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叶杜鹃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凤婷 1172分享

  蜡叶杜鹃生于海拔2600-3500米的山坡、溪边的林下和灌木丛中,花朵美丽,颜色鲜艳,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亲爱的小伙伴们,蜡叶杜鹃的病虫害应该怎么防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具体防治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蜡叶杜鹃

  蜡叶杜鹃病虫害防治方法

  叶肿病

  叶肿病是一种真菌引发的病害,多发于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的时节,特别春末的时候发病最为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嫩叶和新芽上,发病之后叶片会膨胀浮肿,患处正面会呈球形凸起。开始的时候会有浅红的斑点,然后斑点会慢慢变成褐色并在叶表出现白色的粉末,之后斑块全部变成黑褐色,整个叶片肿胀蜷曲,最后病叶枯死凋落。

  防治方法:在病斑扩大并产生白色的粉末之前尽早剪除发病的叶片,注意不要将病叶置于盆土中不顾,要全部远离植株进行焚毁。摘除病叶后,向植株喷涂代森锌药液进行杀菌治疗。

  叶斑病

  叶斑病是蜡叶杜鹃常见的一种病害,一般在潮湿的梅雨季节多发。开始的时候发病出会生出一些小小的褐色斑点,然后斑点会渐渐增大、颜色变暗,形成黑褐色的病斑,斑块上还会出现黑色的斑点,最后叶片变黄,枯萎凋落。叶斑病对蜡叶杜鹃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不但会影响本年的花期开花情况,还会影响次年的花苞形成。

  防治方法:发现叶肿病之后要尽快剪除病叶,然后向植株喷涂托布津药液进行治疗。

  叶蜡病

  这种病一般由蚜虫引起的感染导致发病,发病时,叶子的尖端会产生一层白色或者淡粉色的蜡状物质,引起叶片蔫萎脱落。

  防治方法:首先要将受到感染的全部病叶清理掉,然后向植株喷涂含铜制剂进行治疗。平日养护可以喷洒杀虫药剂来防治蚜虫和其它的同类害虫。

  黄化病

  蜡叶杜鹃比较喜欢弱酸性的土壤环境,如果土壤偏碱性,就会导致叶子枯黄坏死;如果养护不恰当,水分过多或过少、施肥不及时、光照补充足等等任何一个因素出问题都会导致蜡叶杜鹃出现黄化病症。防治黄化病,要在日常注意按照需求合理进行栽培。

  军配虫

  这种害虫常集聚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为生,会导致病叶出现一些白色泛黄的斑点,影响植株的生长。防治这种病害可以喷涂辛硫磷等药液进行除虫。

  短须螨

  该虫一般在夏季大量繁殖,以植株的汁液为食。发病后会导致叶子大片脱落,十分影响植株的生长,类似的还有叶蜂和介壳虫等。可以用药物进行杀虫或者手动除虫。平时要注意环境的通风透气等,及时喷洒药物杀菌,合理养护进行预防。

  蜡叶杜鹃形态特征

  蜡叶杜鹃是灌木或小乔木,高约2-4米;幼枝粗壮,无毛,但有明显的叶痕及鳞痕,老枝灰白色,有纵的裂纹及层状剥落。叶革质或薄革质,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8-14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向下反卷,上面具蜡质,加热后能融解变光亮,在下面不明显,中脉在上面下陷成沟纹,在下面显著隆起,侧脉22-24对,纤细,在上面微现,在下面微隆起,两面无毛;叶柄长1-2厘米,圆柱状,上面平坦,有沟纹,无毛。

  总状伞形花序,有7-13花;总轴长1.5-3厘米,有淡黄色疏柔毛,以后无毛;花梗长约1-1.5厘米,常无毛;花萼小,5裂,萼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2毫米,无毛;花冠管状钟形,长3-4.5厘米,淡紫红色至玫瑰色,具紫色斑点,5裂,裂片近圆形,长1.5厘米,宽约2厘米,顶端有凹缺;雄蕊10,与花冠近等长,花丝线形,长1.5-3厘米,不等长,无毛;子房圆柱状,长约5毫米,直径2毫米,无毛,花柱长3.5-4厘米,全无毛,柱头微膨大。

  蒴果圆柱状,细长,长约3厘米,直径约5毫米,光 滑无毛,成熟后花萼常增大,长约3毫米。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蜡叶杜鹃生长习性

  杜鹃花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恶酷热干燥。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部分种及园艺品种的适应性较强,耐干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间也能生长。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夏秋应有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经常以水喷洒地面。杜鹃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4-5月开花,杜鹃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进行修剪,所发新梢,当年均能形成花蕾,过晚则影响开花。

    热门标签

    4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