结和提高,只是单纯地去学习,不去静下心来思考,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讲清,当看一个题目时,有了一种解法,不要立即就下结论,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没有别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举一反三就是这个道理。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把学生放到了主体的位置上,接下来教师要做是怎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难学的物理知识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学习。

实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5篇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5篇

初中物理课教学计划参考模板5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模式

高中物理课堂理论课教学计划5篇

2021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方法

关于初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计划5篇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建议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优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总结及反思

关于高中物理理论课教学计划方案

    43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