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懂了爷爷的坚守作文:当归当归,还旧乡

嘉馨 1172分享

【庆说】仍记得刚毕业,定工作地点的时候,还特意去桥头算了一卦,算卦的大意是“水流活”,流动的水才是活水。我的理解就是得走。最终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交通如此发达,这并不是一件大事情,只是之后接到奶奶电话,不敢提及的话题便是想你这类的肉麻话题。

  “儿远行,莫须忘。当归当归,还旧乡。”看到敏捷的这篇文章,不由得思绪万千。

  爷爷去世很久后,我还是会记得那首童谣,在那个被泪水淋湿的、送行的雨天里,响了多少回。而爷爷的坚守,我也不会忘。

  不同于奶奶的重男轻女,爷爷最疼我。他总是把我抱着,让我坐在他腿上玩。每天他都带着我打理门前的菜园,哼着小曲儿,嘬几口家乡酒,晃悠悠地喂喂鸡鸭。小叔叔想要这块地,爷爷就扯高嗓子嚷着:“走开!别想动我老头子的菜园儿!”说罢挥挥他的大巴掌,气得吹了吹胡子,背着我往回走,忿忿地说:“地在人在,丫头可别学你叔!”这是爷爷对土地的执着,他相信一块地的存在,不会让人迷失。

  除了对菜园有古怪的执著外,他还很喜欢用老圆木桌吃饭。每到佳节,他总是要打电话把儿女后辈们都叫回家,然后从他房间里滚出一张和床差不多大的圆桌子,圆圆的,老老的。每顿饭开始之前,他都要说:“围着桌吃饭啊,团团圆圆,没病没灾,没事常回家看看!”如果有人不上桌吃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他非要揪起那人的耳朵扯到桌旁才行。当热气升腾的饭菜被端上桌,乳白色的雾气刷白了视线,暖黄的灯光让饭菜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大家动起筷子,聊着外出打拼的辛酸和收获,家乡的点点变化,儿时的故事……爷爷喝着酒,红光满面,看着大家满足的面庞,不时发出洪亮的笑声。那是我第一次朦胧地懂得爷爷对于圆木桌的坚守,似乎是种传承。

  我还记得堂屋的神龛上总摆着一个罄,长年沉默不语的躺着,孤寂而神秘。只有到了年关或“七月半”之类的节日才会被爷爷拭去灰尘,敲打起来,敲击时低沉肃穆的声音充满了神秘感。每到这种时候,我总是不敢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一反既往沉默的爷爷。他的目光柔和而虔诚,似乎穿越了厚重的时光与逝去的先人们在静穆中交流。在我离开故乡的前一天,爷爷让我向祖先们磕头上香,临走前才缓缓地对我说:“丫头啊,总有一天你也要为我上香,上了香,就有了牵挂,年年青草时,记得要回来,让我们看看你的儿孙……还有,也要教他们,把那个罄敲响……”爷爷边说边用他温暖而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头,从此我便记下了这万里牵挂。

  “儿远行,莫须忘。当归当归,还旧乡……”这是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会我唱的童谣,当时还不太懂,今时今日,想起那个菜园,那个圆木桌,那个罄,一下子明白了爷爷的坚守,那是对故土、对传承、对牵挂……

  今夕何夕,我又想起已故的爷爷和久别的故乡,那片片琉璃瓦,条条湿雨巷。

【庆儿点评】

  好的文字从来都不用太过华丽的堆砌,反而,越是朴素的文字,越能见识真情。张敏捷同学的文章就是如此。爷爷对土地的执着,对圆木桌的执着,对击磬的执着,其实是对本心的执着,对家庭意义的执着,对子孙孝道的执着。细致的描写,让三个画面感动人心。

  写文章,并不仅仅是笔下功夫,更在于敏于感受的心灵。只有敏于感受,那纤细的情感,才能成长为一种情怀。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张敏捷,南海实验中学(公众号 晓语文)

    相关文章

    46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