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中考 > 中考考点 > 政治 > 中考政治考点之国情国策

中考政治考点之国情国策

世平21149分享

中考政治考点之国情国策考什么

国情国策一直中考政治中的重要考点,关心我国的国情国策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政治考点之国情国策,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政治:初中国情国策系列

【对应教材】 九年级第三课、第七课、第九课

【考点解读】

(一)从身边的变化感受共和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身边的变化

(1)国家的巨大变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表现在:①青藏铁路建成通车;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③香港、奥门回归祖国;④三峡水利枢纽工程;⑤“嫦娥一号”探月工程取得成功;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⑦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位;⑧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20.1%)仅次于美国(27%);⑨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⑩2009年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

(2)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

①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住房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合理,交通工具更加快捷,医疗条件的改善…… ②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不断增长,学业进修,技术培训,上网浏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 ③政治生活日益扩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本地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政治生活。 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第七课P89 第九课P113)

2.共和国六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P32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快速发展,文化事业走向繁荣,民主法制不断完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3.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P35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5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⑤全国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⑥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

4.要清醒认识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P33 P36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国家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1)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3)我们应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否则就会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应对风险与挑战,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我国的基本国情P34

1.当代中国(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1)历史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经济建设的起点低,基础太差.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2)现实原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算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我们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绝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P35

1.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国家的根本任务: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P36

1.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含义(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地位(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进一步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利学发展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可得出哪些结论?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什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考政治:初中国情国策系列

【对应教材】九年级第四课

【考点解读】

(一)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成就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科技成就与差距(我国的科技国情或科技发展状况)P59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如航天、电子、生物工程等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等标志性科技成就。

(2)差距: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 教育成就与差距

我国普及并实施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人民文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大量涌现。(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

(二)科教兴国战略

1.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1)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为什么我国要加快科技发展?)P58--60

①科技的重要性:A.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如“三次科技革命”。B.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我国科技现状:A.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局部领先、整体有较大差距,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B.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加快科技发展,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C.把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必须重视发展教育(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P60----61

①从国际竞争看: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②从国家发展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有13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③从个人发展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

3.如何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1.国家:(1)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人。 (3)加强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4)鼓励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2.青少年:(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2)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3)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P62

(1)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2)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①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三)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P62

1.为什么要倡导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4)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的能力。

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1)要勇于质疑,敢为人先,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2)要求真务实,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力争有所发明,有所发现。

(3)要勤学善思,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4)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中考政治:初中国情国策系列

【对应教材】九年级第三、四、六、七课

【考点解读】

(一)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课P37--

1.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P37

(1)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和核心内容P37

(1)具体内容: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①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②关系:A.“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它们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B.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顺利发展;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P38

(1)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上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2)重要性(意义、原因): ①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P38

(1)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意义(作用、原因、重要地位):①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如果动摇了其中的任何一项,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事业。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5.坚持改革开放 P38--39 P47--49

(1)坚持对内改革

①改革的实质(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通过改革,在各个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改革的目标: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

(2)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P47--49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必要性):

A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变得更加开放。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B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以事实表明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②如何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A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开放。

B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C既要始终坚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又要打开国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D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3)坚持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P38

(4)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及其根本原因

①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A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增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P39

②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5

6.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39--40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7.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P40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8.为什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P40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倒一切。(关系)

(2)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74---75

(1)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方式(途径)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广大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们代表大会,即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监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均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它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

④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位最高,权力最大。B.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如: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并接受它监督。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等。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41--42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含义)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主动参与政治生活P82--86

(1)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

(2)我们可以依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形式行使建议监督权。当然,不论我们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合法的。

(3)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三)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P88--95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P88--89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90--93

(1)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其确立依据

①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经济制度。

②确立依据: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因为,一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公有制经济

①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A.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B.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C.作用:在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唱主角、发挥着主体作用。

②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A.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它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B.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因为,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C.作用: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③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A.含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也可以有多种具体形式。

B.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C.作用:在我国,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城乡各行各业中,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3)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P91

①内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②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可以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缓解就业压力;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增加社会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促进经济增长。

④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和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4)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②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P93

(1)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此外,还确立并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①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

②其他分配方式:就是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确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依据:我国分配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决定了分配方式中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而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又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落实分配制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分配中,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注意维护社会公平,防止收人差距悬殊,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四)共同富裕 P93--94

1.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地位)

(2)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均等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必然存在先富与后富、富裕程度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经过长期、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

(3)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途径)

(4)国家采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积极支持、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当前国家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1)调整产业结构。(2)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青藏铁路全线通车。(6)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


中考政治考点之国情国策相关文章:

初中考点国情国策整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国策初中政治专题知识点

2020初中政治认清基本国情知识点总结

基本国情路线初中政治专题知识归纳

中考政治考试重点整理

基本国情初中政治专题知识归纳

政治中考考点总结

初中政治常用考点

初中政治核心考点最新

中考政治考点汇总分类归纳

    1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