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学习园地 > 同步练习 >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

业鸿3932分享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大全

情景式默写的出现,比以前我们读古典诗词,背诵死记硬背的考察方式要求更高了一些,高三复习语文要做哪些情景式默写练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情景式默写练习题

高三语文《蜀道难》情景默写题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答案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7、噫吁嚱!危乎高哉!

8、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9、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

12、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高三语文《劝学》情景默写题

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12、 ——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4、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观点相同。

1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16、《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1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1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答案

1.学不可以已

2.学不可以已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6.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3、学不可以已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高三语文《离骚》情景默写题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和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而深感忧愁悲伤的情感,为后面抒发小人当道、君主不分贤愚忠奸奠定了感情基调。)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中,屈原忧郁失意,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的句子是: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诗中表达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绝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

1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诗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3.《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4.《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5.《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6.《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7.《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18.《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

19.《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买好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

20.《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1.《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2.《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诗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达不怕粉身碎骨、坚守自己志向的决心的诗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3.《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文中“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两句诗写虽然芬芳香草和污浊汗衣混杂,可纯洁的品质并没有受到侵袭,以此表现自己的洁身自好!)

24.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5.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6.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7.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8.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9. 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30.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82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