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中考 > 中考考点 > 化学 >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李金0分享

最新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就目前,同学们对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1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2)微观意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3)量的意义: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2)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2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

①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②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③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④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里的某种溶质超过这种溶质的饱和限度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过饱和溶液。在溶质溶解量没有达到最大限度之前所形成的溶液,都叫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3化学沉淀

1.Fe(OH)3 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可溶性碱和铁盐溶液反应,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钠:

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3H2O

2.Cu(OH)2 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Cl2+2CaOH==Cu(OH)2↓+2CaCl

CuSO4+Ca(OH)2==Cu(OH)2↓+CaSO4

CuCl2+Ca(OH)2==Cu(OH)2↓+CaCl2

3.CaCO3碳酸钙,白色沉淀。

Ca(OH)2+CO2==CaCO3↓+H2O

4.BaCO3 碳酸钡,白色沉淀。

Na2CO3+BaCl2==2NaCl+BaCO3↓

5.&6.AgCl 氯化银,白色沉淀。

BaSO4 硫酸钡,白色沉淀。

这两种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Ag2SO4+BaCl2==2AgCl↓+BaSO4↓

7.Mg(OH)2氢氧化镁,白色沉淀。

MgCl2+Ca(OH)2==CaCl2+Mg(OH)2↓

8.Ag2CO3碳酸银,白色沉淀。

Ag2CO3+2HNO3=2AgNO3+H2O+CO2↑

9.Al(OH)3氢氧化铝,胶状沉淀。

AICI3 + 3NH3·H2O ==AI(OH)3 + 3NH4CI

AI3+ + 3NH3·H2O ==AI(OH)3 + 3NH4+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物理应用

物理方面,质量守恒主要应用于解决热学问题以及功能转换。

2.化学应用

化学方面,质量守恒主要用于方程式的配平,以及化学元素物质的量计算,主要遵循下列规则。

六个不变:

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的种类不变; 3.各元素对应原子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种类改变。

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5化学方程式配平

1.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

2.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①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②推出各分子的系数。

(2)观察法

①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化学学习方法

1、除了学生自己做的探究实验外,可以不必预习,但一定要每天课后要进行复习,把当天学过的知识点当天记清楚;每周要进行一次周复习,把本周学过的概念、理论、实验方法和要求、现象、注意事项等做总结性的整理复习。因为化学科中的很多东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这种概念,即使有,理解上也有较大的偏差,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让这些概念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2、记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用化学的方法。我们的同学有些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了,最少的也是从开始学英语,他们从小就学习拼写英语单词的习惯。而当接触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有些同学就会情不自禁地用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来记忆,这就造成了记忆的困难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用化学的方法来记忆,也就用名称来记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如记忆碳酸氢铵(NH4HCO3),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按化学方法来记忆就不难了。从后入前读,从前往后写:铵根(+1价)氢(+1价)碳酸根(-2价),判断正负化学价代数和为0,这样,只要记住了元素符号、原子团及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根据物质的名称就能写出它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是这样,在化学式的基础上,要理解反应的特点,掌握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样根据物质的名称,写出后再进行配平。如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只要记住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然后根据物质名称写出化学式,最后进行配平,就容易多了。

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要熟练掌握,要点和注意事项要记忆清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原理、仪器选择、收集方法、误操作造成的后果要理解;探究实验注意设计时要有仪器、药品和操作过程,别写成了实验原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所有的实验都让大家反复做,因此,对做过实验的实验报告在考前都要作为复习资料进行复习。

化学学习技巧

1、通过观察实验来帮助理解概念

比如化学一开始就接触两个概念: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那么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现在我们都知道,就是看一个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在学习中我们接触到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和镁条燃烧的实验,其中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的状态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二氧化碳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镁条燃烧时银白色的镁条变成的白色粉末装固体(实验证明白色粉末状固体为氧化镁),镁这种物质在这个变化中变成了氧化镁,物质变了就是有新物质的生成。那么通过这两个实验,就会很深刻的理解这两个概念。

2、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习

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

比如: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相同点:都是化学反应;不同点:化合反应为多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变为多种物质。

单质和化合物。相同点:都为纯净物;不同点: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通过的概念辨析,我们就可以牢牢的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做题时才会思路清晰。

3、理解概念的组成,注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学习中要弄清每个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其中关键部分是什么。

如氧化物的概念,包括三部分,一为化合物,二为两种元素组成,三为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三者缺一不可,其关键部分是第二、第三部分。

再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为一定温度,二为100克溶剂,三为达到饱和状态,四为溶解的质量。四部分缺一不可,真正懂了,在判断和溶解度的有关计算题就不会出现错误了。

    72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