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高二 > 2023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

2023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

业鸿3932分享

2023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带答案

你一定很想知道有哪些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吧?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到底要怎么编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

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能够反映社会存在。"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还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不是靠穷兵赎武,也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国际对比来看,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除经济及军事外的第三方面实力,主要是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所以,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它既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又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的结果。

(选摘自王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节日热、文物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_,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文化自信,简单地说就是对自身文化及其内在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主要表现为对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认知,对文化发展成就的崇敬自豪,对文化发展能力的科学把握,对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希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守正开新.气象万千。十年来.中国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人们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崇敬、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同时创新创造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让文化更具魅力,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摘编自姜圣瑜《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对国家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

B.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

C.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论证了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B.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国际对比两方面来阐述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C.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提升,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D.引用魏征名言,意在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为作者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看法的一项是(3分)

A.国风国潮纷纷兴起,冬奥北京会上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等文化展示,把中华文化和冰雪运动完美融合在一起。

B.银幕、荧幕、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长津湖》《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化作品叫好又叫座。

C.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文化类综艺节目频频出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文化厚度彰显精神高度,带来现象级流量。

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化自信,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5.“党的思想路线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汉书》所言'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相契合。’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文本一】

生命通道(节选)

尤凤伟

事实上,并没有等到半个月,苏原便离开了莱阳城。不是逃走,而是跟随日军部队向昆嵛区扫荡。

出城后,苏原不由回首一瞥。那瞬间,他有一种预感:今生今世不会再回到这座小城了。他的回首自不是出于对小城的留恋,那里没有值得他留恋的东西。恰恰相反,往日的一切都不堪回首,那是他的牢狱,那里断送了他的一切。那最后的一瞥,只是他无言的诅咒。

天空阴晦,寒风扫掠着空旷荒芜的原野。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光,站在那里如同一些赤裸的汉子,在冷风中簌簌发抖。途经的河流大都干枯,映入眼帘的是状如丝带的白亮河沙,风吹尘起,逶迤奔腾,流水一般。苏原油然记起老马所说的他去的那个河里流淌白沙的"怪地场”,他的心不由一沉,他觉得此时的自己正在步老马的后尘踏进那个“怪地场”,只是老马已原路折回,自己却怕要一直往前走下去。如果无法脱身,也许会一直走到“死地”

十天以前,他已将敌人这次行动的情报放在那个秘密树洞里,他相信抗日队伍会接到并采取了应对措施。北野要他随部队行动,其目的已不同往前,这次是把他当做弈棋的对手,以便在战事的间隙随时对弈一局。自从与苏原对弈过,北野便对原来的对手龟田失去了兴趣,但北野因未占到苏原的上风而耿耿于怀。

因为老马的缘故,高田借故留在城里。临走前高原关照他可利用这次机会脱离日军,如果逃脱不成也无妨,待回城后再从长计议。尽管高田没有明说,可他看出高田舍不得自己离去,希望能为"生命通道"计划再度合作。苏原心里也很矛盾。

北野的部队疾速东进。中午时分经过了一个小村,村人以望风而逃,村里村外空空荡荡。北野下令在这里埋锅造饭,饭后又继续东进。道路渐渐向上倾斜,进入两县交界的丘陵地带。为防备抗日队伍的伏击,队伍的行进速度减缓,当再次途经一个村庄,天色向晚,部队不敢贸然前进,决定在村子宿营。是夜无战事,如果说有,那便是北野和苏原的方格之战。第二天天亮,部队继续前行。这时已踏进海阳进地界,地形渐现陡峭。中午,部队经过一个状若蚌壳的谷地,四周是一圈山丘。骑在马上的北野神情惶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当他的军队完全进入谷地,四面山头便骤然响起枪声。

这场后来被载入县志的谷地伏击战由此拉开序幕。

苏原两眼向前寻觅,他想看清到山丘还有多少距离。他忽然觉得面前的空间一下子变了模样,十分怪异。他看见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一直通向那迷茫的远方。他冷丁觉悟,这就是他和高田军医寻找到的那条生命通道,人只要从这里走出去便会得以复生。这是一条神奇之路,是一条铺满光明的道路。这时,他的眼光有些痴迷,他兴奋异常,失声高呼。

应着他的呼叫,是一阵炒豆般的强烈枪声……

注释:①尤凤伟的《生命通道》是二战中中国版的《辛德勒的名单》,讲述了日本军医高田、"汉好军医"苏原同时为秘密抢救日军枪口下的中国人的生命而实施着一项不为人知的“生命通道”计划的故事。②老马:对敌工作者,曾被日军俘虏。③北野:日本军官北野俊太郎,第十一旅团长,少将。

【文本二】

记者:您的小说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难忘的故事,还让我们对曾经的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关历史题材的小说并不少见,可是像您的作品那么让人感觉真实的却不多,您认为文学作品该如何把握好讲述历史的度?

尤凤伟:有句人人熟知的话叫:历史是任人们打扮的小姑娘。比如时下的抗日神剧,真实的抗日战争是那样的吗?正是鉴于对这种抗战作品的不认同,我开始写属于自己的抗战文学作品,如《生命通道》《五月乡战》《生存》等一大批中短篇小说。你说从中读出了“真实”,其实这正是我的首要追求。我认为不真实的历史题材作品不仅是垃圾更是毒药 起到了极其恶劣的作用。要提到犯罪的高度来认识作者的写作活动。这是一种情况,另有一种抗战文学倒是写了不畏牺牲与敌人的殊死搏斗,很壮烈,但作品粗糙,简单化,公式化,如穷人是抗日的英雄,而富人则是通敌的汉奸。以所谓阶级观点来区别人物。事实上参加伪军与日军并肩作战的大部分是穷人为了生计而为之。富人倒很谨慎,有的还积极参与抗日活动。文学要书写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首要的“度”是真实再现,不能离“谱”,在此基础上再予以虚构,加工。

6.关于对文本一中苏原的“最后的一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最后的一瞥"简洁地表现了他出城后复杂而难以言表的心情。

B.“最后的一瞥”从情节上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表现了他的绝望。

C."最后的一瞥"这一细节描写,具有典型性,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情境感。

D.“最后的一瞥”暗示了苏原最终的命运,增加了人物的悲剧色彩。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原是潜伏在敌占区的情报人员,文本一展现了他为传递情报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承受的巨大风险。

B.文本一多通过心理描写交代故事情节,笔调冷静客观,却蕴含着主人公丰富的主观心理活动。

C.文本一采用倒叙,既交代了苏原的身份、苏原和高田合作的事情,也表现了苏原通过伪装成"汉奸"来打开"生命通道"的矛盾心理。

D.文本二中说:“历史是任人们打扮的小姑娘”,并用时下的抗日神剧为例,说明抗日神剧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8.苏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9.文本二中尤凤伟说:“文学首要的'度’是真实再现,不能离谱”,请结合文本一分析该小说“真实”的具体表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一】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扶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①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节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注释】①唐昭宗:即李晔。晚唐时期宦官专政,对皇帝有废立大权。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拥立为帝的。后来昭宗与宰相崔胤谋诛宦官,反被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后虽得神策军解救,重新复帝位,但却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机领兵入京,唐朝因之覆灭。

【文二】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10.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B.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D.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端",文中指萌芽、发端,与《孟子》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端"含义相同。

B.“中”,文中指符合,与《劝学》“木直中绳”的“中”含义相同。

C.“患”,文中指祸害、灾难,与“患得患失”的“患”含义不同。

D."少牢",文中指祭祀用羊、猪各一头。一般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一】开头说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

【文二】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论点,用庄宗得失天下事为全文立论的根据。

B.【文一】宦官获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后,就用祸福来恐吓他、挟制他。

【文二】安闲享乐的庄宗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

C.【文一】当祸患已深,皇帝想和疏远的大臣们一起除掉亲随,但快慢难把握。

【文二】第二段承接上文,详细叙述了庄宗接收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情经过。

D【文一】宦官造成的祸患,只要君王有所悔悟,就可以有办法把他们除掉。

【文二】篇末引出历史教训,总结全文,阐述的事理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宦官得以乱国的原因是什么?欧阳修在其《五代史》中为宦者立传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贺新郎·同父①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②。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③

注:①同父:陈亮字,一作同甫。作者好友。②元龙臭味,孟公瓜葛:陈登(字元龙),陈遵(字孟公)都豪放高迈,不拘礼仪,热情待友。③补天裂:女娲氏补天。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龙”“孟公”,皆姓陈,以之比陈亮:“臭味”谓气味相投,“瓜葛”谓关系相连(陈姓)。B.两人高歌畅饮,惊散了楼头积雪,用夸张手法写出了两人的英雄气概与狂放精神。

C.汗血宝马拉盐车而无人问及.暗示主战派受朝中当政者打击排斥。

D.作者怜惜陈亮空有祖逖闻鸡起舞“男儿到死心如铁”之志,情感趋于哀伤。

16.“老大那堪说”意思是作者壮志难酬,光阴虚度,还有什么可以说的。但作者还是说了,“他说了什么”,联系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春江花月夜》中揭示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以及说明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两句诗是: , 。

(2)_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的修辞手法。如“ , ”两句就运用了这种手法。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1月20日,20__卡塔尔世界杯在万众瞩目中开幕。

世界杯,是全球各个国家在足球领域 ① 的神圣荣耀,也是各个国家所有足球运动员的终极梦想,它也被誉为"生命之杯",代表着足球界至高无上的荣誉与球迷世界的狂欢。

世界杯,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成长,教会了人们要懂得为梦想而执着奋斗、永不放弃。在本届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20岁的“半身少年”穆夫塔以双手支撑着身体,用他的纯真笑脸向世界传递善意和温暖。这个 ② 的年轻人,以其对运动的无限执着、对生命的执拗抗争,让世人看到了一种顽强的精神和意志。

世界杯,让人们懂得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学会品尝遗憾的滋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学会面对失败与苦涩,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 ③ 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地迈向这种挑战的那一天。

人生几十年匆匆而过,但你还有几届世界杯可以错过?你还有多少青春可以挥霍?你还没有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生活的意义就是生活本身。世界杯决赛圈32支队伍,最终能捧起大力神杯的只有一支。然而,足球的魅力不在于赢得比赛,而在于为梦想顽强拼搏、挥洒汗水的过程。既要享受这个拼搏和奋斗的过程,更要为了辉煌的荣誉去不懈奋斗。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人人都都知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由古至今,中国人一向强调健康养生,_①__。明代谢肇制所著《五杂俎》即提出:"夜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

青年人熬夜最严重。青年人偶尔熬夜不可怕,②_。回顾近年来广受热议的青年健康话题,“脱发”“猝死”“三高”等等都与“熬夜常态化”相关。

“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成为青年人生活不可避免的矛盾。熬夜看书、学习、工作、刷剧、打游戏等等带给人的感官更大的刺激性,越来越多的人从“难以习惯”到“可以习惯"。明知熬夜不可为,仍有人欣然为之,一方面源于健康生活观念不够坚定,另一方面也源于熬夜现象逐渐演变成普遍现象。

③ 人们对“熬夜”的接受程度就会增强。“不熬夜的少数”在“熬夜的多数”眼中成了异类,人类不能抛弃的社会性促使人们不得不熬夜。

对待普遍性的“熬夜生态”不能仅仅限于“局部不提倡”,而要“全面打击”。为了全民健康、不能纵容熬夜成为常态。必须用更细致严厉的法规,保障大众天生的"休息权"

21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三高"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C.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的佳话。

D.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22.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近日,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并公示免笔试人员名单,共14 名硕士、5名博士,其中一名博士的专业为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公示一出,媒体跟进,迅速火出了圈,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说:"国家培养你们成为硕士和博士,你们却跑到街道办工作、纯粹是浪费教育资源。”也有网友说:“从个人选择的角度看,工作不分贵贱、你情我愿的事,谈不上啥浪费。”还有网友说:“把看似普通的基层工作做好了.才是真正的本事,真正的高端。”

【材料二】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在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相对看得淡一些。

请根据上面材料,提炼观点,围绕“学历与就业”的话题,联系社会生活,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800字的申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二上学期语文质量监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7分)

1.C(“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错,原文是“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

2.D(选项仅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齐全,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

3.C(ABD项均能印证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C项警示人民勿忘历史。)

4.参考答案:①材料一重点论述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解说。(2分)

②材料二重点论述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以及文化自信的根源:丰厚的文化底蕴。(2分)评分细则:4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进行归纳阐述。

5.参考答案: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③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评分细则:4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围绕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对中华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答;两者的关系是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B(“绝望”理解错误,苏原虽然经历磨难,内心情感复杂,文中提及他觉悟到“这是一条神奇之路,是一条铺满光明的道路"还是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7.C(“倒叙”错误,应该是插叙。)

8.参考答案:

①胆大心细,机智勇敢。苏原伪装成“汉奸”,身处敌营,能够把握时机,秘密传递情报,冒着风险把情报放在树洞,传递情报。

②棋艺高超,技高一等。从敌人北野的角度写,苏原使北野对原先的棋手失去兴趣,要他随部队行动,陪自己下棋。

③勇敢无畏,大义凛然。苏原表面上选择了做“汉奸”,但是秘密加入了“生命通道”计划,拯救同胞,哪怕献出生命也憧憬光明。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大意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

①塑造的人物真实,没有以阶级来区别人物,人物也没有脸谱化。苏原是抗日队伍中机智勇敢的情报人员的代表,高田代表着爱好和平,尊重生命的日本友人,真实可信。北野哪怕是反派人物,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他身处险境却英勇无畏,面对摆脱“汉奸”和继续潜伏也曾有过矛盾心理:北野酷爱下棋,要苏原随部队行动,从而也得以苏原有机会实施“生命的通道”的计划,合理可信。

③战争的环境描写真实客观。北野部队东进,村民逃跑,敌我双方对峙的场景描写冷峻客观,紧张的氛围烘托出战争的残酷。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大意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11.A(文中的“端”是指“方面”,而《孟子》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端”才是“萌芽、发端”。)

12.D(太绝对,也曲解原文。不是“只要……就…”,而是“虽然……但……”。)

13.参考答案:

(1)势单力孤,那么惧怕发生祸患的心理就更加严重。而挟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会更加牢固。

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势”“切”“把持”各1分,句意1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即可。(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忽微”“溺”“独”各1分,句意1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即可。14.参考答案:

原因:君王宠信宦官,疏远贤才,导致宦官专权。目的:警告后世君王不要渐积养祸。

评分细则:3分。原因2分,目的1分,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文一: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女人,只不过是使君主沉溺于美色罢了,而宦官的危害可不止一方面。

宦官所担当的职责就是侍奉在君主身边,容易与君主形成亲密关系,他们的用心专一并且毒辣,他们能用微小的好处来迎合别人的心意,能用小忠小信获得君主的信任,使人君必然信任、亲近他们。等到获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然后就用祸福来恐吓他、挟制他。这时候虽然有忠臣贤士在朝中,但君主认为他们和自己关系疏远,不如侍奉他起居饮食、成天在自己左右侍奉自己的亲随那样可靠。所以君主与成天在左右侍奉自己的人日益亲密,而对忠臣贤士们则日益疏远,君主便会日益变得势单力孤。势单力孤,那么惧怕发生祸患的心理就更加严重。而挟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会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危,决定于这些人的喜怒;而祸患就潜伏在他的内廷之中。于是过去认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现在为患的根源

当发觉祸患已深的时候,想要和平日里疏远的大臣们一起除掉左右的亲随,行动慢了就会使祸患日益严重:操之过急,又会使那些亲随挟持自己作为人质。这时候即使是智慧再高的人,也不能与他共商对策了。就算是能够商议对策,也很难实际着手去做。即使做了,也有可能不成功,到了最严重的时候,很可能产生两败俱伤的后果。祸患大的可以亡国,次一点的会让自己丧命,并且会使世上的奸雄们以此为借口乘机而起,把宦官与其同党尽皆除掉,大快天下人之心后才算完。过去历史上记载的宦官之祸往往如此,而且不止一代。

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宫中养虎成患,在朝堂之上疏远忠臣贤士,这是日积月累逐步发展而成的,是形势发展使他自然而然地走入此途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幸一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就要随之降临了:但是一旦醒悟,把她们撵出去就行了。而宦者造成的祸患,虽然有所悔悟,但已经形成的形势使得自己没有办法把他们除掉:唐昭宗的事就是这样。所以说"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就是指这些,怎能不有所戒惧呢?

文二:略。

D(作者怜爱、尊重陈亮“闻鸡起舞”的壮烈情怀,情感激昂。可结合初中教材《破阵子》理解。)

16.参考答案:

①同志之谊。友人到来,"我"带病歌饮,一同"笑富贵",说"硬语"。因两人"臭味"相投,“瓜葛”相连,遭遇相同,情谊深厚。

②国难之愤。面对“神州离合”“关河路绝”,爱国志士这样的汗血宝马“无人顾”,而南宋统治者却“千里空收骏骨”,偏安一隅、把家耻国难全都抛在了脑后,词人尽情地抒发了郁结胸中的万千感慨。

③补天之志。作者期望“心如铁”的友人如同女娲补天一样为恢复中原一展身手、作出贡献,借激励友人之语自我勉励,表达出对国家必定统一的坚定信心。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大意对,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我本来已老大无成,不该再说什么了,可是,如今碰到了你这个如同陈登、陈遵般有着湖海侠气的志趣相投者,便忍不住“老夫聊发少年狂”了。我正生着病,你来了,我高兴得陪你高歌痛饮,欢喜和友谊驱散了楼头上飞雪的寒意。可笑那些功名富贵,别人将其看得如同千钧般重,我们却把它看得如同毫毛一般轻。可是我们当时所谈论和阐发的那些事关国家兴亡的真知灼见又有谁听见了呢?只有那个照人间沧桑、不关时局安危的西窗明月。我们谈得如此投机,一次又一次地斟着酒,更换着琴瑟音乐。

国家大事依然如故,可是人心却大为消沉,不同于过去了。请问你们,神州大地,究竟还要被金人割裂主宰多久呢?汗血良马拖着笨重的盐车无人顾惜,当政者却要到千里之外用重金收买骏马的骸骨。极目远眺关塞河防道路阻塞,不能通行。我最尊敬你那闻鸡起舞的壮烈情怀,你曾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抗金北伐的决心至死也会像铁一般坚定。我等待着你大显身手,为恢复中原作出重大的贡献。

17.参考答案:

(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骏马秋风塞北 杏花春雨江南

评分细则:6分。每空1分,第(3)题符合“列锦”手法即可。与原文不合者,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参考答案:梦寐以求 身残志坚 功成名就

评分细则:3分。每空1分,意思相近,语句连接通顺的成语也可酌情给分。

19.参考答案:

足球的魅力不仅在于赢得比赛,更在于为梦想顽强拼搏、挥洒汗水的过程。既要为了辉煌的荣誉去不懈奋斗,更要享受这个拼搏和奋斗的过程。

评分细则:4分,改对一处给2分。两处都是犯了事理逻辑顺序不当的错误。第一句的关系应改成“不仅……更”等的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第二句“既要……更要”的分句内容应该调换位置。

20.参考答案:

①连续运用发问,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对人生苦短,青春易逝,人生目标等的思考,加强了语气。

②三个"还"问句构成排比,丰富了"人生匆匆"的内容,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势。③反问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抒发了要奋斗于当下的感情。

评分细则:4分。反问与修辞手法围绕内容、语势、情感等方面展开。任答两点给满分.

D(“三高”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简称,属特定称谓,与D项相同。A项是讽刺与反语:B项是对自我谦虚的强调,更是为了消除歧义,说明苟活到现在的是我,不是我的学生;C项属特殊含义。)

22.参考答案:

①反对熬夜晚睡 ②可怕的是“常态化熬夜”③当个别现象成为普遍现象

评分细则:6分。每处2分。每处内容贴切1分,衔接连贯1分。大意对即可。①从后面的《五杂俎》文段可以推断此句内容为"反对熬夜晚睡";②关联前句"偶尔熬夜不可怕",后句"熬夜常态化"可以推断此句内容为:可怕的是"熬夜常态化";③从上文的"熬夜现象逐渐演变成普遍现象”,下文的“接受程度就会增强”,推断此句内容为“当个别现象成为普遍现象”。

四、作文(60分)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三、名句引用不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四、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

五、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827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