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作文:寻找婉转的解脱

巧萍 1172分享

  编者按:人生会经历很多喜怒哀乐的事情,要放松自己,不要思虑过多,才能在婉转中找到解脱的方法。

  不知为何,特别喜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曲,尤其喜欢边看歌词边听旋律,不时能感同身受。感觉那时的歌声,是用诗意在表达情感,是用灵魂在倾诉人生。那些歌曲,内容婉转含蓄,可其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却又是那么强烈,让人满心欢喜却不至于得意忘形,凄凉心酸又不失生机和希望。

  从那些诗一样歌词里,仿佛能听出一个故事来,或喜或悲的旋律中,凝聚了无限的真情实感,像李翊君的《萍聚》、邓丽君的《清平调》、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罗大佑的《恋曲1990》……那个时代的歌曲,仿佛唱尽了人生,听过,便再难忘记,久久回响于心中。

  叔本华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摇摆于痛苦与空虚之间,永无休止。他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生的经历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瞬间,人生的快乐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值,而痛苦却往往超乎我们的承受底线。

  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论断,总要一次次说服自己人生是多么美好,以便树立起勇敢生活的信心,可是结果却又出乎人们的预料,在生活依然继续的时刻,痛苦却仍旧没有消亡。以前我也觉得这样的观点太悲观,毕竟,生活中总有天真要战胜绝望,那些经历过的坎,往往都已经被踩在了脚下,曾以为过不去的,都一一过去了。

  可是我不敢妄下结论,暂且无法厘清痛苦与快乐的界限,尚未历尽人世沧桑的生命,又怎敢断言人生归根结底痛苦与否?我只是觉得,似乎生命中的一切忧乐,都应该寻到婉转的解脱,喜,不必眉开眼笑,悲,不至肝肠寸断。

  有时候,快乐和痛苦又有什么区别呢?就像一根筷子的两端,抓住了这头,那一头不也捏在了手中?我不知道生活中到底有多少悲喜值得人们为之一惊一乍,只是觉得,手舞足蹈的欢乐远不及会心一笑来得自然,而捶胸顿足的悲痛亦不如静坐无言显得真切。过喜则损心,大悲则伤肺,把忧乐看得淡一点,作别那些情绪上的大起大落,生活便能够在婉转的表达中寻得一丝解脱。

  情感容易在过度阐释中被无形放大,却能在婉转的表达里留住它的原始和纯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笔下的少女在面对心上人的时候,并没有痴迷一般扑将上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也正因为如此,苏子在失意中泛舟赤壁之下,并未仰天嚎啕大骂世道不公,只是扣舷而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不太愿意直接表达自己,大概没有了那些或多或少可以用来转述情感的介质,很多情绪都会在裸露中显得不够体面。或者说,过于直接地抒发情感难免将自己推入无比尴尬的境地。笑容不一定是开心的晴雨表,而泪水未必就是难过的代言人。很多时候,淡淡地画上一笔,模棱两可,抑或似是而非,反倒能够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下尝出些情真意切的味道来。

  不过有些时候啊,婉转恰恰是因为无可奈何。不由得想起辛弃疾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作者进入了“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则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纵然“识尽”却又说不尽,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呢?只好默默承受,不再提及。可是这愁情烦事积于心头,没有只言片语的排遣亦不是滋味,倒不如轻描淡写地说上一句,将满心的无可奈何都赋予这“天凉好个秋”。

  想想这一生,要越的山、要过的坎,伴随着多少无奈和艰辛,有些东西本就经不住大起大落,有些东西也经不起直接和赤裸。看得淡的,如烟如雾,终将消散,而那些看不淡的,终究需要寻到一次婉转的解脱。

  时光像高飞的小鸟,俶尔远望,已不见踪影,无声的岁月里,成长像一面镜子竖在眼前,看见,或者看不见,有很多字句都已经不再徘徊于唇齿之间。忽然又想起那些记忆深处的歌词: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作者:鹤文

  公众号:时光骆驼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4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