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小考 > 小考试题 > 小考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题

李金0分享

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题(最新版)

同学们进入了小学六年级阶段中,马上就小考啦!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试题可以帮助主办方了解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看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拼音。(4分)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dài( )玉和薛( )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shuài( )的描写,展示了广阔( )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2.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上相应的内容。(4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填空(4分)

(1)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2) 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4)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2)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

(3)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是也有点寂寞吗?( )

(4)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墙角。( )

5.(4分)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分析(共30分)

(一)一盒饼干(18分)

一天晚上,她在机场候机。为了打发几个小时的等候时间,她买了一本书和一盒饼干。

她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突然间,她发现坐在身边的一个青年男子伸出手,毫无顾忌地抓起放在两人中间的那个盒子的饼干吃了起来。她不想生事,便视而不见。

这位心怀不悦的女士也开始从那个盒子里纳饼干吃。她看了看表,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看那个"偷"饼干的人居然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她更生气了,暗自思忖:"如果我不是这么好心,这么有教养的话,我早就把这个无礼的家伙的眼睛打肿了。"

她每吃一块饼干,他也跟着吃一块。当剩下最后一块饼干时,他不太自然地笑了笑,伸手拿起那块饼干,掰成两半,给了她一半,自己吃了另一半。

她接过那半块饼干,心想:"这人真是太没教养了!甚至连声谢谢都不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听到登机通知后,她长出了一口气。她急忙把书塞进包里,拿起行李,直奔登机口,看都没看那个"贼"一眼。

在飞机上坐好后,她又开始找那本没看完的书,突然他愣在那里,她看见自己的那盒饼干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包里!

现在要请求那个人原谅已经为时太晚了。她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自己才是那个傲慢无礼、没有教养的"贼"。

曾几何时,我们在生活中以为事情应该是某种样子的,而后来却发现,事实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曾几何时,我们因为缺乏信任而凭借主观臆断来不公正地评价别人,结果往往远离事实。

由此可见,……

6.根据小说内容填空。(4分)

《一盒饼干》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

7.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小说中女士的心理或情绪变化的过程。(3分)

8.小说中的男青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

答:

9.小说中女士误会男青年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

10.结尾处省略了作者的几句话。你认为作者要告诫人们什么?请根据前文内容把它补充完整。(50字以内)(4分)

答:由此可见:

(二)球 颂(12分)

①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②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眼神像秋。

③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④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须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俗世繁华的孤傲。

⑤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靴。那是一种十分美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⑥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球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静,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闻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⑦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世,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无动于衷。

⑧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的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须参与,不必流连。

⑨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球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做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⑩"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 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 "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像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和洒脱。

11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dàn 安静)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11.文章第5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12.说说文章的结构方式。(2分)

13.最能概括全文中心,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一个段落是第______段。(1分)

14.文章具体抓住"秋"的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的?(2分)

15.从整篇文章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16.就语言方面,谈谈你读了此文的收获。(3分)

小考语文基础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

开学在(jí)即 一触(jí)即发 信(jīān)笺 (jǐ)脊梁

例句:

开学在即,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吗?

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双方的争斗一触即发。

这个信笺是去年我在日本买的。

努力进取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2、疑问句:向他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询问一件事情的句子,语调高升,句末用问号。如:

你怎么一点也不开心?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二)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2、这首诗采取了白描的手法。

3、这篇《所见》形象地刻画出了放牛娃天真活泼和率真的神态。

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问文章体裁:

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①核心人物②核心事物③核心事件④作者情感

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

(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多角度描写。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 色彩。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

常用具体如下: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

A、可以用诗经里的赋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的。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隽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F、开门见山。

G、倒叙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__事物的__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__事物的__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__”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答:

(1)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2)在结构上:在文章开头: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间:①承接上文②开启下文(引出下文)③承上启下(过渡)④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三、表达效果上

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四、从写作手法上

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

16.表达方式?

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17.分析写景状物记叙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①时间推移法②空间变换法③稳步换景法④分门别类法

18.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

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19.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种类:

一是人物描写:

A、正面描写

①肖像描写②外貌描写③神态描写④动作描写⑤语言(对话)描写⑥心理描写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B、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二是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__身份、__地位、__处境、经历以及__心理状态、__思 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__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__性格特征或__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__思 想,揭示了人物的__性格或者__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__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__情感、预示人物的__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__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__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70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