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七年级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舒淇0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参考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5分)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2)杂然相许( )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5)入则无法家拂士( )

2.翻译下列语句。(3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行拂乱其所为。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愚公的光辉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摆事实和正反两方面分析,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忧劳兴国家”的道理。

C.《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故事都表现了远古人民改造自然的坚毅精神。

D.纪昀是唐朝学者、文学家。

4.语文实践活动。(9分)

今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有关任务。

【材料一】早在1996年,我国政府就提出,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方能保证粮食安全,但现在这个“红线”已经被冲破。在2012年前11个月中,我国对三大谷物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粮食自给率勉强维持在90%。

【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材料三】自2012年6月以来,日照市还广泛开展了以“文明用餐,以俭养德”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目前,全市已有1436家餐饮单位、食堂积极参与到此次行动中,节约用餐、反对浪费的文明新风尚已悄然形成。

(1)认真阅读上面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2)结合上面材料,围绕“光盘行动”主题活动,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3)“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让我们一起对此说“NO”!请你根据活动主题,为学校食堂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主题,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5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6.文中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 ,他的根据是: 。(2分)

7.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 。(2分)

8.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2分)

9.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 )(2分)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10.文中画线句子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意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 ) (2)以敝大众 ( )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1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1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 积累及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喧腾(xuān) 匀称(chèng) 迸溅(bèng ) 奢望(shē)

B. 栖息(qī) 倔强(juè) 堕落(zhuì) 滑稽(jī)

C. 庇护(bì) 骸骨(hái) 黄晕 (yùn) 欹斜(qī)

D. 分歧(qí) 贮藏 (zhù) 枯涸(hé) 嫌恶(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头晕目眩 瘦骨嶙峋 险象跌生 具体而微

B. 擎天撼地 闲情逸致 苦心孤诣 绝处逢生

C. 忍俊不禁 玲珑剔透 盘虬卧龙 春花秋实

D. 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骇人听闻 悬崖峭壁

3、下列名人说的话或歌词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挂着一颗蓝蓝的星球缓缓地转动。”(童安格)

B.“我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和画。” (徐静蕾)

C.“我要今天格外说说合同。”(白岩松)

D.“我们要在每一个村建一个卫生所,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上医院”(温家宝)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 《羚羊木雕》的插叙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既是全文故事发展的起因,也为结尾万芳原谅了“我”作铺垫。

C.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其散文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D. 《天净沙 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4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夜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可以改编成小说。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地优秀编剧。

(1)请结合语境,将下面两句话的序号分别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A.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B.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8分)

(1)《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别人误解了自己,从《论语十则》中我们知道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站在北固山下,看到大雁飞过,不禁吟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5)李白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向阳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以该班学生的身份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5分)

(1)请仿照示例,设计一个活动项目。(1分)

示例:“秋之魂”诗歌朗诵会

你的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收集了不少有关“四季”的名言警句,请举出一个含有季节的名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某一季节的特有景物,进行描写,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甲型H1N1流感与其他流感病病死率对照表(摘自专家分析)

流感病 甲型H1N1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 SARS

病死率 1%—5%(目前) 30%—70% 7%—14%

分析材料信息,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4题。 (14分)

蟋蟀出世记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zhōnɡ)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fū)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文章按照 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

2.细读文章③⑥⑦段,将下面图示中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 →

→ →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3.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

5.结合文章,并根据你对法布尔《昆虫记》的了解,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法布尔是一位“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鲜活的生命。他笔下的昆虫是那么生动、美丽、聪明、勇敢,让我们感悟到一位昆虫学家

;他在郊外的“荒石园”里,用简陋的设备观察昆虫真实的生活,并记录了那么多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位科学工作者 的可贵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3分)

妈妈的礼物

孙君飞

①一个妈妈提前被病魔带走了,她临走的时候,两只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她没有什么能够留给女儿,她连一本书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回忆录。她只留给女儿一个心形的红色小盒子,小到可以轻轻松松地握在手掌心里。“宝宝,妈妈永远的好宝宝!这是妈妈送给你的最特别的一件礼物,它可以送给你很多次、很多次,不是只有这一次。它当然值钱,但不仅仅是值钱。你一定要保护好它,就像保护你自己。亲爱的好宝宝,妈妈永远爱你!”说完这番话,她永远闭上了眼睛,但小女孩觉得妈妈的眼睛还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

②不知道为什么,小女孩从一开始就没有打开过小盒子,越到后来越不想打开它。“这是妈妈留给我的最特别的礼物!”她感到这已经足够了,有这样一件小东西陪伴着自己,就已经足够了,不需要再打开盒子看里面是什么。妈妈叮嘱小女孩要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它,她相信自己办得到。

③她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个钎子,去叮叮当当地凿一块大石头,想凿出一个安放小盒子的空洞。不过,她的力气不够大,凿得大石头火星四溅,进展却很缓慢。小女孩在妈妈走后,第一次委屈地哭了,哭得那么伤心。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的眼泪滴到小盒子上,清风一吹,变成了蜡。蜡一层层地将妈妈的礼物包裹起来,最后变成一枚夜明珠似的东西。这一下,小女孩破涕为笑了。可是,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她家的一只大母鹅突然跑过来,一口将这枚“夜明珠”吞进肚子里。小女孩惊呆了,却不能狠狠地揍大母鹅一顿,逼迫它交出她的宝贝礼物。因为这是她家的一只鹅,家里的盐、米和油,包括她用的书籍、纸张都是大母鹅下的蛋换来的。既然什么也不能做,小女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母鹅,更加伤心地哭起来。今天怎么这么倒霉啊?她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④正在哭着,又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只大母鹅就在小女孩附近的干草堆上产下了一枚鹅蛋,稍微有些奇怪的鹅蛋,一是它接近圆形,二是它泛着红光。大母鹅下蛋以后,嘎嘎地叫了两声,又过来用大扁嘴巴衔小女孩的裤脚。当小女孩捧起这枚鹅蛋,觉得它有些沉重。对着阳光仔细一看,里面竟躺着那枚夜明珠似的盒子!妈妈的礼物失而复得,她第二次破涕为笑,兴奋地抱起大母鹅,亲了又亲。礼物外边的蛋壳跟石头一样结实,但却是透光的,不仔细看,别人还认为是个蛋形玩具。这样的玩具也太多太普通了,谁会想着要打开它呢?就这样,妈妈送给小女孩的特别礼物,一直安然无恙地呆在她的身旁。

⑤孤单的时候,生病的时候,饥饿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她都会想起这件小礼物,都会握着这枚泛着红光的“大鹅蛋”看了又看,吻了又吻。每次见到它,她都觉得是妈妈送的新礼物,她喜欢得不得了的新礼物——它果然可以送了一次又一次,虽然在外人看来,它仅仅只有“一个”,只能送上一次。

⑥有一年,小女孩穷得吃不饱饭,想卖掉妈妈的礼物,它也许是一块金子,或是一颗钻石呢?幸好小女孩没有打开它!当想到自己可能还拥有一块金子甚至一颗钻石时,小女孩就有了勇气和力量。第二年,小女孩真的拥有了一块金子;第三年,小女孩就拥有了一颗钻石。后来,小女孩长成大女孩,大女孩又长成一个妈妈。别人都说她长得很像很像她的妈妈,她的女儿也很像很像她。

⑦小女孩曾经问过大母鹅,你知道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吗?它不说话,就那么凝视着她。突然,从它的嘴里掉下来一枚玻璃球。小女孩非常高兴,她认为这是的答案。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

15.文章以“妈妈的礼物”为题目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是一篇童话,围绕妈妈的礼物,发生了哪三件曲折离奇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第⑤⑥段内容,说说妈妈的礼物具有怎样的神奇魔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女孩为什么认为妈妈的礼物是玻璃球是的答案?文章直到结尾也没有明确交代礼物的真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塞翁失马》,完成19—22题。(1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9.《塞翁失马》选自 ,其主要编写者是西汉人 。(2分)

2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 )

21.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2分)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分)

22. 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2分)

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22.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分)

(二)吴起守信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2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 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

2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25.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2分)

四、作文。(50分)

街头的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全卷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

一、

1.C(2分)

2.B(2分)

3 D(A句式杂糅,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挂着一颗蓝蓝的星球。或浩瀚夜空遥远的角落,一颗蓝蓝的星球缓缓地转动。B、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我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和画的画。C、语序混乱。我要今天格外说说合同。今天我要格外说说合同。)

4.C(2分)

5.(1)B A (2分)

(2)把“千方百计地”放在“使”的前面或者去掉。(2分)

(可以在原句上改,也可以把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还可以把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在横线上。)

6.(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人不知而不愠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何当共剪西窗烛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一空1分,共8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现象,该空不得分)

7.(1)示例:①话说“春游”演讲比赛

②办“走进四季,感受自然”手抄报

③“冬季摄影”作品展等。(与四季有关的活动均可,1分)

(2)示例: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分)

(3)示例:不知不觉中,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小溪开始欢唱,花儿竞相开放,鸟儿呼朋引伴,大地上一派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景象 。(修辞1分,描写2分,共3分)

8、甲型H1N1流感与高致病性禽流感和SARS流感病比较,死亡率是最低的。

二、参考答案:

1.时间 2.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 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 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3.示例:“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4.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的欣喜之情。 5.示例:对生命(昆虫、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严谨、细致、持之以恒

15.①全文的线索 ②制造悬念,引起阅读兴趣(一点1分,共2分)

16.①妈妈的礼物成了夜明珠似的东西。

②妈妈的礼物被大母鹅吞进了肚子里。

③妈妈的礼物被石头一样坚硬的蛋壳保护起来了。

(注意原文中三次出现的“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点1分,共3分)

17.①可以送了一次又一次。②它给了小女孩无穷的勇气和力量。③小女孩依靠它战胜了许多的挫折和困难。(答出一点给1分,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

18.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什么或是否贵重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母爱,小女孩从中得到了精神力量。(或 小女孩感到妈妈的礼物是什么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母爱在,就能给自己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2分)

好处是:启人深思;余味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任答一点得2分)

三、19.《淮南子》 刘安(一空1分,共2分)

20.(1)亡:逃跑 (2)吊:安慰 (3)引:拉(开) (4)十九:十分之九(答对一个得1分,共4分)

21.(1)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2分)

(2)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2分)

2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一点1分,共2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23.①遇事要沉着冷静,处之泰然。失去时不要沮丧;得到时也不要得意忘形。

②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理性地看待得失福祸。

③不要太在意一时得失,要着眼于长远,看到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

(其余理解只要合乎文意,答一点即可得2分)

四、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与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25分)

1、将下面语句认真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2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贪婪 ( lán) 匿笑 ( nì ) 浑为一谈 花团锦簇

B、奢望 ( shē) 祷告 ( dǎo) 禄禄终生 油然而生

C、倔强 (jué) 雏形 ( chú) 花团锦簇 絮絮叨叨

D、狼藉 ( jí ) 贮藏 ( chǔ ) 洗耳躬听 随声附和

3、阅读填空。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 ),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lǒng 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shà 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 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上填汉字。 ( 2分 )

峰峦( ) 点缀( )

lǒng 罩 一shà 间

(2)“招牌”原意指 ,文中的意思是 。(2分)

(3)、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2分)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4、默写。 (共6分,每空1分)

(1)子曰:“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则》)

(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则》)

(3)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4)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6)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 ,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5、名著阅读 (共6分,故事4分,道理2分)

《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猫和 鸡》《两只口袋》《狐狸和狗》《衔肉的狗》等,请选一则,要求详细笔述,并简单说一说蕴含的道理。

寓言:

蕴含的道理:

二、阅读理解 (65分)

文言文阅读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 二石兽并沉焉( ) ⑵ 山门圮于河( )

⑶ 阅十余岁( ) ⑷ 如是再啮( )

7.下面两组句子的用法明显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 人皆贺之 B.其邻人之父亦 云

B.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C.此独以跛之故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9、默写结尾 (2分)

如其言,

10.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现代文阅读

(一)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4分)

1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13.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3分)

14.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 (4分)

15.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3分)

(二) 我的老师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⑦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好!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⑧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⑨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⑩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6.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 “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分)

17.第③段中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 ,其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8.阅读④—⑦段,完成下表。 (8分)

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刘老师笑谈残腿。 ⑶ ⑷

⑴ 学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2) 学生沉浸其中,时而激动,时而悲痛。

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学生受到鼓舞,感到亲切。

19.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6分,每题3分)

(1)

(2)

(三)寻 春

韩少华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 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竞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竞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问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11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12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镪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选自《韩少华散文选》有改动)

20.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3分)

21.第⑦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好,为什么? (3分)

22.第⑨段和第⑩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23.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3分)

24.朱自清《春》的结尾是: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从综合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修辞等方面,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 (60分)

文题一:在 (竞争、渴望、幸福、)中成长

文题二:那一次,我真 (开心、后悔、失落、感动)

要求: 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以记叙为主,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文从字顺,书写要工整、正确, 力争美观,卷面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得满分.2、C 3、答案:(1)luán zhuì 笼、霎、(2)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 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3)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4)形态多样, 不可枚举 4、见教材(每句错一字扣一分,错两个字不得分) 5、略(要求:详细笔述要尊重原文,尽量完整保留原作的情节、和顺序内容)答案:二、6.⑴一起 ⑵倒塌 ⑶经历 ⑷侵蚀、冲刷 7. A 8.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9、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11、①“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谈出两点即可)12、 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1分),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1分),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分)。13、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我,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母亲发脾气。14、参考:花代表美好的事物,希望他看花是为了转移他病痛中的痛苦,更是为了让他找到生活的勇气。(2分) 母爱无私,母亲永远爱我,而是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秋天这个季节有共通之处,都是代表了一种惋惜,代表了一种收获母爱,收获生存勇气的信念(2分)意思对即可。15、答: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16.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17.(2分)尽 禁 18.(8分,每空2分)(1)刘老师旋转着写板书。(2)刘老师动情地讲课。(3)学生心头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4)乐观向上、身残志坚、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热爱学生(任答两点即可)19.(6分,各3分)(1)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在放风筝时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他童心未泯,充满朝气)(2)刘老师对生活有着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20、(3分) 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21、采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惊喜和欢愉。22、不同。第⑨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的顿悟:原来正如古人所言,初春的草色是远看可见而近觅却无。第⑩段引用“草色遥看近却无”,表达的是“我”对之前的顿悟的确认与肯定,引出下文对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的解说。

    68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