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之成功家长的教育方法

世平1372分享

当今时代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教育已经不是那么单纯和简单,孩子的成长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学校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引导着孩子的全方位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家长必读之成功家长的教育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家长必看:5句忠告改变孩子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注解:要会“装”,要持续的、不间断的“装”,装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习惯了,比如准时到会,每次都按时到会,你装装看,你装30年看看,装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习惯。

第二句话是:生命是一种过程。

事情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人的生命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说我们的生命没有意义。世界上很少有永恒。体验也是丰富你生命的一个过程。

注解:生命本身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是你自己赋予你的生命一种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因此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一种意义所在。

第三句话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

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大家想一想,我们和别人说话还得想想哪句话更好听呢。尤其在中国这个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大家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注解:如果你在考数学试题,一定要答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如果你在走路,从A到B,明明可以直接过去,但所有人都不走,你最好别走,因为有陷阱。在中国办事情,直线性思维在很多地方要碰壁,这是中国特色的中国处事方式。

第四句话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我在滑雪的时候,最大的体会就是停不下来。我刚开始学滑雪时没有请教练,看着别人滑雪,觉得很容易,不就是从山顶滑到山下吗?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结果我从山顶滑到山下,实际上是滚到山下,摔了很多个跟斗。我发现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复练习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来。练了一个星期,我终于学会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这个时候我就发现自己会滑雪了,就敢从山顶高速地往山坡下冲。因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转身就能停下来。只要你能停下来,你就不会撞上树、撞上石头、撞上人,你就不会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进。

注解:用汽车来比喻,宝马可以上200公里,奇瑞却只能上120公里,为什么?发动机估计不相上下,差距在刹车系统,上了200公里刹不了车。

第五句话是: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六个人的友谊。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所以说,放弃是一种智慧。

家长必读:孩子对学习厌倦,是谁的责任?

不经意间发现一位家长的真实教育记录,希望对的家长有帮助:

父母很少有不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的,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对其兴趣的发现、引导与培养。遗憾的是,不少家长所采取的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往往正好是让孩子失去兴趣的“魔咒”:学吧,学吧,把这个学好了,将来就不愁没有好的学校上,不愁没有好的工作做。

国内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治疗师曾经说过:“如果想要一个孩子厌倦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告诉他学习有多么重要,学习不好就什么也没有了。”他的意思是说,因为不断地强调学习作为一个手段对于未来的重要性,就将学习本身的乐趣不断地削减再削减,直至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是毫无意思的一件事情。学习的目的取代了学习的过程,那么必然带来对过程的厌倦和不满。

但凡在某一个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那些始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进行的事情充满乐趣的人。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绘画的人会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来,一个不喜欢钻研的人能在科学研究的世界里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咨询过很多高三的学生,他们充满疲惫感和压力感,在喃喃自语中追问:“我以前对学习挺感兴趣的呀,为什么到了高三后就不行了呢?一想到现在这么紧张的学习就是为了高考,我就觉得学习一点意思也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一个高考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扑灭,更别说从小到大如果父母不断地在孩子耳边唠叨学习的重要性、考试成绩的重要性所带来的后果了。

假如努力学习、认真学习不是孩子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父母反复要求的任务,那么我们可以得知孩子会对学习产生出什么样的情绪来。我们知道,当今的中国社会,绝大多数父母最关心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问题,学习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学习本身的问题!当孩子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学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确实有智商非常低下的学生,也确实有存在注意力缺失障碍、阅读障碍、逻辑推理障碍等问题的孩子,他们在学习上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非主观因素,必须寻找学习以外的出路。但,这样的孩子在人群中属于极少数。假如您的孩子正好属于这个人群,我想,您自己也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抱什么太大的希望,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能拥有基本的生存的本领就好。家长之所以会焦虑孩子的学习问题,常常都是因为他们的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却就是不爱学习、不好好学习,于是想方设法来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对学习有毅力。

学习需要积累,如果一个孩子拉下了太多的学习债务,那想要再来弥补就很困难了,因此,学习问题必须越早解决越好。

家长必读:一定要引以为戒的家庭教育误区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的心愿 多美滋调查结果已出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

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

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是多么可怕呀!

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专家建议:父母不要为追求完美改变自己的孩子


家长必读之成功家长的教育方法相关文章:

家长必读 十六个妙招教你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家庭教育父母必读书目

家长必看的7本经典教育书籍

家长必读: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重点

中考家长必读

家长必读的58条至理名言

推荐父母必读的10本儿童教育书籍

2020家长会优秀家长发言稿低调的【5篇】

六年级家长会家长8分钟发言稿五篇

2020年幼升小家长必读的五大建议幼升小的衔接攻略和建议

    14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