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课件 > 九年级 >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

开鹏0分享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5篇

九年级的语文课件很重要的。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提高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譬如、腐草为萤、虚妄”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程颐(yí)、譬如(pì)、腐草为萤(yíng)

虚妄(wàng)、盲从(máng)、停滞(zhì)

折叠(zhé)、便装(biàn)

折腾(zhē)、便宜(pián)

折本(shé)

(2)词语释义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点拨交流】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交流】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4.梳理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3-5):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6):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课堂小结

从今天学习的这个部分,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明确了作者提出的论点,并学习了课文前三段。那么,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作者又将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呢?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告诉大家答案。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提出了“学则须疑”这个论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进一步论证该论点的。

二、合作探究

(一)突破重难

1.作者论述第一个分论点时,分了哪几个层次?

【交流点拨】第一层(3-4):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第二层(5):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敢于怀疑。

2.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点拨交流】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③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点拨交流】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4.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是否可以去掉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点拨交流】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5.作者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的?

【交流点拨】第①句提出论点,第②③句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神永远不能治学,第④⑤句从正面说理,指出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第⑥-⑩句举例论证论点。第B11-B13句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作结:“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二)探究论证方法

1.找出文中所用的举例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交流点拨】第4段为了论证对于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分论点,列举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例子,并连续多次追问,清楚地告诉人们做学问时怀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样以怀疑精神做学问。第6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做论据,很有说服力。

2.找出文中所用的道理论证,并说说其作用。

【交流点拨】第5段用关于“怀疑”“思索”“辨别”的阐述和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第6段的说理是:“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了“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找出文中的对比论证。

【交流点拨】(1)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2)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3)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4)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三)探究语言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并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1.“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理服人,无可置疑。

2.“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长句,70余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作了准确而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

3.“抱怀疑的态度”,“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入、有序地说明了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

4.四个“常常”,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5.“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三、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搜集有关“治学”的名人名言。

【交流点拨】

1.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张载)

2.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

3.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陈宏谋)

6.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熹)

7.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陈献章)

8.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学问就是要你认真地去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一言以蔽之,学问就是辨别之术。(赫塞)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篇2

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1.指导预习,要求学生找出论证过程中讲道理和举事例的句子,为研讨本文的教学重点论证方法做准备。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本文是怎样引用古人的话作为道理的论据来论证的?找出引用的句子,研究它们的作用,领会引用的精要,与论点切合和引用后阐释等特点。除了引用,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本文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开头引用古代两位的大学问家的话,既用他俩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又作论据,颇具说服力。程颐的“学者要先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话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做学问要善于提出问题。中间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作阐释:“这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引话十分精当,与该段的分论点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论证,本文的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在论证对于传说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时,举了古书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要。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戴震读《大学章句》敢于怀疑大儒朱高的例子,戴震一生在学术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为大学问家,与他自幼读书就善疑好问分不开。作者举例时,还能摆出自己的经验,如读书时该怎样怀疑与发问,列出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以启发和借鉴。总之,用这些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十分有说服力。)

2.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一共有几处?

(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

一、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二、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三、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第6段“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几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无可置疑。“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长句,70余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的产生”,作了准确的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抱怀疑的态度”,“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入、有序地说明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四个“常常”,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章结构

第3、4课时:逐段分析文章,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三、教师带读课文

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四、布置阅读思考题。

为了有重点地学习这篇文章,我提出几个阅读思考题,同学们学习课文时考虑这些问题应如何回答。

思考题一: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题二: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三: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四: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论证?

五、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考虑思考题的回答,着重考虑思考题一。

六、讲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篇文章有6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1段是一句引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这两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这两个问题,大家课后再考虑考虑,下节课来回答。

七、逐段讲解课文。

㈠第1、2段。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㈡第3段。

1、对这段文章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因果关系:因为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②而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④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2、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㈢第4段。

1、第4段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本段的中心在哪层?为何?

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层。第一层提出文章的总论点:“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是举例说明在做学问中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则是在第二层说明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在于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本文是在提出总论点后设立分论点加以论证,第3段以一个方面论证总论点,阐明为什么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是第一个分论点的内容,本段第三层说的就是这个内容。

㈣第5段。

1、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一、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二、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本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㈤第6段。

1、本段包含几层意思?彼此如何联系?

本段包含四层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先从反面阐明:“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再从正面阐明:“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水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这一层分两小层:第一小层是“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以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向塾师发问的事例为证;第二小层概括指出“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干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总结,照应论点。先从正面作结:“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再从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八、归纳中心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九、教学小结

十、布置作业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篇3

散文凝炼质朴,蕴藉秀美,生动有趣。既是美好思想情操的载体,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学习价值。文学作品的阅读题在中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文学作品里面现代散文又占了更大的分量。因此,如何进行初中现代散文教学,提高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语文教师着力探究的问题。我在教学《散步》一文时进行了情境教学和合作探究教学,如:歌曲导入、真情访谈、激情辩论等。

【要点:研修主题的切入点和课例】

散文《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当代千字美文,在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中,涉及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涉及了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伦 理问题,还有如何享受家庭亲情等。涉世未深的孩子,能以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走进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生命质量吗?

经过反复思量,我决定以“爱”为主题,要求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我们的周围,从现有生活资源中去获取一种快乐和幸福,并充分地享受它,延长它。所以,我想让自己、学生和听课的教师一道经历一次灵魂的洗礼。

为了上好《散步》这课,我准备了很久。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几首歌曲,决定用中央电视台20__年春节联欢晚会歌曲《让爱住我家》的FLASH来激情导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教学流程设计为“情境导入”、“赏读文本”、“互动感知”、“分享体验”、“回报亲恩”五个环节。

进入“互动感知”环节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散步》中的那位父亲或其中的一位,面对分歧,你是怎样作出抉择的?”一瞬间,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气氛。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纷纷作出了抉择。余娇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会想到母亲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培育之恩,我会选择走大路。”比作者想得更远、更好。甘萍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觉得选择很困难,但我会选择走小路。因为‘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也很听她的话一样’。我想母亲是明理的,她会理解我的;她又那么疼孙子,自己改变主意要顺从孙子走小路,所以她应该是不会怪我。我选择走小路,我的小儿子会很高兴,他会给全家人带来欢乐的。”张琼辉同学却反对:“虽然母亲对我的选择会理解,难道母亲就没有想法吗?她是否会想:‘我老了不中用吗?自己的话连孙子都不如,我真是白疼儿子一场。’课文说,‘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他不至于会哭闹。”陈小梅同学说:“我如果是文中的那位妻子,我会听从丈夫,因为我不想让丈夫左右为难,也不想在母亲心中留下坏印象,因为媳妇难当。所以文中的妻子很伟大。”全班同学都笑开了。其他同学们也纷纷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文本,作出自己的表述。

我对他们的选择表示了理解和赞赏,因为从学生的抉择中,我感受到他们正在正确抉择自己未来可能的生活:有责任的生活,有爱心的生活,富有创意的生活。

学生很配合我,加上我精心设计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的教学用语,以及学生“现场访谈”、“赏读文本”、“回报亲恩”的精彩表现,我对这节课比较满意。

【要点:课前预设】

前一天上预习课时,我发现“赏读文本”环节,很多学生能找出优美或精彩的语句,但因为缺乏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朗读时语气、语速、重音把握不好,赏析也不到位。“回报亲恩”环节,学生的思路不开阔,只一味想到怎么做,形式太单一。反复思考,我忽视了以下几个方面:

【要点:课堂实际效果】

第一、不切实际,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对于末尾一句“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必强求,可引导学生从家庭成员之间“爱”的角度进行点拨。第二、平时授课,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致使思路不开阔,解决问题形式单一。在“回报亲恩”环节中,我提示学生可采用绘画、唱歌、写感恩话等形式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第三、教学手段的使用还不够丰富。对于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钻研和使用不够。

【要点:教学反思】

这节课就三维目标来说完成的很好,学生不但能体会到尊老爱幼的主题,还能领悟到中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我没有预见到的,对于难点的突破也很顺利。可见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很强,挖掘的潜力也很大。就我而言,比较满意的是在处理美点时,我原来的想法是每个小组一一展示,可实际操作时,我发现可能时间不够,于是,我就临时决定,第一组具体说,其他组说出不同的和没有的,这样既保证了时间又避免了重复,课堂的完整性体现的很好。课堂教学真是一门艺术啊!我喜欢音乐,所以选了几首乐曲,《让爱住我家》、《相亲相爱》,效果很好,学生很容易被带入情境。由此我想到了新课改对一个老师的多元要求,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要点:理论支持】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储备。

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知识,如每课的生字词、文学常识、作家生平、课文的写作背景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课前运用工具书、查阅相关资料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来加以解决,教师可制定一套有效的检查方案,如小组检查并记录完成情况,教师抽查,督促学生及时有效的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可利用课堂时间把学生的预习作业在班级进行交流,让学生的预习效果形成互补,共同提高。这些固定的知识,属于积累型的知识,学生只要愿意做,是能有效的完成的,教师应该鼓励、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固定知识的学习就会有较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是为进一步开启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的关键。

【要点:感悟与反思】

从全局来看,整个课堂上对于营造一种和谐活跃互动的气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措施还需要努力挖掘。这一堂课对我自身来说是一种新模式的尝试,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检验;希望在不断地深入思考、反思自我的基础上,自己的实践经验会越来越丰富,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整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整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整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投影显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呼唤人才,呼唤健全的人才制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也谈到了作者的人才观,它是唐代大作家韩愈的《马说》。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关于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

韩愈三岁而孤,由嫂抚养,刻苦好学。及长,尽通六经百家之学。贞元八年进士,曾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因关中大旱,上疏奏请减免徭役租赋,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上书谏阻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乃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

在文学上,他领导了的古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 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奔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

2.关于文体: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是《杂说》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标题,“说”比“论”随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

3.关于背景: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

4.关于伯乐: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

教师抽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生字、通假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提醒学生注意句中停顿。

(3)学生大声读课文,注意语调的变化。

(4)学生齐读课文。

2.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①积累重点词语。

相、骈、枥、策、粟、邪

②掌握一词多义。

③难句翻译。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研讨。

(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学生明确:“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按常理来说,应是先有马,然后才有对马的认识。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常有的,可伯乐不常有,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被当作一般马对待。所以,对千里马来说,贵在发现有“马”,贵在伯乐。

(2)品读文章三个自然段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学生讨论后明确:“也”字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流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也”字流露出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字凝聚着作者愤慨的情感。第三段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有作者的痛切之感,也有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意。

(3)作者借伯乐和千里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见解出发,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情感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情。

学生推选一位同学读课文,力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五、体验与反思:

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学习课文的感受。

2.组织学生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此次讨论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有些看法偏激,也不必动辄评判,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六、课堂小结:

《马说》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蕴藉含蓄,读起来迴环跌宕、格调铿锵,好像游历小巧的园林,有咫尺万里之势。特别是作者的思想如雷震耳,催人深思。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学会珍惜一切,努力磨练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七、布置作业:

运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个片断。

优秀人教版语文九年级分析课件篇5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4、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本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蕴味。

2、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

3、总结归纳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为:

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为:

精巧导入--创造美,激情诵读--感受美,仔细品味--领悟美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意在渲染氛围,在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古诗如此,新诗亦然。被称为“朦胧诗”派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树》深深打动了一代年轻人的心,这首现代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撼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舒婷,走进她的《致橡树》。

二、介绍作者有关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题)。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动 乱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反复诵读,感悟诗情(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环节,也是主要环节。因此,形式多样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

1、请一名能代表班上朗读水平的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诗中字、词的读音)。

师:作为一名男同学能将女性的情感揣摩的如此细腻,实在难能可贵。听完了他的深情诵读,还想不想听听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示范朗读呢?

2、聆听示范朗读(在音乐里寻找共鸣,在画面中领悟蕴味)。

师:美不美?

那就请大家也饱含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模仿示范朗读中的感情)。

师:读的你们满意吗?

那就请大家不要吝啬你们的掌声。

4、再请一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四、抓意象,悟感情,挖主题。

过渡:现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意象组合那么这首诗中是否也存在着意象呢?

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明确: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上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明确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态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明确: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看法。

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

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过渡:有破就有立,诗人又借橡树和木棉寄托了自己的爱情理想。

1、她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

2、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

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所以,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3、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明确: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上面几种爱情观的认识(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能力)。

师:我真的很佩服大家对诗歌敏锐的感受力,那么请大家继续敞开你们感受美的心灵,男女同学分别来谈谈你对以上几种爱情观的看法。

5、学生讨论。

师:大家的看法真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欣喜的是我发现大家长大了,因为你们已经懂得了真正的爱情。那么,作为动 乱年代的女性,舒婷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呢?

明确创作动机:十年动 乱,完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动 乱的结束,使舒婷开始自由释放思想,歌颂自主、平等。

5、有学生所谈认识牵引出本诗的主题。

总结主题:这只一种新型的爱情关系,它蕴涵着一种新的人生观。这种新的人生观就是确认个体的自主、自尊,是中国女性关于人格理想的宣言。它是爱情的歌咏,是个性的赞叹。

五、品艺术(学生结合诗句讨论,教师归纳)

师:可见,《致橡树》给了我们深刻的人生感悟。但,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致橡树》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点拨:可以从表现手法,所用修辞,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并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明确:(一)1、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象征的手法。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意象含蓄,意境朦胧。

4、语言优美形象。

(二)“朦胧诗”的概念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酝酿于期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于文坛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其在艺术形式上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多义性和不透明性以及朦胧美,所以称“朦胧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本主义对长期文化专 制的反抗。

六、拓展延伸。

师:其实我们以前接触过“朦胧诗””,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但大家喜欢的可能还是朦胧爱情诗,老师也相信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积累了很多的爱情名言,今天不防把你喜欢的读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1、学生谈喜欢的爱情格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深化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2、为学生提供两句爱情格言,并要求大声朗读,然后与舒婷的爱情观作比较(营造氛围,深化主题)。

七、学生跟读配乐朗读(在诗情画意中加深对情的理解,在意犹未尽中感受美的真谛)。

师:伟大的爱情是不能用华丽的语言来形容的,就让我们回到这首诗,随着音乐再次高声歌颂伟大爱情的赞歌(深化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 潮)。

八、小结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九、布置作业:写一首健康的能表达自己观点的爱情诗,适当的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十、板书设计:

致橡树

舒婷

凌霄花——实用爱情

痴情鸟——爱情至上——依赖攀附,失去自我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奉献者

橡树——铜枝铁干,刀、剑、戟(阳刚之气)—平等独立

木棉——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同甘共苦

    72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