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实用写作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 >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

乐妍0分享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5篇)

《丑陋的中国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书籍,它深刻地思考和讨论中国人劣根性,企图启发更多人清醒过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例文,希望你喜欢。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1】

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一个人的特质与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在他的经历中得到答案,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一定要知道他的过去。同样,作为中国人的特质,也应当从中国5000年发展的文化中去求解。

一、没有安全感导致中国人有神经质的恐惧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除了三个黄金时代以外,动乱非常可怕,一个王朝取代另外一个王朝过渡期间的大混乱,总有三五十年,由政权的夺取到政权的安定,又要二十年左右。然后政权在腐败,反抗力量再起,大混战重新到来,陷入治乱相叠的恶性循环。中国人可以说是长期地生长在贪污、混乱、战争、杀戮、贫穷里面,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因此中国人始终没有安全感。

二、自私导致中国人永远不团结

不必说国家民族,就个人来说,一个人如果贫穷太久,苦难受得太多,他对任何事情都会发生一种不信任的心理反应。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与患难太多,因为他们相信的太多了,受到的欺骗也太多,每一次都在失望中落空。当一个王朝彻底推翻另一个王朝,让人们在满怀期待中再次得到的还是贫穷。

中国人太聪明,太聪明的极致一定是太自私。凡是不自私的行为,不自私的想法都会被讥笑成傻子。

三、虚伪导致中国人缺乏诚信

四、心胸狭窄导致中国人的自卑与自傲

五、缺乏独立思考导致中国人缺乏自省力

柏杨说: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控地传染了中国文化中的病毒。历史的本身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权判断对错,这些特征虽然都单薄并且刺眼地摆在这里,但是这些特性都可以在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求解,同时也可以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求证。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2】

这是在开学前的某天,闲逛到财大的某旧书店的某个角落的淘到的。高中班主任老吴当时提到过的,虽然,我不能完全赞同他对柏杨书中观点的态度,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也需要了解有关在中国国民性构建上具有有影响力的这么一位所谓牛人的事迹。

就算贴上牛人的标签,也不能让我完全的信服,我也不用举例证明。因为这没意思,他在书中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说服老吴,说服朱洪海(大陆版《我们要活得有尊严》责任编辑)口中的“八十年代人”的。一个人文大师虽不至于因为我的不承认而变成街头混混,也不会因为我的承认而返老还童。所以,我还是很心安理得的说一说对他的初印象。

按照我一贯的结果主导的观点,其实我应该对柏杨先生表示崇拜的,毕竟他的确是牛人,但是他描述的方式、研究的形式的确是现在的我不能接受的了。他采用的大量观察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人的人性,对于一个正在考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之间关系以及对定量分析是有成见的人而言,大多数时候应该促成我的天平向着他的这一方的,应该认识到定性分析在人文研究领域的作用。但是,结果令我自己都有点失望,因为我知道我的天平正在一步一步的倾向我曾经不屑的数据化、表格化(曾经的影响)的定量分析。

即使这样,这本书在国民人性方面的研究没有使我产生共鸣,但是朱洪海的最后的《“适时出现”的柏杨》还是让我眼前一亮。即使,朱洪海把柏杨夸得很好,但是这样的夸,没有一点使我觉得厌恶,即使只是一点点。我认为这样的编辑,这样的文笔、思路是一个亮点,甚至有盖过这本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但是,人们不会重视它,,因为他仅仅是一个编辑,而主角是柏杨,聚光灯以外的世界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

我认为最后,还是有必要用柏杨的话结束。“错误与指责都是送给别人的,自己永远都是对的”。虽然,我不知道这句话与我想说的有什么关系。

谁知道呢?管它叻!书中的,书外的谁又会在意呢?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3】

中国人是很丑陋的!这不是我看过了这本书之后就附庸着叫嚣,环顾四周,看看我们生活的周围——丑陋,无处不在!

凭良心说话,中国人算不上野蛮,比起非洲那些严重落后又连年战乱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的确是一个“礼仪之邦”!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这个国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试想一下,没事儿就来个大混战,上面河北人跟内蒙古人打成一片,左面西藏人又和新疆人干上了,再往下一点儿,四川人跟湖南人因为谁吃辣椒更厉害而意见不统一来了个种族大屠杀……其实这只是打个比方,我认为,显而易见,如果中国人都很野蛮的话,那么中国就不可能统一,至今仍然四分五裂且各自闭关自守,虽背贴背、胸靠胸,却老死不相往来。

中国人虽然不算野蛮,但是其丑陋程度可以让世人叹为观止!柏杨老先生在这本书中把中国社会形容成一个大酱缸,而那些思想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处处与时代步伐相悖的人被“誉为”:酱缸蛆。我很赞成这样的叫法,虽然觉得还有些不过瘾,但因为没有找到更能出气的称呼,就暂且沿用前辈的叫法吧。

《丑陋的中国人》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版,并形成一股风潮,席卷海峡两岸、神州大地,稍微有文化的人看过此书后都会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书中所批判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但很快这本书又成了X书。上个世纪80年代我刚刚出生,所以第一次拜读此书是高中的时候在网上看到了其中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当时我以为《丑陋的中国人》只是一篇文章,不过看了之后也深受感悟,便保存下来,时而翻阅一番。虽言词犀利,但收获颇丰。事隔几年以后,某日我闲逛一小书店,猛然看见新近出版的此书,毫不犹豫而买之!说实话我不喜欢那些软绵绵的一看就知道是所谓的“文人”写的文章,即使是批判性的,那也就像是身上痒得厉害,却只是轻轻地挠一挠,小打小闹,不过瘾!

我并不是说文章写得犀利,语言说得激励,骂人骂得痛快就好。文章不是药,而只是处方。医生开出处方,是针对你的病症的,至于你承不承认你有病,去不去开药,开了药吃不吃,吃药坚不坚持……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是顽症难症,医生开的只是温补的药,那么你吃了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医生开的是猛药很药,你不吃,不承认自己已并入膏肓,那么又能怪谁呢?!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4】

每次看到《丑陋的(de)中国人》,心中都会为之一震,涌起千般感受。

记得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我们的丑陋缘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丑陋。这让我想到了“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无知。”我想,柏杨先生大概是个无私的人,在书中,柏杨先生用激烈的`语言抨击时弊。他举办了多场讲座,旨在让中国人醒悟,但却因说真话而坐牢。但他也不放弃,出狱后,便写了这本书,把自己的呐喊一点点地写进书中,只为了能让我们能够直面丑陋。

看完了这本书,我很久以后才能回过神来,原来这些丑陋到现在依然还在,有时甚至随处可见。在书中,柏杨先生把中国传统封建文化比作一个大酱缸,我们的文化、思想、行为在这个大酱缸里越染越臭,一直延续至今。

在书中,我读到了许多丑陋,而这些丑陋一直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像中国人喜欢“窝里斗”,这个我颇为赞同,无论何时何地,我认为只要有中国人有竞争,那么“窝里斗”也会随之而来。比如,在古代,后宫妃子的内斗,尽管电视剧中有夸张的成分,但在历史上还真的有宫斗。书中讲道:“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中国人是聪明的,但是三个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而一个日本人也许没有中国人聪明,但是三个日本人却是一条龙。”日本的合作团结是精神应该被认可赞同的,而且在这一个团队里没有合作团结,难以成功。如果在一个团队里,人人勾心斗角,那么这个团队是失败的。就像抗日战争中,国共尚未合作,而在内斗时,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差点吞下中国。但国共合作后,放下内斗,日本节节败退,其实有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确喜欢内斗,都眼红于别人的好,总想着“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我想这种想法应该是要被扔掉的。

还有中国人重视面子,死要面子。做了错事,不愿承认,而且有的时候别人求助于你,却因为怕面子没了便视而不见;还有些人打赌输了,死不认错,还在背地里诅咒你,我想“打小人”应该是这样被发明出来的吧?在我看来,我觉得面子是可以扔掉的。踩到别人鞋子诚恳地道歉,而不是瞪鼻子上脸,指着别人的鼻子说:“是你自己的节奏上来的。”瞧多理直气壮啊!

我想《丑陋的(de)中国人》这本书并不是当作茶余饭后之谈,对于这本书,我们该是要重视,学会承认自身的丑陋,我们可以丑陋,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自己丑陋在哪,并且使其变成美丽。

丑陋的中国人读书心得【篇5】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书桌上看到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看到这么敏感的字眼,心生好奇,便借过来阅读。

《丑陋的中国人》收录了柏杨数十篇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几乎都是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诚如“中国人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这般,作者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态度鲜明地将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称之为“酱缸文化”,这种“酱缸文化”会让我们的子孙后辈受到影响,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不断。难怪冯骥才先生认为这是一本“令人深省的书”,肯定柏杨先生批评的正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历史的车轮向前,尽管她历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熏陶,但很多地方却仍丑陋不堪,实在有负“礼仪之邦”的美誉。赏一叶而见秋韵,窥石出而知冬至。生活中,往往最是寻常和细微的环节,却常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缩影,也往往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水平。事实上,近些年来,我们不难在新闻上看到种种形式不同的中国人的“丑陋”,甚至在我们身边就大量存在!这点,我们不以偏概全,但也不推诿逃避!公共场所的文明和素养,很多细节对中国人的“提醒”总是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是呀,我们必须得承认,相较于很多西方国家,中国人的礼节和礼仪远不及彼。这种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的差距,也绝不是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这些顽疾是一种慢性病,经过长年累月不断累积,再逐步散落到各个角落。这着实让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有担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人倍感惭愧和压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当认真思考,早点觉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去改进。

写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惊!这让我想到作品里的《炫耀小脚》《虚骄之气》《把羞愧当荣耀》等篇!那位山区老太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小脚的“奕奕神采”令人无奈,那“做好事”俨然已经成为“多管闲事”的冷漠无情,那绞尽脑汁的“窝里斗”……

难道仅仅只是这些?错了!因此,我辈当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礼仪之邦”正名,用自己的举动去唤醒那部分麻木的国人,而终于唤醒沉睡的中国大地。

    709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