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

廷峰 1172分享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一)

  前记

  很久之前就知道戴维·迈尔斯的大部头《社会心理学》,下载的电子书一直躺在kindle中,没有动力打开看。直到听了张泉灵的演讲,中间她提到《社会心理学》一直是她的案头常翻书。还记得她说的捐款箱为什么要放到电梯上方的例子,非常生动。于是我有了动力开始阅读这个大部头。

  开始阅读,我发现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自己完全没有听说过的知识,更多的是把自己习以为常的心理现象,理性显示地讲解出来。但是习以为常,不代表自己就了解了。直到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不经意地想起书中的理论,才会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

  我知道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打着心理学招牌的书籍,大多是披着心理学外衣的成功学、厚黑学书籍。心理学被逐渐功利化,变成获得事业,职场,政治甚至爱情的工具。但是戴维·迈尔斯在书里说道,他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帮助人们用批判性思维约束直觉,用同情改善批判主义,用理解替代错觉。

  社会中的自我

  社会中的自我是全书的第一篇“社会思维”的第一章。社会思维一共讲了三个元概念,1. 社会中的自我,2. 社会信念和判断,3.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这三个元概念实际上讨论都是“我”,这是全书的基石。也只有讨论清楚了“我”,才能继而研究别人,群体和社会。

  我先聊下社会中的自我吧。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我是谁”这个问题。这听上去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或者是碗心灵鸡汤。你对这个问题的排斥是因为完全了解了答案,还是因为害怕去思考呢。其实回答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我是谁,我是父母的子女,我是公司的员工等等。如果你想到的回答也是这样,你是相互依存的自我,这也是亚洲集体文化孕育出的自我。如果你的回答类似于我是开餐爱好者,我是金牛座,那你更可能是独立的自我,个人主义孕育的自我。

  不同的“我是谁”的回答,也影响了你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情而开心或沮丧。比如相互依存的自我会因为和别人亲密的增加,或者被一个组织认可而开心。而独立的自我更可能因为自己与众不同而高兴。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客观地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自我认知。

  我们对自己的全部评价就是自尊。上面提高的让人开心或沮丧的事情,都是自尊有关。无论是被被别人认可,还是被自己认可,都会提升自尊水平,从而获得幸福感。有人可以为了获得老板的认可,废寝忘食地加班。经常有人会因为别人骂了自己而大打出手,想想“你瞅啥-瞅你咋地”的例子。但是我们提升自尊的动机到底来自于哪里。有些学派认为提升自尊是处于拜托死亡的恐惧。因为从远古开始不被群体接受,或者自己不够强大,是会威胁到个体生存的。这种恐惧从古传递到今,深入血液,就算是衣食无忧,一旦自尊受到挑战,你也会立刻感到悲伤或愤怒。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自我概念和了解到自尊的动机。下面我们在来看看行动中的自我,看看我们到底是如何控制我们自己的。

  书中定义自我的能量为控制自己的能力,比如有拖延症的人,自我能量就相对低;相反坚持去健身房的人,自我能量会相对高。如果你悲观的觉得自己不能完成任务,就会把任务一拖再拖。相反如果你多想想一些积极的可能性,你就会更主动地去指定计划,从而完成任务。这种积极思维的力量,就是自我效能。有些人可能分不清自我效能和自尊,前者是乐观的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务,后者是因为完成任务而开心。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控制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挫折。比如成绩差的学生会感觉到无法控制自己的考试成绩,他们往往也会把考试的不利归咎于考试题太变态,或者某某事情影响了自己的发挥。积极的面对挫折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一直不能积极的看待挫折,他就会习得一种无助感,变得被动,甚至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情况下,也会感到无助。

  下面谈到一个人类最强的偏见之一--自我服务归因。所谓自我服务归因,就是一个种让自我开心愉悦的归因方式,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差的结果归因给别人。自我服务归因偏差造成的问题处处可见,比如夫妻吵架的时候,都觉得是对方的错;自己成绩不好,怪老师没教好;迟到了怪路上堵车等等。这种自我服务归因偏差,不仅是一种我们处理信息的情感性倾向,也是一种处于自尊动机的自我服务保护措施。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二)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它是一门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又如何看待双方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世界,我们的社会直觉如何指引我们,又如何误导,以及我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他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生物性的影响。社会心理学也揭示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个人。

  第一章 社会中的自我

  一、自我感觉与社会互相影响的例子:

  1.社会环境对自我觉知的影响。2.带有自利色彩的社会判断。3.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4.社会关系中界定自我。

  二、自我概念:

  1.自我概念即我是谁,包含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

  2.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和别人的比较;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周围的文化:文化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两种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定义不同。个人主义的定义是个人的,用个人特点和目标定义。集体主义的定义是社会的,用去他人的关系来定义。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在集体主义中,自尊与“别人怎么评价我和我的群体”密切相关。自我概念是有弹性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与情境有关)

  三、自我认识的缺陷:

  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行动。当观察者也无法发现我们行为的有力影响作用时,我们也会忽视它。这些控制我们行为的微妙过程可能与我们对它有意识的、清楚的解释不同。我们会错误的预测自己的情绪,和低估心理恢复能力。

  四、知觉到自我控制:自我效能和习得性无助。

  五、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总是将成功归功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外在。我们在一些主观性和盲目赞许性的特征和能力方面,往往认为自己比一般人好。盲目乐观。我们还容易高估自己观点和弱点的普遍性(虚假普遍性),同时低估自己能力和品德的普遍性(虚假独特性)。这些感知是我们维持自尊的动机。此外,高自尊与自我服务偏见形影不离。并且人们抱怨社会不公的问题也多由自我服务偏见导致。

  六、自我展示: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观众。我们在不同程度监控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表现加以注意,不断调整它。有虚伪的谦逊、自我阻碍和印象管理三种理论。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三)

  社会信念和判断

  我们怎样解释行为,取决于我是把行为归因于个人的特质还是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我们都会做出合理的归因。然而我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归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重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作出反应的情境上,情境可见,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我们的信念有时会产生良性循环的作用。另外,我们也容易形成和保持错误信念。我们容易受先入之见和过度自信引导,被鲜活的轶闻、甚至不可能存在的虚假相关和控制所说服,我们建构起自己的社会信念并继而影响他人去确证他们。“裸露的智力是一件十分不准确的工具。”

  第三章:行为和态度

  一、态度很难预测行为。改变人们的态度很显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因为社会影响力真的非常大——大到能够诱发人们违反他们最深层的信念。

  二、行为决定态度:

  1.角色扮演。

  2.语言会变为信念。我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听众来调整我们的讲话内容,并在说过以后也会相信这些歪曲的信息。

  3.登门槛现象。

  三、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1.自我展示:印象管理。

  2.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协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

  (1)理由不足。该理论预测: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减少不协调。

  (2)决策后的不协调。对这种选择权和责任的强调意味着决策会产生失调。当作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对于简单的决定则容易滋长自负。

  3.自我知觉:自我观察

  自我知觉理论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倾听自己的言语,可以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可以提示自我信念多么坚定。我们自由地做出行动正是自我揭露的过程。

  自我知觉在理由不足效应上进一步提出“过度合理化效应”。该理论认为不必要的报酬有时带来隐性的代价。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他们将其行为归因于报酬,这样会削弱他们的自我知觉——因为兴趣去做。

  4.认知不协调理论和自我知觉理论的比较

  两种理论都揭示行为确实影响态度的原因:(1)不协调理论假定我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并以此来减少我们内部的不适。(2)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态度作出合理推断,如同观察他人一样。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四)

  将近一个月读完的,每读完一章都会及时做笔记。下面是全本书个人认为比较精华的部分,有些地方对我特别有启发(本来想在这些地方加粗的,发现豆瓣的评论不能对文字进行编辑)。由于豆瓣的文字不能编辑,因此这里该加粗的没加粗。。。。我的evernote上看着还好。

  总结下来,强烈推荐读一下这本书。看完之后,对很多社会现象都可以解释,从而避免自己陷入这种心理陷阱,同时对促进自己的很多方面都有帮助。

  比如自己最喜欢的“行为与态度”那一章,行为和态度可以相互促进,因此有时即使强迫自己微笑,也可以缓和自己内心的苦闷。这很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再比如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怕坐飞机,这是一种易得性直觉的心理现象。人们会过度重视生动鲜明的例证,因此对错误对象产生不恰当的恐惧,高估其概率。因此一次飞机失事,这种生动的例证会让人们高估其发生的概率。

  再比如,书上说,解释的过程也会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知觉。因此当我们说某人好话或者坏话时,人们会试图将这些特质和我们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多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哈哈。

  还有可以利用一些心理学现象玩一些“心机”,比如登门槛现象。你想让别人帮你忙时,别人可能不愿意,此时你可以先让他帮一个大忙,别人如果不愿,“好吧,既然这个不行,那你能不能帮我这个小忙。。。”。

  一. 社会中的自我

  1. 自我的概念

  1.1 社会自我

  自我并不是别人实际上如何评价我们,而是我们觉得别人会如何评价我们。

  1.2 自我与文化(文化影响对自我的认识)

  1.3 自我认识

  在解释、预测我们的行为时,经常犯错;在预测自己的感觉时,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感觉。

  1.4 知觉的自我控制

  自我效能:多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有能力做一些事。自我效能越高,则可能会更健康和有成就。自我效能主要来源于对成功的体验。

  控制点: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还是取决于外部机会和力量。越倾向于内控,则可能更优秀,并延长满足感。成功者更可能把挫折看成意外。

  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促进个人在事情中的控制度,可以增强个人的健康、幸福。

  1.5 自尊

  自尊主要建立在外部因素(外貌、别人的称赞等)基础上的人自我价值感脆弱,更多面临压力、愤怒、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会最终带来更大的益处。

  1.6 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

  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其他因素。在担责上,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单了更多的责任。

  盲目乐观上,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更不容易遭受灾难、更容易幸免于难,于是常常不系安全带、闯红灯等等。

  1.7 虚假普遍性:我们常常认为别人跟我们想的一样、高估跟我们有同样行为人的数目;

  1.8 虚假独特性:在获得成功时,我们常常认为自己能力或品德超乎寻常;

  1.9 自我展示:虚假的谦逊;自我妨碍(因延误而失败好过全力以赴而失败)

  关于《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五篇2019(五)

  行为与态度(知与行)

  1. 态度决定行为吗

  态度通常无法决定行为。但是具有自我知觉的人则会受自身态度之影响,因此如果让人面对一面镜子观察自己的行为,那么就可以加强言行的一致性。

  2.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行为常会影响态度。

  角色扮演:当扮演一个角色时,我们会很快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此一个狱卒通常是残忍的。

  语言:人们说出违心的话后,自己也会慢慢相信这些歪曲的信息。重复越多会越相信。

  登门槛现象:如果想要被人帮你一个大忙,那么就先让他帮一个小忙。如果邀请人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守约;如果先让他们答应参加,再让他们早上7点过来,那么大部分人会收月。

  邪恶的行为和态度:攻击者回去贬损受害者,以此为其行为进行正当的辩护。比如奴役别人的人,会说被奴役者天生就该被压迫。

  积极行为:对他人的积极行为会增强其对他人的好感。例如一个人对你印象恶劣,那么你先恳求他借给你一本书,之后你大大表示感谢并说对方帮你了一个大忙,那么他对你的看法会大大改观。

  3.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3.1 自我展示:形象管理

  人们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行为一致,尤其是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的行为。

  3.2 不协调理论:自我说服

  当我们自身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自己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行为合理化。

  理由不足: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感到不协调,从而通过相信自己的行为来减少这种不协调。即我们需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时,我们的态度就会调整以符合行为。例如强迫某人学习,那么某人可能随时找机会玩,因为受到父母强迫已经是一个充足的理由。如果学生自己去学习,那么就会内化为自己真的喜欢学习。

  决策后的不协调:在相似事物间作抉择后,会痛苦地感到不协调,会更多看到放弃的事物好的方面和选择事物坏的方面。此时,我们会夸大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减少不协调。例如刚买了某股票的人对该该股票的乐观程度要大于打算购买的人。

  3.3 自我知觉理论

  当我们态度不坚定时,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如果你帮助了他人,那么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热心的人,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表情和态度:行为能触发情绪。当你强迫地做出一个微笑的表情时,那么你真的会感到快乐。当模仿他人的表情时,也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感受。情绪具有传染性,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面孔、姿势和声音。因此呆在快乐的人群中会让你感到快乐。多听声音浑厚人的声音,会让你的声音浑厚。

  过度合理化和内部动机:给人们报酬会让人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报酬,从而削弱自我知觉,不认为自己是因为兴趣而作。因此将兴趣变为工作,则会失去这份兴趣。注意报酬如果是为了白哦是赞赏,那么会增加个人内部动机,如果是为了控制,则会降低内在动机。

  行为与态度:如果想在某个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变或者成就,那么不应该只是冥思苦想、等待灵感或者顿悟,而是去行动(知行合一)。因此只有自己把题做一遍,才会真正掌握;主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时会记得更牢。

  四、基因、文化和性别

  1. 社会角色的影响

  扮演社会角色会内化自己的行为。

  较高的社会角色会更加优秀,较低的社会角色会削弱自我效能感。

  角色互换有助于理解对方。

  2. 同伴之间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价值观、习惯等,其中基因影响在50%,父母只有0~10%,其余40%~50%是受同伴的影响。

  孩子常会受到比他们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同伴的影响。

  3. 个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我们即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创造者

  三种相互影响方式:个人对情景的解释和反映有差异;人们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环境;人们会创造社会环境(如果期待某个人富有敌意,就会引导那个人朝这个方向发展)。

  五、从众

  1. 经典的研究

  1.1 Sherif规范形成研究

  他人的判断会影响人们对光点移动距离的错误估计(该任务是有点模糊的,而Asch的实验,任务则是十分清晰的)。他人的错误估计形成了答案的群体规范,这种规范对你形成了暗示。

  处在愉快的人中间,你也会愉快;别人笑,你也会笑;报到某人自杀,社会自杀率大幅上升,这都是暗示。

  1.2 Asch群体压力研究

  先让被实验者听到他人做出的三条线段哪一条与标准线段相等的判断,然后自己作出判断。当其他人给出一致的错误答案后,实验者也会出现从众。这就像别人都说水杯里的水变少了,此时你确实会感觉水变少了。

  1.3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让被实验者充当教师,当“学生”(托)无法回答问题时对其进行电击,而无视学生的痛苦尖叫。

  2.影响服从的因素

  2.1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当教师和学生距离越近,则教师越不会对其进行高压电击。

  人们对于个性是富有同情心的,因此你可以从高空向一个村落丢炸弹,却无法面对面杀死一个人。如果选择阻止另一国家1000人免于死亡和救助自己的密友,通常会选择后一个。

  2.2 权威的可接近性和合法性

  权威在场时,会增加服从;

  合法的权威会增加服从,例如让某人替代权威去发布命令,则服从会降低。

  2.3 权威的机构性

  如果权威是一个机构,则会增加服从

  2.4 群体影响

  当你一人不敢职责教师,此时有其他人接二连三去指责该人,你也会加入该行列。

  3. 什么因素会最大程度引起从众

  群体规模:群体不算太大时,引发的从众较高;

  意见一致性:如果能找到某个人和你的立场一致,那么你就容易为某件事站出来;

  凝聚力:和你同属于一个团队的人的观点更容易影响你;

  地位:地位低的人更容易服从地位高的人;

  公开场合:人们面对他人做的反应比私下里表现出更多从众;

  事前承诺:如果裁判一开始作出了某项决定,那么其他裁判看到了,很少会改变该决定;

  4. 从众的原因

  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

  获得重要信息:当现实较为模糊时,与群体保持一致,是自己的行为看上去是正确的。如果任务难度较大,个体感到无力胜任,此时也会表现较高从众。

  5. 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逆反:当社会压力非常明显,以至于威胁到个体自由时感时,会表现逆反。

  坚持独立性:当个体感觉自己是独特的,并且这种独特感是中等程度,则会产生较好的自我感觉,此时他们会维护自己的个性来保持独特。

  我们只是追求正确方向上的独特性。我们不是要与众不同,而是要好于众人。

    98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