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下册历史教案

小黄 1172分享

历史学习一定要提高历史教科书的阅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下册历史教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下册历史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正所谓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居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是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统一。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目标导学二:大运河的开通

1.教师讲述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基本概况。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图片展示。

3.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让学生完成表格内容。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

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4.史料解读。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5.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

答案提示:(1)积极影响:①经济上: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使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造福至今。②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2)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目标导学三:科举制的创立

1.结合课本知识:概括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1)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史料解读。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出身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材料二: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选官制度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基本情况: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2)影响:通过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人大都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4.根据材料二,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5.总结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目标导学四:隋朝的灭亡

1.史料解读。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答案提示:(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教师讲述:隋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三、课堂总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朝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内容,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约1300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的教训;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创立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等,都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历史教材阅读“九到位”

历史学习一定要提高历史教科书的阅读能力。学生往往是抛开课本背笔记,丢下教材看资料;即使看书,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这样是很难学好历史的。历史阅读要全面、仔细,要提高阅读能力,既要快速浏览,也要重点解读。还要带着问题去研读。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历史阅读指导,甚至要用学语文的方法去学历史。

(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

高一历史“说明”中提到:“高中教材的编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习的全面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好的合格的毕业生。”这段话,让我们明确高中历史学习的目的,积极的心态,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当然,“新课标”对历史学习目的另有表述。

(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

历史课文是以章节体系编排,每一章构成一个单元,体现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反映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经常阅读目录,便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本册历史结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纵横对比,融会贯通。新课程是以专题形式编写的,阅读目录可以对该专题有个立体的了解。

(3)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

高中章节导言主要是介绍国内国际背景和主要线索。导言是高度概括浓缩的语言,读导言也是便于从宏观上了解这一章或内容,明确该章大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立体的时空观和系统的历史感。常读导言还可以提高历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每节正文1200—1300字,显然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每节都有相应的子目,阅读正文要围绕课题与子目,了解历史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注意每节历史事件、人物的关系。高中学习,尤其要分析历史动因和影响,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读正文,要注意领会理论性的表述和历史结论性的论语。正文的阅读应带着问题去研读。如“鸦片战争”这一节,要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在课文正文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

小字每课时也有1000字左右,学生学习最易忽视。小字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或分析。虽然小字往往不作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却可丰富历史知识,开拓视野。有些小字是较高的理论分析,对我们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维有很大帮助,如《中国近代史》下册第9页有关“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形成。一些注释,除了扫清文字障碍处,还介绍某些学术观点,也不妨阅读一下,以启发思考,拓展思维。更何况,小字、注释,文字生动,引人入胜,可以激发我们学史的兴趣。

(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

高中每节材料1—2条材料阅读,不仅能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还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如洋务运动一节引用曾国藩话:“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认识他办洋务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至于“勤远略”,只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材料的阅读不仅要通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而且要结合课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的提高有效信息。

(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

古人治史,尚且“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要结合地图。课文本身有地图,另有单独的历史地图册,边读史书,边对照地图。如有些地图是战争形势图,体现战争动态过程,结合地图用彩笔勾勒,了解战争的经过,结果,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近些年高考历史试题加大考查历史地图的比重。学生学习历史最忽视读图,所以要格外重视。

(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

高中历史每节里的图画4—6幅,课前还有约20幅彩图,此外还有些表格。这些图画有历史人物画,遗址图以及历史场景等。多读图画可以提高观察力,想象力,使新学的历史知识更直观,更立体,更丰厚。这些图画不少还是艺术精品,可以给我们以美感。

(9)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课后的大事年表要反复读,每章节的大事年代一定要牢记。只有记住年代,才能对庞杂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学生最怕记年代,因此要探究记忆方法,提高记忆力。

以上只是要求历史阅读要全面,要到位。而历史阅读的方法还很多,需要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总结。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下册历史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大全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考历史知识点 - 5068儿童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2020最新范文大全 - 5068儿童网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回顾点2021 - 5068儿童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七上册历史教案 - 5068儿童网

...七年级历史上《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模板 - 5068儿童网

    精华图文

    263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