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跃瀚24359分享

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大全


目录

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如何提升中考语文成绩


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希少。

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6.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7.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8.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9.枕戈待旦:形容时刻_惕敌人,准备作战。

10.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11.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12.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13.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9.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10.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11.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1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1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15.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16.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着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_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着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着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_弃疾,并称“苏_”;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着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着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_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返回目录

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敬业与乐业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旁骛()亵渎()骈进()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断章取义: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旁骛: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正业以外的事。

亵渎:轻慢;冒犯。

3、词语积累。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旁骛亵渎骈进征引敬业乐群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二、课文内容分析。

1、学习本文,应该明白作者演说的思路是如何的。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思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2)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3)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2、作者为什么主张"敬业"?

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提出"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论证"乐业"的?

"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这句设问下面,列出了四个理由。这四个理由,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个曾经专注于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人,都会有同感和共鸣。

三、问题研究。

1、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什么?

这篇演讲在论证上的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儒家的《礼记》《论语》、孔子、朱烹、曾国藩,道家的《老子》《庄子》,佛家的百丈禅师,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指出这一点,可以扩展梁启超主张的适用范围,也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本文。

3、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返回目录

如何提升中考语文成绩

着重复习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可能是有些人比较困扰的板块,但是要知道中考的选拔性没有那么大,出卷老师不会特意出一些怪僻的题目为难考生,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一些选择题你只要把选项一个个带入,再看语句和逻辑的通顺性就不难了。

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多阅读有益的书籍

初中生要想提高语文成绩,一定要大量的阅读书籍。博览群书,多阅读有益的好书,阅读一定要强化,持之以恒,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态度要端正,课堂专心听课,课后温故知新。

3成语积累要深入

成语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重要一环,不只是语文基础部分,还涉及到古诗文赏析、阅读理解以及文章的写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成语有三万多条,每一条的背后都是一个历史典故,孩子在积累成语同时更要注意对其背后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

4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

阅读训练要整体感知,明确考点,抓住要点,讲究表达,重视创新。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材料要加强整体阅读,了解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完成局部性分析。要能根据阅读材料的文体特点辨析其中的考点,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体验,联系具体语境作分析。回答问题要针对提问按点回答,不可遗漏要点。对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要用简洁、准确、完整、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返回目录


2022初三语文中考必考知识点大全相关文章:

2022中考语文考试必备技巧总结

中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整理2021

2021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语文中考知识点汇总初三2021

2021语文中考知识点汇总归纳

初中语文中考知识点整理2021

语文中考的知识点整理2021

中考语文重要知识点整理2021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考语文常见必考知识点归纳

    128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