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阅读理解 > 诗词 > 古诗阅读技巧妙招

古诗阅读技巧妙招

明君0分享

古诗阅读技巧妙招7

在解答诗词鉴赏题时,除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外,还应注意诗的标题、内容、注释及题干的要求,把这些显性的内容融入到答案中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答题方法。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古诗阅读技巧妙招7,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阅读技巧妙招7

诗词鉴赏是高考中一道常考的题型,如何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是我们考生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鉴赏诗歌要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入手,这几种方法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提出的,很多人在谈到诗词鉴赏这个问题时也提出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观点。我也十分赞成这些观点。在高考的时候,如果考的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诗人作品,那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方法肯定能用得上了。但在高考的时候,也可能是我们大家不熟悉的作家,那我们一再讲的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就会无用武之地了。那怎么办?我认为,还必需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利用好试卷上现有的材料,因为试卷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可不是可有可无的,对我们解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已知的信息就好像数学应用题中的给出的条件一样,在解题过程中每一个条件必需用上,如果用不上,那么你解的结果可能就是错误的。

诗歌的标题你不能不注意。诗歌的标题包含了作者要写的内容、态度观点或寄托的思想情感。全国一卷《咏素蝶诗》中“咏”是歌咏、吟唱的意思,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素蝶”显示了诗歌描写的对象和内容。全国二卷《梦中作》中“梦”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新课标卷《雨雪曲》中“雨雪”告诉我们诗歌写的内容和环境。标题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我们在鉴赏诗歌要抓住这些重要的信息,不要落下这些信息。

诗歌的注释你不能不注意。全国一卷《咏素蝶诗》的作者刘孝绰、新课标卷《雨雪曲》的作者江总我们不熟悉,注释给我们介绍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及经历。全国二卷《梦中作》的作者欧阳修我们大家较熟悉,命题人给我提供了此诗的写作背景,这让我们在鉴赏时可“知人论世”。

古诗语言

古诗词语言还有另一重意境,可以用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来概括。古代文人很是讲究诗词语言的含蓄婉曲之美,重在让人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因此,在鉴赏诗词上,应该反复品味寻找作者的意犹未尽之感。

在诗词的表现中,最明显的一种含蓄悠远表现即为化景物为情思,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首先前两个字为黄河,给人以广阔的感觉,再加上白云,瞬间让人有一种处于广漠壮阔场景中。还比如,在《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果只理解字面意境,看着桥面的芍药花,对它发问:你年年开在桥边,这是为谁而开的呢?这并不能看出什么,实际上,作者是通过这个来表述经过战火后的扬州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人户都开始萧条冷落,表大理一中冷清沉寂的景象,堪为千古绝唱。

另外一种表现手法是从侧面入手,弦外有音。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作者先是点明了长久了离别家乡的事实,已暗寓客在他乡之情,然后具体写自己老大之态,以不变的乡音衬托变化了的鬃毛,为下文儿童想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描写作了铺垫。

诗词的语言,不像其他文学样式有着直抒主题、直露情感的表达方式,古代诗词讲究的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可以说,诗愈隐而不露,意在字外,其味愈浓郁强烈。

总之,诗词鉴赏是比较难的一道题,一方面我们平时多读,多背,多积累。另一方面要学会鉴赏的基本方法,还要就是多做题,从所给的答案中寻找解题思路,作题要注意层次性,循序渐进,一定会使你的鉴赏水平有所提高。

小方法妙招

1)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呼应,首联“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中“五六年”这一数量词交代了因战乱和家人分别时间之长,与颔联“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中的“衰”或“老”字呼应.(2)本题考查学生诗句的理解,理解本题要结合作者感情来把握.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答案:(1)“老”或“衰”.(2)诗人用简朴的语言细致描绘了自己月夜不寐反立,白昼倦极而眠的反常举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突出“恨别”这个题旨.参考译文: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匈奴骑兵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68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