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

丹梅0分享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详解)

总是听大家说夏至到了,夏至要注意了,夏至可以养生了等等话语,可是夏至到底是啥意思呢?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的含义是什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夏至的含义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

夏至的含义是什么

夏至的“至”是“极”的意思,即夏至这天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的极长,也代表着炎热的夏天来临。

夏至时值农作物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古籍中所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还有吃面的习俗。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因此江南一带很多地区的人们把夏至吃面当成了很重要的习俗。夏至代表着炎热夏天的到来,人们的饮食也要有改变,以热量低、便于制作的食品为主要食物。面条常常就是家庭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还有就是因为夏至的面条基本上是用新麦磨成的新面粉,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口感较好。

古代人的“夏至”怎么过

“夏至”这个时点它是太阳运行的北回归线上的一个极点,这是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之一。从气温来看,它是一年中不算最热的,因为大小暑最热,它是逐步向最热的天去过渡。第二个降雨增多,尤其是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也是一年中在这个地区是降雨量最多的一个节气,所以在这些地区都把它“夏至”叫为“水节”。

“夏至”在古代它有放三天假,所以习俗会相对多一些。比如说“夏至”测日影,这个日影它是(一年中)最短的;在官方,过去有皇帝会到地坛去祭地;老百姓可以去观莲花,爱美的女人们会戴枣花,这个时候枣花盛开,它有一股香气,据说戴完枣花以后可以治腿脚麻木的这种状况。

饮食的习俗它是跟物产关系很密切的,比如说吃面,其实现在南北都一样,“夏至”的时间都会有通过吃面来尝鲜解馋。南方比如说“夏至”吃馄饨,无锡它就会早晨起来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它有谚语说“夏至混沌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然后江苏还有吃炒蚕豆。

起居方面主要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适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那么饮食还是多吃一些酸味的,还可以补一些辛辣的,比如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的时候来吃一些姜,能够起到发汗,加快新陈代谢的功能。现在还有一些防暑的药品:金银花、仁丹、藿香正气,这些东西能够起到预防中暑、神清气爽这样的一个功能。

夏至气候特点

1、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2、暴雨天气

夏至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3、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4、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__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70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