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中考 > 中考考点 > 历史 >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

世平21168分享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总结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这里有往年的真题练习,祝大家马到成功,一展宏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

一、考情介绍

宋代商业的发展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试中大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重点侧重于商业发展的表现。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精选了几道习题,辅助同学们的备考。

二、典型例题

1.在下列各项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可能出现在宋都开封城的是()。

A.“从行里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至晓即散,谓之鬼子市。”

B.“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盛处”,每晚“人物嘈杂,灯火照天。”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市。如耍闹之处,通晓不绝。

D.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现象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B.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具是铺席买卖”

D.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3.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个朝代的生活?()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4.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告诉你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行省制度

【参考答案】

1.【答案】D。解析: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说明是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宋代打破了市场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故D不符合宋代特征,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符合宋代市场特点。排除。

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业革命的特点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币的出现,市坊界限被打破等,“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具是铺席买卖”体现坊市界限被打破,故C正确;“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体现汉朝抑商政策,B是唐朝,D是明清,时间不符合“宋朝”,排除ABD。

3.【答案】D。解析:瓦子是宋朝时在东京城内出现的一种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是在瓦子中圈出的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4.【答案】D。解析:解题时紧扣关键信息“宋代”。据所学可知,宋代时由越南传入占城稻,A可能遇到;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代,B可能遇到;北宋前期出现纸币,C可能遇到;行省制度是元代推行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D不可能遇到。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知识

1.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A.师夷长技B.要反对外国侵略C.要自强、求富D.要实行三_义

2.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_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北京、八国联军、赔款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白话文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

3.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_了封建制度B._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以下不是其失败理由的是()。

A.因为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B.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C.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D.没有_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二、简答题

请简述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异同。

三、材料分析题

_和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也是近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材料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_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_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近代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试图建立的两种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2)分析上述两件事件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形成了全国革命的浪潮,使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中华_临时政府的成立,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而武昌起义的革命旗帜就是三_义。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魏源等人的思想;B项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目标;C项是洋务派的思想。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_成立,并定1912年为_元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_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_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_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的有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故此题选B。

3.【答案】C。解析: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其中“量变”是指由洋务运动原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到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通过改革,废除封建君主_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_了封建君主_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项表述错误;BD项没有完成这些任务。故选C。

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_了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_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CD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理由,A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二、简答题

【参考答案】

(1)区别

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_帝制,实行_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_革命。

③结果: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_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_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2)相同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_,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三、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体制: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制;

(2)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_革命。它_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_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_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考点三

一、考情介绍

王安石变法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试中,除了以单选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外,还以简答题和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各位考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且在考试中往往会考查变法的具体措施。为了加强同学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精选了几道习题,辅助同学们的备考。

二、典型例题

1.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青苗法、募役法B.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C.免役法、更戍法D.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2.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积贫的局面,这表现在()。

①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②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开辟了许多荒地④国库充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

A.均输法B.青苗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

4.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5.王安石说:“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列举王安石的治财之“道”。

【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保兵知警守”属于保甲法的作用,“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说明和农田水利的措施相符,故B正确;青苗法属于贷款给农民,与材料信息无关,A错误;免役法属于免除赋役方法,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错误;将兵法属于训练军队方法,与材料信息无关,D错误。本题选B。

2.【答案】D。解析:王安石变法实行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措施,使国家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故①正确;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政府奖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故②③都正确;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故④正确。故①②③④组合正确,故选D。

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均输法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故A正确;青苗法指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无法体现“节约开支方式”,排除B;市易法是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有所增加,不符合“节约开支方式”,排除C;方田均税法是为了防止大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人口,由政府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按土地多少、肥瘠收税,无法体现“节约开支方式”,排除D。故本题选A。

4.【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为了改变学子“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的状况,在变法中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故D项正确;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和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B错误;从北宋初期开始,科举制就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故C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5.【参考答案】

王安石制定了“富国之法”,包括“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役法”、“均输法”。

初中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点

初中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点有改革开放的起步、罗马法、文艺复兴、早期殖民扩张等。其中改革开放的起步部分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等。

考点·改革开放的起步

1.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内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②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③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 1980 年起建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 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特点

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考点·雅典民主制度

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2.评价: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促进了雅典奴隶制文明的繁荣;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实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但民主只属于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数人的民主。采取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是小国寡民体制下的产物,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考点·罗马法

1.基本内容: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历史作用

(1)维系了古罗马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2)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法治思想;法律形式和内容;法律制度。

(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考点·文艺复兴

1.核心——人文主义

其核心内容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2.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的斗争,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影响

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考点·早期殖民扩张

1.主要殖民国家:16 世纪,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和殖民强国;17 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霸主(“海上马车夫”);英国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于 18 世纪中叶成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

2.掠夺方式: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奴。

3.影响

(1)对西欧: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2)对落后地区:一方面带来了深重灾难,一方面客观上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3)对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教师资格证历史常识重点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

1.牧野之战:商朝和周倒戈相向

2.春秋五霸:齐桓公(最早称霸)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吴越之战-卧薪尝胆)

3.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桂陵之战一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4.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5.巨鹿之战:项羽(楚军)和秦军;破釜沉舟

6.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

7.淝水之战:东晋和前秦军(苻坚-氐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8.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转衰

9.黄巢起义: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

10.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俘虏,北宋灭亡

11.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

2

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

1.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1895年-1945年,50年殖民地

3.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耕种/《资政新篇》

5.武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

6.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7.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破裂/国民党发动屠杀共产党的“白色恐怖”

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殖民地

10.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

1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国抗战拉开序幕

1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3

世界近现代重要战争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

3.美国内战: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5.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凡尔赛-华盛顿

6.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达到了最大的规模/雅尔塔体系

7.“冷战”: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4

重要盛世

1.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汉朝的第一个治世

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3.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4.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

5

重要变法

1.商鞅变法:为后期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改鲜卑旧俗/着汉服,说汉话,采用汉姓

3.洋务运动:前期口号:自强/后期口号:求富/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垄断性、买办性

4.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6

重要思想解放潮流

1.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2.文艺复兴: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3.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直接民主共和制

4.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

    3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