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政治 > 政治教案 > 九年级 >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

立博20分享

初中政治课教案最新范文

海阔凭你跃,天高任你飞。愿你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1

1、明确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

2、了解阅读《文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二《政治生活》涉及经济、政治两大领域,必修三《文化生活》则涉及文化领域。

〈讲授新课〉

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讲“校园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穿衣讲“服饰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出门讲“旅游文化”……时时在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然而“熟知非真知”,我们的生活虽与文化联系非常紧密,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过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发展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看待中华文化的精髓?怎样进行文化建设?这是《文化生活》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生活的主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当然也包括文化建设。

1、文化的重要性

(1)对个人

(2)对民族和国家

2、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

(1)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创新的意义。

(2)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

(3)知道中特文化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学会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认识到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阅读教材的方法

(1)分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

(2)正文、辅助文的要求不同。

(3)综合探究课是帮助你体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引导学生看目录,知道《文化生活》分为四个单元,其中第一、二单元讲述文化一般,第三、四单元讲述中华文化。然后重点分析第一单元,指明其地位作用(起始、基础)和主要内容(两课四框一综合探究,按“从社会发展文化”和“从人的发展看文化”两条主线,呈现相关内容)。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一框 体味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的内涵,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懂得文化素养的培养与体现。

2、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懂得文化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阐释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2、学会分析文化的价值,提高学生文化欣赏和主动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文化的力量,从而懂得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2、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运动,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文化的内涵与力量

【教学难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教学方法】尝试“学案”导学,用好《第二教材》,引导学习先自学,做填空题,然后有重点地讲解,夯实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并当堂演练、点评,切记“先学后教”,“授之以渔”,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前者从时间上讲(古代→现代);后者从空间上讲(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

2、文化现象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表明文化现象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人们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文化现象是文化本质和规律的外部表现,我们知道了文化现象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那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文化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2,做填空题。

1、文化的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把握这一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和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而非经济、政治活动。

(2)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3)文化包括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动态:精神活动;静态:精神产品。

(4)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5)还要注意区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相近,用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运动。例如考古学中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文化生活”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中特社义文化中的“文化”。

[处理练习题]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②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③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④大汶口文化遗址

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⑥克隆技术

⑦伦理道德观念 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⑨乡镇企业 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   C.③④⑤⑥⑦   D.③⑤⑦⑨⑩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有了人类社会才会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

(处理P6探究四,知道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运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即精神离不开物质,文化必须以物质为载体。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处理P7探究五,知道文化素养就体现在日常行为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反映其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

非常丰富。静态角度: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动态角度: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处理P4探究一,知道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非全部内容,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2、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把人们引向歧途。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处理P8探究六,知道马义是科学、先进的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化的含义以及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注意文化作用的两重性。辩证分析:文化有先进健康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之分。前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后者有阻碍作用。对文化有一个总的了解,理解其内涵,了解其外延,感受其力量,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和熏陶。

【课堂练习】《第二教材》上的例题和选择题。

【书面作业】根据上述材料简述文化的力量(《第二教材》P38)。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较为陌生,再者文科特长班和普通班以及理科班在课前准备也不一样,因此课堂教学方式也应不完全相同,要有预备方案才行。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知识点一定要强调准确,重点知识要讲精讲细,能当堂运用练习一下,本节课原本设计的课堂探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今后在设计课堂教学上时还要多注意课堂的高效。

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2、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教学方法】

本框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的作用。

第一目,用“学案”导学;第二目,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回忆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有别于经济、政治,同时三者又密不可分。那么,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本课时,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探究:P9

归纳:有的内容难以归类,正是因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经济越发展,政治越进步,越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1—2,做《第二教材》上填空题。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对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1)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由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反映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绝对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物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4)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课堂练习: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

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地域上看)

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从性质上看)

巩固练习:P10相关链接一

思维拓展:P10专家点评二

结论: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这些文化都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过渡):文化不但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而且相互交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这一特点日益显著。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特点)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采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材料一:2000年,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 9年,德国为13.5年。统计表明,25至5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1)在经济发展中,教育、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注释: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引导学生看《第二教材》P4参考资料)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材料: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结论:

(1)国内民主政治方面: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国际政治斗争方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内容。

(过渡):文化不仅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处理P12探究,知道: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我国的策略:

(1)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道精神。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2

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它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3.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

中华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爱国主义的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的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勤劳勇敢可以体现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英勇顽强等,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不为强御”、“勇者不惧”,“勇于义而过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等。

◇能够反映自强不息精神德典故与名言。如“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3

本学期是学生升学考试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科教学、复习课时间少、时间短、任务紧。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和复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思想品德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业成绩,按照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习成绩。教研组教师精诚团结、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注重实效,以集体的力量确保学科优势。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校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对初中思想品德科有了较好的了解,能基本掌握初中思想品德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学习方法。但由于受家庭、社会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有部分学生只顾贪玩和享乐,不重视学习成绩,有厌学和打算读中专学校的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的不活,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科学的复习策略,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这一个学期要尽快转变不良学风,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引导,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使他们能够顺利的毕业,考上更高学校,教师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

三、复习内容

1、七年级上、下册

2、八年级上、下册

3、九年级全一册

4、2015年海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复习、学习方法指导,不良考试心理指导,厌学心理纠正。

5、综合模拟能力训练。

6、专题复习和时事、社会热点复习

四、复习措施

(一)、单元复习,夯实基础

初中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思想、行为、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本人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研究“课标”和“考纲”,制定复习计划;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使学生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指导学生细化落实考点。

(二)、专题复习,整合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本人以课本知识的某一点或时政要点、热点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把分散于教材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成整体,全面提高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时政、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三)、适度训练,提高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挑选和精心编制训练试题,对学生进行综合模拟能力训练,严格要求学生做题,同时适度的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的技巧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习惯和心理,指导学生掌握应对开卷考试技巧和对应考试复习策略。

总之,经过三轮复习,不但能使学生的政治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个较大的提升,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取得良好学习成绩。

五、具体做法:

1、复习方式:分册与专题训练相结合

第一轮:七、八、九年级教材全部内容的总复习

第二轮:专题复习。

第三轮:时事及热点问题分析,综合模拟训练。

2、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轮复习:3——12周

第二轮复习:13——15周

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

六、复习步骤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年政治中考开卷的形势,主要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即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因而必须是目标明确的复习课,讲练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第一阶段的复习不能是简单知识的重复,既要有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是复习的主体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及时反馈矫正”和“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地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轮复习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轮复习:模拟练习、查漏补缺。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高质量的试题。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三政治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考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考前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深入研究初三政治复习课的教法,学习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方法,搜集其他学校水平高的试题,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七、奋斗目标:

1、经过一学期的复习指导,全面提高学生运用政治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结合我校分层设班的实际,力争今年本学科中考成绩有明显提高。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4

《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

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生理想的分类;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和启示;

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

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

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见P`117讨论(略)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

1、了解我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

时间目标

经济目标

人民生活水平目标

实现情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3、阅读材料P118,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通过相关链接加深认识。

4、认识我国现阶段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目标、含义、特征如何?

(2)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也体现了它的本质)

(3)可以介绍一下我国的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注:4——8班不用引入)

算一算:P119的材料数据。认识到即使我国到2020年左右实现了全面小康还是跟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到共同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5、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含义或特征。

六、板书设计:

1、人生理想的分类

2、共同理想的含义、内容

(一)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3、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一、共同理想4、青少年要真确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

共同使命理想的关系

1、三步走战略

2、实现情况

(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3、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4、全面小康的目标

5、全面小康与共同目标的关系

6、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试卷、基本练习题等

八、教学后记: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5

《走向世界的中国》

第一框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时代的主题、时代的潮流、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的认识等;

(二)能力目标:

1、认识主题、主流、趋势之间的关系;

2、能够从这些内容上得到我们国家和青少年个人的启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2、培养学生初步的国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趋势即我国如何应对的措施。

2、国际竞争中的中国的地位如何认识?

三、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手段:教学课件制作;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际政治的热点问题用于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看p125页图片,回答问题

1、这些照片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阅读p126页材料

想一想: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把自己精心折叠的纸鹤献给少女塑像,表达了什么心愿?

世界人民要和平的强烈愿望

议一议:为了世界的永久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为什么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

(2)、世界要和平……

看p127页图片和文字,回答问题

波音777客机的生产组成,反映了什么现象?

世界经济一体化

当今,个别超级大国还能否主宰整个世界?为什么?

不能。世界格局多极化。

看p128页相关链接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

世界格局多极化主要是……

3、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它给整个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

阅读p128页“搜集与交流”

搜集近期国内外政治、经济大事,从中体会世界发展的趋势,与同学交流。

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机遇。

(二)、国际竞争中的中国

阅读p129页材料:

你认为谁说的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请你对昨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用一句话来描述:

昨天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天的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P129正文回答,请你简要说出我国总体国际地位如何?……

2、阅读P130正文第一段,认识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作用如何?为什么会有这些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为世界发展的作用如何?)……

3、阅读P130正文第二段,总结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

阅读p130页,查一查

见课件如:国际维和行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六、板书设计: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一)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2、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最主要的是哪个?

3、时代潮流是什么?

4、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正确对待?

1、总体地位:

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2、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对发展的作用)

(二)国际竞争中的中国3、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对和平的作用)

七、作业布置:

八:教后小记:

第二框在竞争中和平发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2、面对机遇和挑战的正确态度和要求是什么?

3、认识开放的中国的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和启示是什么?

(二)能力目标:

在认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之后,如何自己得到正确的启示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抓住机遇,面对挑战;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机遇和挑战;青少年的要求和启示;

2、难点:对青少年的启示和要求怎样?

三、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讨论、交流法等;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张世界地图了解世界地理知识、了解一些有关国家的初步情况用于课堂上的交流每人最起码准备一个国家;教师做好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1、阅读P131材料回答思考问题:

(1)世界各国为什么都在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请你从世界形势的不同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2)对此,我国应该怎么办?(或者说有什么启示?)

2、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认识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有哪些?有同学看书回答理解。

3、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有哪些?

由学生回答,同时回忆前框世界发展的趋势的影响,认识到世界形势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

4、从相关链接的材料上引出问题,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哟什么启示?可以让学生回答讨论。从而引出下一个问题的学习。

5、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二)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

1、了解开放的中国对我们的总要求和启示。P133最后一段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2、学习具体的要求和启示。从P134-135三个具体的要求和启示。

(1)走想世界,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全球观念。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世界?

你知道这几天的世界热点问题和新闻吗?说出来听听。

完成书本上的填空部分;

各自交流一个自己熟悉的、查找的国家的情况。其他同学比较这些国家的不同差异。

(2)走向世界,需要具有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

关于平等意识要注意为什么要有平等意识?应该如何树立平等意识的启示、要求?

关于参与意识要注意如何树立参与意识的启示、要求?

(3)走向世界,还需要善于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

为什么?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在这里还可以同第九课宏扬民族精神的知识联系。

六、板书设计:

1、我国面临的机遇有哪些?

(一)抓住机遇2、我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应对挑战3、面对机遇挑战的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在竞争中和平发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略)

1、总体要求(1)

(二)开放的中国期盼着我2、具体要求、启示(2)

(3)

七、作业布置:

九、教学后记:


初中政治课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初中政治讲评课教案范文

初中政治教案模板5篇

初中政治教案大全模板

初中政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五篇

初三政治上学期教案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教案范文

七年级政治人教版教案范文

九年级政治教案范文精选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复习教案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课教案范文

    4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