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政治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丹梅0分享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一览)

泼水节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陌生的节日,那么你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使用傣历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年节。其中以傣族的泼水节最为盛大。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德宏、西双版纳和红河一带。他们的聚居地土地肥美富饶。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们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El为泼水节。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泼水,具有消灾去病,祈求幸福吉祥的内在含义。而泼水节在新年又蕴含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关于傣族泼水节的形成,应从“泼寒胡戏”说起。向达先生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言及“泼寒胡戏”的起源时说:“所谓苏莫遮之乞寒胡戏。原本出于伊兰,传至印度以及龟兹;中国之乞寒戏当又由龟兹传来也。”“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有的史学家认为,古代早已有以浇泼净水为戏的风俗,最早记载见于《周书·宣帝纪》:北周宣帝(579)时,曾经“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双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泼为戏乐”。

可见,“泼寒胡戏”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此后,这个风俗由宫廷传到民间,至唐中宗(705—709)时,已经盛行于我国中原地区。后来“泼寒胡戏”传人掸、傣民族后,促成泼水节的形成。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一般是3天(有时为4天)。民间泼水节的过程是这样的: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作歌舞表演。节日的前一天,男女老少都要沐浴更衣,清晨,要到山上摘来鲜花以备彩礼花房和洒水之用。节日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清晨,人们抬着象征吉祥的白象绿马,各种佛幡和佛像等物,一路游行到寺院。把供品和鲜花献给佛祖,然后端坐聆听佛爷诵经,称为赕佛。赕佛之后,人们将一尊佛像抬至院中,为之滴水,称为浴佛。接着把清水倒进木雕彩绘十分精美的龙背槽内,流人龙口,浇泼在龙口下花房中的汉白玉佛身上,这便是“龙喷香雨泼佛身”的形象演出。再浇泼在谷穗和鲜花上面,祈求五谷丰登,生活似锦。当中午烈日当空,人们便开始相互泼洒清水,以示去灾免难,相互祝福。这时候,广场和街道上年轻人尽情泼水游戏,青树下男女青年丢包求偶,江边上围观放高升,赛龙舟。放高升,据说,这是邀请神仙来人间过年的请柬。入夜,要放孔明灯,唱傣戏和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孔明灯,据说是古代的傣族用来测量风向,观察气象的。

节日的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麻点达腊头颅腐烂之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

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划龙船庆祝新年的来临。第二天和第三天,中、老年人,每天上午仍需到寺院去听经拜佛,以求神佛保佑全家人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在节日里,家家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

泼水节的来历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傣族的聚居地有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中,水冲不走;掉在火中,火烧不死;被刀砍,刀砍不断;用枪扎,枪扎不透;用箭射,箭射不着。他自诩法力过人,可以征服天、地、人三界,干尽了坏事,并抢了傣族的6个美丽女儿作他的妻子。在那个时候,天有16层,魔王是其中一层的霸主,他烧伤抢掠,奸污良家妇女,人们恨透了他,可是也拿他没办法,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有一天,魔王发现人间傣族一个漂亮的公主,名字叫做婻粽布,生得比他的六个妻子都美丽,魔王就把婻粽布抢过来,作了他的第七个妻子,婻粽布又气又恨,她表面上对魔王曲迎奉承,暗地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对付魔王的办法。

当时的6月是人间过年的时候,魔王为婻粽布庆贺新年,招来了分布在各地的魔兵魔将,在王宫中大肆饮酒作乐,魔王喝了很多酒,大家都醉醺醺的。婻粽布乘机对魔王说:“大王,您法力无边,完全可以征服各界,做最大的王!”魔王听了十分高兴,他不好意思地对婻粽布说:“我确实能征服各界,我的弱点谁也不知道。”婻粽布假装大吃一惊地说:“不可能,大王这么勇猛过人,怎么会有弱点呢?”魔王就小声告诉婻粽布:“我怕别人拔掉我的头发勒断我的脖子,这会让我身手分家的,你要帮我看着点啊。”婻粽布问道:“大王如此强劲有力,怎么会怕区区一根头发丝呢?”魔王说到:“头发丝虽然细小,可它会勒断我的脖子呀。”婻粽布暗暗记住了这句话。

魔王喝酒越来越多,婻粽布把他灌得烂醉如泥,然后悄悄拔下魔王头上的一根头发,在他鼾声如雷的时候用发丝勒住了魔王的头,魔王的头立刻滚在了地上,滴出来的血都变成了熊熊大火,婻粽布赶紧抱起魔王的头,地上的火焰也随之熄灭,于是魔王的7个妻子轮流抱着魔王的头,避免火灾。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魔王的妻子一人抱着魔王的'头一天,7天之后,火才渐渐熄灭。

后来,7位姑娘回到人间,人们为了洗干净她们身上的血迹,纷纷向他们泼水表示祝福,傣族泼水节也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其实,泼水节曾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被佛教吸收,在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的时候经过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流传中,水成了傣族人信仰的神,他们认为水能洗干净人身上的污垢,泼水是对人的一种祝福。傣族的泼水节,除了泼水之外,还有划龙舟、放孔明灯、跳孔雀舞等活动,去西双版纳参加傣族的泼水节,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傣式风情。

泼水节的习俗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69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