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实用写作 > 心得体会 > 心得感悟 > 2022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五篇】

2022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五篇】

淑娟21147分享

2022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消除绝对贫困,让中国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伟业。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21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范文【五篇】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五篇】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彻底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低门槛和最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为完成这一底线任务,中国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也收获了不寻常的成就。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除绝对贫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启反贫困之路,着力开展救济式扶贫,努力解决最困难人群的基本生存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农村减贫事业纵深推进,在农业农村全面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接连实施一系列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改革措施和普惠政策,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贫困群体的特惠政策,农村贫困状况极大地改变,数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推进全面小康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要求注重“志”“智”双扶,构建大扶贫格局。党的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中国共产党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今年,中国面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决胜脱贫攻坚的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交出了一份令世界惊叹的答卷。

经过70余年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精准聚焦和持续发力,我国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快速度和最大规模的减贫,人类历史上从未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国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7.7亿减少至2019年底的551万,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0.6%。今年我们将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将取得决定性胜利。

我国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相结合、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形成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覆盖全部贫困群体的扶贫干预体系,显著缓解了贫困群众的脆弱性。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67元,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快1.8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中国的扶贫开发坚持以扶志为先,扶智为本,“志”与“智”的集成将贫困群众自身各要素的自组织性发挥到最大程度,让贫困群众有志气、有底气实现“弱鸟先飞、至贫先富”。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贫困地区的道路交通、用电用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得以补全,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较快发展。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农村社会保障网络不断完善,已成为农村扶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普惠性社会保障制度以及针对贫困群众的特惠性社会保障制度,筑牢了贫困群众民生保障底线。

党的领导是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减贫的政治优势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并不断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转变和调整扶贫政策,扶贫对象瞄准愈加精准,方式愈加具有针对性,主体愈加多元,反映出其高超的战略决策水平。在扶贫过程中,成长起来一批党的基层干部和基层组织,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到精准扶贫阶段,所有贫困村均配备驻村第一书记,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有效增强了党的组织执行力。

在推进新中国减贫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从源头寻找减贫的治本之策,确立了以制度为基础的国家减贫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确立了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社会生产目的,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贫富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基础,不仅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辟了广阔道路,也为根治贫困现象创造了可靠的制度条件。

中国减贫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减贫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从理论上看,中国减贫为国际减贫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制度减贫”“精准扶贫”等将成为人类减贫史上的华美篇章。中国的减贫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击破了西方学者贫困无法消除的浅薄之见,也让现在仍身处贫困的人们看到了一种现实可能性。

其一,中国减贫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人类福祉改善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减贫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七成,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贫,就有70多人来自中国。这一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赞誉“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了最大贡献”。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认为,中国减贫的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其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减贫着眼全人类的宏伟视野。一方面,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对全球减贫事业的承诺。“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先后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中国的减贫智慧和减贫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与社会发展署负责人乔莫·桑德拉姆也高度赞誉,“中国经验值得学习,我们也希望中国将经验推广到世界,帮助更多国家摆脱贫困。”

成就当然催人奋进,贡献也值得铭记。但中国仍然“百尺竿头须进步”,无论是继续推进我国减贫事业,还是“在国际减贫领域积极作为”,中国都需要继续探索。一方面,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绝对贫困能否彻底消除是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的基本标志,而相对贫困能否有效解决则关系到全面小康的成色。因此,解决相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减贫的新奋斗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应把握好贫困的动态变化,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识别机制;把握好贫困的多维表现,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保障机制;把握好贫困的深层缘由,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动力机制。另一方面,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作为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引领和开拓全球减贫工作,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2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当前,全世界仍有近7亿人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为减贫事业带来严峻挑战。受疫情影响,全球预计将有7000万至1亿人口因疫情陷入极端贫困。在此背景下,实行有效的减贫政策和措施以纾解极端贫困人口生存困境尤为必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深化国际减贫合作,助力全球减贫工作,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30年议程将“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列为首要目标,提出“2030年在全球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困”,为全球减贫发展事业指明方向。中国推动国际社会将减贫合作作为国际发展合作的优先领域,在南南合作框架下积极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减贫合作。

为梳理总结中国减贫发展经验,为各国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减贫目标、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有益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编制发布《消除绝对贫困 中国的实践》(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具体详实的案例,分享中国各领域减贫实践。该报告是中国政府扶贫理念、措施、经验的集中呈现,更是近年来以精准为核心要义实施的脱贫攻坚措施交出的准答卷。

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减贫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中国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积极推进普惠发展,努力不让一个人掉队,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连续7年每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并将于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第一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成功经验不仅印证自身选择的正确性,而且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方面,中国的减贫受益于对世界各国先进减贫理念和经验的引进和学习,受益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中国在推动自身减贫进程的同时,也致力于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提供帮助。中国设立了“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宣布的“100个减贫项目”,在“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框架下扎实推进合作项目。截至201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惠及50余万当地民众,举办了100多期减贫培训班,为116个发展中国家培养减贫专业人才近3000人。中国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打造减贫和发展新引擎。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强大动能。

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标志着中国将进入减贫的新时期,即缓解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实践时期。相信中国将继续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持续开展减贫经验交流,深入推进国际减贫与发展合作,共同聚焦世界减贫与发展,共同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落实。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3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丰衣足食、安家乐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花大气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脱贫成就。如今已经迎来了这最后攻坚拔寨的时期,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时间紧急、任务繁重,加之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欠缓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唯有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将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脚于“实”,以扎实的作风下足实功、巧功、硬功,确保落实有力、落实有方、落实有效,才能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至夺取最后的全面胜利。

确保落实有“力”,要敢于斗争、善于作为,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攻坚克难、直摘贫帽。犹如登山一样,越是靠近顶峰,越是道路艰险,需要不变的信心和超强的毅力,尽全身所能所为方能领略顶峰的风光。剩余的52个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和551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大多位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地理条件险恶、生产生活环境恶劣、产业单一或空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占多数,可谓脱贫攻坚必须跨越的“娄山关”“腊子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分艰巨。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共产党人从来就不畏惧任何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独特的品质和精神,越是逼近胜利越是要与困难抗争到底。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疏解扶贫产业链、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做好易地扶贫拆迁等各项民生工作中去,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团结带领群众直摘贫帽,走向脱贫致富美好生活。

确保落实有“方”,重调查研究、精准施策,以“六韬三略究来精”的巧劲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剩下的硬骨头,大小不同,形状有异,还存在地域性、特殊性,因此脱贫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受疫情影响,各地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调研力度,实事求是地掌握导致贫困的原因、可能存在的返贫因素、产业发展受制约的痛点难点、媒介网络普及不够等薄弱点,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和措施,确保因地制宜、因人适应、因产适能,做到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同时,要注重吸取经验教训,不适宜的举措及时调整,行之有效的经验可以推广宣传,勤于学习并善于运用其它地区有益举措;

要加强区域与区域的扶贫协作交流,比如通过东西部扶贫“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区域相近产业相似的贫困地区要强化交流、注重人财产统筹协调,实现合作共赢等。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创新脱贫致富方式方法,善于利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切实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脱贫从巩固成果到扩大成果。

确保落实有“效”,强监督利剑、短板弱项,以“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冲劲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味冲锋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狠抓落实、抓出成效,才能真正兑现全面脱贫的承诺。一方面,要发挥好监督的“探头”和“倒逼”作用,加强常态化督查指导,继续开展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聚焦“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弘扬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时,要既当“监督员”又当“战斗员”,深入基层了解扶贫工作存在的现实困难,与扶贫干部一同研究制定脱贫策略和执行落实;

掌握扶贫干部需求期盼,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另一方面,针对在脱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或者新发现的短板弱项,要注重克服和解决,如有必要可以针对短板弱项开展专项脱贫攻坚行动,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制度,强化落实力度、推进整改进度,努力地排除千难万险,以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决战决胜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唯有落脚于“实”,才是决战决胜之姿,才是兑现承诺的有力回答。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努力排除脱贫攻坚路上的千难万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如期实现的重大历史时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和逐步递进的目标任务来进行总体谋划和推进。早在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的战略目标,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引领,形成并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我们党先后分别召开中央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总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我们党以顽强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充分发挥了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强调。并多次表示,他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困难群众,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是他牵挂最多、花精力最多的一件事情。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以确保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经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的长期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如期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愿景即将变为现实,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不屈不挠、长期奋斗的果实,更是我们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动员。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郑重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具有十分深远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我们既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更要着眼长远,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进一步书写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辉煌篇章!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5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目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倒计时,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拿出敢死拼命的劲头,脱贫攻坚一线的奋战者们要发起最后冲刺,保持志在必得的信心,发起背水一战的总攻,自我加压、尽锐出战,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脱贫攻坚决战的“硬骨头”,为让困难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不懈奋斗。

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落实。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越打到后面越难,需要攻克的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现面对的都是最为艰巨繁重的脱贫任务。因此,扶贫脱贫更要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其力度必须更大,措施也必须更精准。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在脱贫攻坚决胜期,大水漫灌、大而化之的方式难以奏效,必须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变“模糊”为“精准”,由“漫灌”到“滴灌”,弄清贫困之症,瞄准靶向治疗。面对决战剩余的“硬骨头”,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切实静下心来,从容应对,多从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做实。

党员干部要凝聚责任担当,做好攻坚克难的奋斗者。面对脱贫攻坚这场大战役,各级党员干部都是“脱贫”的中坚力量,是能否脱贫的重要“关键”。越到决战决胜时刻,各级党员干部就越要有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在战场上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群众跟前,要孕育党群干群鱼水情的“沃土”,丢掉“官腔”,扔掉“官架儿”,常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帮助群众消除贫困。

把准“穷根脉”,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脱贫攻坚越往后,“骨头”越难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必须找准穷根,扶到点上。脱贫攻坚已进入“绣花”阶段,不仅要“精、准、细”,而且还要“真、实”,要因人因户施策,注重细微、细节、细心,对标落实不走样,防止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坚决反对走马观花,“一刷了之”“一入了之”等形式主义。要深入贫困村贫困户,以“网格式”精准摸排,找准每家每户贫困致贫原因,获取最原始的数据。要深入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创新各种政策措施;

要根据摸排调研和分析结果,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施策,不搞“大水漫灌、吹糠见米”,把准“穷根脉”,并对症下药,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21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心得感悟【五篇】相关文章:

2021《摆脱贫困》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

最新2021《摆脱贫困》观后感个人感悟五篇

2021专题片《摆脱贫困》观后感5篇

观2021感动中国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2021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五篇

2021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学习感悟五篇

2021摆脱贫困专题片观后有感体会五篇

2021央视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2021观后感心得感悟五篇

2021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