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五篇精选

廷峰 1172分享

  《静静的顿河》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五篇精选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一)

  大约花了两周时间读完了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第二次捧起这部书,还是十分值得的。

  终于明白为什么说俄罗斯是一个苦难的民族,正如一篇介绍肖洛霍夫的文章中说的,“《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悲剧的编年史”。在我读过的这些书中,这是最让我心情沉重的一本,那种悲伤的感觉,能一直通到你的心底。

  想起高中课本上对于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叙述,不过是简单的三四面纸的篇幅。在这些高度概括的历史下面,掩埋的是每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辛酸苦 楚,不论他是哥萨克、红军还是贵族……《静静的顿河》将这浓缩的历史展开,让我看到了真实的战争、真实的革命、真实的生活。

  葛利高里,书中的主角,确是个复杂而又简单的人物。这个稚气未脱的田间小子,正要初识生活时,战争便把他还本的生活打碎了,并且,再也没有把它粘和好。战 争改变了许多人,它让司捷潘重识家庭的温馨可贵,也让米吉卡丧失了人性*,同样的,它给葛利高里带来了巨大的转变。想想吧,战争初期,葛利高里会为杀死一个 人而苦闷很久,会为一个俘虏被杀与战友针锋相对,可后来呢,当他面对大片死去的尸体时已可以漠不关心了,当他砍死三名红军水兵时已没有理智可言了。战争的 残忍之处在于它让人变得更加残忍……可终于葛利高里没有真正丧失人性*,可他残忍得对待了自己的内心,疯狂杀死三名水兵后,他发疯似的大喊:“兄弟们,我到 底做了什么!”战争中又有谁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呢?这些原本毫不相干的人要为连自己都不甚明白的目的互相残杀,暴露他们最为凶残的一面。当他们清醒过 来,看到手中沾满的鲜血,会不会想到他们杀死的是一位母亲的儿子,是几个孩子的爹?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或许原本就不需要理由,要不需要原谅,甚至不需要一 颗有良知的心。葛利高里最终没有放弃良知,不论他是白军还是叛军,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良知更重要呢?

  《静静的顿河》对战争、对战争中的人的描写是十分真实的。战争的残酷在肖洛霍夫的笔下更显得撼人心魄。于是明白并不是所有人在面对死的时候都可以无所畏惧 大义凛然,作为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要失声痛哭、跪地求饶,又有什么不对呢?战前他可能就是一个只关心家里那几亩地的当家,目不 识丁,战争不明不白的进行,他不明不白的追随,就像葛利高里一样,就算自己曾经思索着要找到一条道路,可终于还是在被迫做着选择。葛利高里复杂的内心深 处,渴望的不过是一个久违的故乡而已,这竟然也成奢侈。

  我曾为书中的许多人、许多事叹息悲伤,甚至热泪盈眶。彼得罗将自己抄好的“护身咒”塞到弟弟葛利高里手中,自己却最终难逃死亡的噩梦;在为祖国而战的战场 上,“钩儿”放走了德国的俘虏,自己却因为红军效力而落得横尸荒野;小米沙特卡搂住父亲葛利高里的脖子,为死去的母亲在他唇上留下深深的一吻……安娜与本 丘克美好但注定悲惨的爱情,葛利高里在阿克西尼亚、娜塔莉亚之间的摇摆与相继失去她们痛楚……这是一首首哥萨克的民歌,唱出的是整个时代的悲歌。

  书的结尾,葛利高里回到了家,尽管这个兴旺的家庭已是破败不堪,但他总算实现了自己最后的一点心愿:能照顾自己的儿子长大。生活留给他的最后一点是那么残 忍而又美好,不禁想到莫泊桑的小说《一生》的结尾说的:“生活从来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坏。”对葛利高里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二)

  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世界文学名著。肖洛霍夫因为《静静的顿河》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笔者拜读了这部世界文学名著,记下了几点读后感。

  一

  格里高力在《静静的顿河》第二部里参加了红军,负伤回到家里。红军不经审判就乱杀俘虏的事件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使他已经觉醒的灵魂又迷失了方向。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对红军不理解。路过顿河地区的一队红军又强奸妇女,抢劫财物,结果,这一队红军被哥萨克全部消灭。格里高力尽管不愿意,还是在顿河地区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参加了白军。可是,格里高力对枪杀红军是反感的。

  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顿河地区的哥萨克,比武装更重要。严肃军纪,是红军的生命。

  格里高力的反复,与红军的失误有密切的关系。

  二

  极左路线将大部分哥萨克推到了红军的反面。哥萨克在苏维埃政府和白军之间徘徊,既对红军的某些过火行动感到反感,又不信任白军。哥萨克想与红军讲和,停止战争,回到田园生活中。然而,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苏维埃政府把哥萨克往白军方面推。历史的悲剧定格在顿河的血岸。

  三

  列宁接受了斯大林的建议,在顿河地区以外击溃了暴动军和白军。格里高力又一次参加红军,并被任命为骑兵连长,最后在副团长的任上复员回家。格里高力想从此做一个农民,但是,极左路线又一次迫使他离开家园,在外逃难。在被佛明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匪帮捉住后,格里高力尽管不情愿,还是与土匪走到一起了。他是消极的。对土地的依恋,使他脱离匪帮,回到顿河,将枪支弹药全部扔到顿河的流水里。

  格里高力与爱子米沙特加团聚了。他做一个农民的愿望能不能实现呢?这只能从前苏联的史实中寻找答案了。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三)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我为热血青年勇猛剽悍而又桀骜不驯的葛利高里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为勤劳美丽,大胆泼辣,有着火一般热情的哥萨克少妇阿克西妮娅的不幸感到遗憾;更为他们这“出轨”但至深至真却始终无法得到圆满的爱情感到心痛。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不禁将自己置身于葛利高里的立场及地位,如果我就是文中的这个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我会不会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我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我会不会有抛弃安稳生活,甘心作下人,仅为能和爱人厮守的勇气;会不会有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会不会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会不会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会不会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会不会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会不会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会不会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肖洛霍夫的这篇小说让我更加痛恨无情的战争和人们头脑中丑陋的阶级思想。这罪恶的阶级思想遏制了像葛利高里这样的青年的一腔热血;破坏了似阿克西妮娅这样的女子追求幸福的美梦;当然,同时也剥夺了如娜塔丽娅这样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女子选择自身命运的权利。而战争,将本颇有前途的勇士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掉进了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摧残了那理应灿烂艳丽名为爱情的花朵;而又夺去了太多无辜的生命。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五篇精选(四)

  毋庸置疑,《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经得起时代的验的文学经典。然则值得注意的是,这部长篇小说是苏联主流文学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学现象。这部作品居然被苏联官方接受和认可,并且还竟然一度被官方视为主潮文学中的一部“红色经典”,显然是有一定的不为人知的历史背景。关于这部作品问世过程中的蹊跷已有许多考证文章进行了论证。

  让人惊讶的是,该小说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看,都是对斯大林时期苏联主流文学中的乌托邦情愫的颠覆,其反乌托邦情感是异常明显的。将这部史诗性巨著当做“红色经典”去阅读着实是许多年来苏联和中国读者的“荒谬逻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在“”期间,当肖洛霍夫在中国“反修防修”运动中“不幸”沦为“最反动的作家”,他的《静静的顿河》也随之成为最大的“毒草”时,中国人才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地看出了这部作品对苏联30年代主潮思想的颠覆。

  这部史诗般的巨著真实地表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他们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对土地的眷恋、蛮性与善良相交织的质朴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娅、娜达莉娅身上体现出来。他们的痛苦与悲哀,欢乐与幸福均来自他们真实的人性。而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犹豫选择和最后的迷茫,隐含着社会的悲剧和历史的荒诞性。小说一方面出色地描绘了哥萨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沃土上,劳动、恋爱、繁衍,纯朴而焕发着生命的激情。葛利高里与他的情妇阿克西妮娅之间的情爱,正体现了他们生命力的旺盛与冲动。另一方面,小说刻画了布尔什维克们的残酷与冷漠。小说中对布尔什维克党员彭楚克和柯谢沃依的描写,突显了他们身上的残酷无情。他们在作家笔下成了革命的机器,成了政治原则的化身,他们的自觉性与葛利高里的本真性成了鲜明的对照。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将革命风暴带到了宁静的顿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哥萨克农民们被迫迎来了历史的变动。葛利高里在这场残酷的动荡中必须做出人生的选择。

  他选择的标准其实很朴素: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只要谁能使他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么就种什么,想爱哪个姑娘就去追求,无拘无束地过日子,那么他就跟谁。葛利高里是个自由纯朴的哥萨克,他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徘徊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简单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简单的要求,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也无法实现。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都无法满足葛利高里这一最基本的生活愿望。最后,他也只能抱着冤死的阿克西妮娅的尸体,缓缓走向没有出路的未来。

  《静静的顿河》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五)

  终于断断续续把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巨作读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唏嘘不已!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生活在乌克兰东部,俄罗斯南部,顿河流域的哥萨克民族群体,在1912年-1921年。近十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革命战争的所经历的巨大浩劫。

  野蛮彪悍的哥萨克人没有什么政治立场,崇尚自由的“自由人”。却一再被充当战争机器,在经历国内革命战争后哥萨克骑兵基本死光,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全书气势恢宏!全书以哥萨克骑兵格里高力为主线,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他从青年时期追求爱情,参加对德战争,参加起义红军,保皇白军,后又加入红军,匪军。种种遭遇以及心里路程。见过种种的烧杀抢掠,无论敌军我军,白军我军,匪军。都有很多泯灭人性的事情,他都看不过眼。虽然他在战场上骁勇善战。

  但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政治目标,他的想法很单纯,只为能自由自在生活,为内心向往的美好生活而战。然而在时代潮流面前,不随波逐流,确实好难。无法不被推着走。被迫做着各种选择。战争太可怕了,不但摧毁人生命,更痛苦的是摧毁人精神灵魂。格里高力哥嫂,父母,妻子情人都在战争期间死去了,有的被敌人打死,有的逃难而死,有的压抑自杀而死,有的为爱情……格里高力在最后也是灵魂崩溃。

  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最难得可贵的就是格里高力无论如何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守住了善良。这是人性的光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所在。这也是这小说拿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吧。书得最后格里高力扔下了武器,回到了家,抱起他仅剩的儿子。

  又给了全书都是生活悲剧的一点希望。战争虽然可怕,但是地球上广大的居民阶层应该都有一致的愿望和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利益使人联合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分裂的可能性。看完全书,长长的深深嘘了口气,这就是现实生活,即使是和平年代的现实生活也是那么的残酷不容易,生老病死,上学工作婚姻家庭爱情友情亲情,很多事情都被社会大环境所左右,被时代潮流裹挟。我想自己能做的就是守住底线,善良。保持追求美好自由的生活的心了

    相关文章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