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七篇

宋佳1152分享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粮食关系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为此关于这次的活动心得要如何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七篇范文,欢迎参阅。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七篇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突破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推行乡村教师“县管校聘”。实施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继续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三)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保障其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深入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和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健全种业等领域科研人员以知识产权明晰为基础、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四)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加强对下乡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性力量。

(五)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2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老城是农业型乡镇,抓好是“三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继续擦亮碑亭菊花、上明柑桔等经济名片。要依托专业合作社,通过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加强技术指导,不断壮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拓展市场。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延长产业链。二是要组织专班,着力抓好地力补贴政策落实。三是要预防为主,着力抓好防汛抗灾工作。

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生猪、蔬菜、水产品、粮食等是老城农业主导产业,要认真落实各项种养产业政策,依托专业合作社,壮大规模,开拓市场。当前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推动碑亭菊花产业、上明柑桔产业不断壮大。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工作基石。要认真抓好土地确权,确保四至准确、面积准确、权属清晰。要因村制宜,抓住特点,发挥优势,积极落实各项关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政策,确保集体经济实力每村不低于5万元。江心村要打好城郊牌,社区要积极发展上明芹菜,天星市村要发挥市郊优势,凤凰岗村要发挥蔬菜优势,朱家埠村要发挥集镇优势等。碑亭村要发挥菊花茶优势,白龙埂要发挥柑桔优势等。要积极顺应土地流转大趋势,着力搞好服务,确保土地流转规范顺畅。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当前要着力加强网格化建设。一是要高标准、严要求配备好网格员,落实待遇。二是要抓好办公阵地建设和基础数据录。三是要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要认真落实综治例会工作制度和综治工作述职活动。

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人。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积极引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二是要以产业为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学习,拓展视野。三是农村党组织要及时把农村能人发展为党员。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3

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雪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时,你是否知道这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满足需求。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成为节约粮食的表率。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加节粮活动,认真学习节粮知识,自觉增强节粮意识,每天节约一点点,每天奉献一点点,用我们的行动,用我们节省的粮食和资源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我给大家提一些节粮的方法: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不偏食,不挑食;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让我们以节约为荣,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让节粮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4

“勤俭自古为美誉,节俭至今是佳称。”这一流传至今的古联说的便是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浪费自古为人所不齿。但是,勤俭节约这种美德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意识中逐渐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正在同学间悄然形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训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能够做到又有多少人呢?又有多少人能在消费时会想到“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的情景呢?当某些同学大手大脚地随便花钱时,他们又是否想过,他们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血汗钱呢?虽然现在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我们的家庭富裕了,但我们不能忘却勤俭节约的美德。“历揽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一个个因浪费而亡国的教训近在眼前,难道我们想重蹈覆辙吗?勤俭不仅是持家之道,更是立国之本。

我国是一个大国,拥有十四亿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元钱,那么中国一天就会浪费十四亿冤啊!这个数子多么令人震惊啊!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钱我们也不应该浪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浪费,就像“蚁穴”一样将侵蚀着立国的根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尚在心中回响。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从身边做起,从一元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支笔·一张纸·一本书·一块橡皮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勤俭节约的精神参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伴随我们的一生!记住:节约校园,从我做起!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5

今天,我刚吃完饭,从食堂出来,看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包子,咬了一口,随手就扔了,我见此情景就赶紧跑了过去,要劝劝那个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几年级的啊?”“我是四年级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应该把没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为那是粮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这么说就错了,因为那都是农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吃饱了,再吃就吐了。再说了我扔包子关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这么说就错了,粮食的用处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钱是宝,粮食就是宝中宝。现在生活虽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费啊!假如我们一天浪费一个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费多少多少个包子,一年能浪费多少个包子呢?就从小事说起吧,浪费东西就是浪费钱,你知道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吗?”“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东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说的做,再见!”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了现在的人太浪费了,我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有了一个东西再买,再买的东西就故意弄坏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再浪费东西了!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6

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粮食虽然连年丰收,谷物基本能够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必须居安思危,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吃饭问题攸关生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新时代强调粮食安全,一方面是强调粮食安全不动摇;另一方面,是在新形势下不能忘记饭碗,我们要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粮食安全保障也要中国式。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多地少,自给自养,建立中国式的粮食安全保障系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在姜文来看来,新时代粮食生产要走绿色化道路,农业绿色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生产粮食的“芯片”种子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确保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推广与创新、建立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农业服务体系、确保粮食生产的政策稳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等。

夯实根基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姜文来认为,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二是制订可持续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体系;三是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和稳定的投入资金保障;四是建立与政绩考核和升迁挂钩的考核机制。

“世界粮食安全日,中国也要提升粮食的安全意识,尤其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粮食安全显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端牢中国饭碗,在任何时候意义都很重大,尤其是在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新冠疫情反复、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解决14亿中国人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现在我们的生产能力虽然在提高,但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对于如何端牢中国饭碗,李国祥建议,一要增加供给,提高生产能力,通过足够的资源保障和强大的科技支撑,让粮食生产能力变成实际的产量和有效的供给。二要发扬节粮精神,减少损耗。不浪费粮食,实际上也是促进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手段。作为老百姓,我们不一定在供给上有什么贡献,但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牢固树立爱粮节粮意识,从我做起,实行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姜文来也表示,爱粮节粮是端牢饭碗的重要一环,节约一粒粮等于多生产一粒粮,也等于节约粮食生产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端牢饭碗的重要捷径之一。人人都要做节粮的模范,人人都要为端牢饭碗作出自己贡献。一个人的贡献虽微不足道,但众多的力量能汇聚成强大的洪流,这对粮食安全保障能起到重大的辅助作用。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7

金秋十月,种粮大户陈金良迎来了新的“收获季”。金黄的稻子即将大面积收割,稻田中养殖的螃蟹在电商平台上也卖得火热。

“又是一个丰收年!”望着面前的丰收景象,陈金良笑得合不拢嘴。

陈金良是天津市宝坻区的农民。20年间,他承包的土地从100多亩扩大到了2000多亩。

支持陈金良不断扩大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的,是中国新粮食安全观的日益普及、耕地的严格保护以及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

“早些年,一到插秧和收割的时候就发愁。”陈金良说,那些年,雇些人插秧也忙得喘不过气来,收割100多亩水稻要十多个人忙活好多天。

而现在,境况已经大不一样了。陈金良的2000多亩水稻,几台收割机一周之内就可以收割完。

“我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了。”陈金良说。腾出手来的陈金良,开始在稻田里养殖螃蟹,实现了“一块地赚两份钱”的愿望。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8

从中稻开镰那天起,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每天都要到田边看看。

作为著名的种粮大户,凌继河和他的绿能公司在江西省安义县鼎湖镇流转了1万多亩土地用于水稻种植。

看着田边停放一排的运粮车,凌继河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今年我们更换了中稻种子,我得看看产量。”

说话间,几台大型收割机开进了农田中,轰鸣的机器快速将金黄的稻穗卷进车内,一颗颗金黄的稻谷喷撒而出。

凌继河说,今年他的流转田里,早稻亩产最高达664.57公斤,刷新了江西省13年来早稻单产纪录。

谈起水稻高产的秘诀,凌继河认为是践行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结果。

从2009年回乡承包土地种田到如今土地总经营面积27万亩,凌继河走过了13年的时间。“我坚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凌继河说,日积月累中,他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粮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绿能公司下设27个生产大队负责管理土地,每个生产大队由数位职业农民组成,按月发放工资,到年底再根据当年产量领取奖金。

“现在种田不能再和过去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得讲科学、讲专业。如何对大面积土地进行科学管理是我们一直思考的方向。”凌继河说,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绿能公司内部成立了社会化服务队,专门负责农机服务,460套各式农机基本可以保证全程机械化作业。

“作为产粮大镇,我们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将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鼎湖镇党委书记万涛说。

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活动心得篇9

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未脱贫人口最多。这些人都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要在20_全部实现全部脱贫,任务重,使命艰巨。这任务谁来扛着?这使命谁来担当?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便民服务中心两级党员干部带领全中心人民尤其是贫困群众齐心协力来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首先要懂农业,就是熟悉了解党的“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熟悉当前我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情况,就是知道种地的老百姓会种什么,想种什么,能种什么;养殖的农民会养什么,想养什么,能养什么……会抓“三农”工作,是“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

其次就是“爱农村”,不仅是爱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有一种从灵魂深处热爱这块热土的情怀,有一种扑下身子能一头扎进农村的动力。我在农村工作二十个年头了,刚在农村工作的时候感觉工作很枯燥,没意思,时间长了,就爱上了农村的山山水水,爱上了农民的勤劳、淳朴的性格,有了一种扎根这里的想法,每每投入做一件事情,就会觉得就有一种乐趣,一种动力,一种灵魂的升华。

最后就是“爱农民”,就是要从骨子里尊重他们,善待农民,和他们坐在炕塄畔上拉家常感觉到亲切,不能觉得农民文化素质低,眼界低就去看不起他们,能客观认识农民身上的缺点错误,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舍。

如果我们具备了懂农业的本领,有了爱农村扎根农民的情怀,有了爱农民、懂农民、将自己放身农民中的情趣,就有了做好“三农”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踏踏实实投身农村,扎扎实实将党的“三农”政策落实落地,才能把乡村振兴的规划图一锤一锤敲扎实。

    5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