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我看三国读书人

洪华 1172分享

  编者按: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有人说过男当看三国,女当看红楼,的确,三国里面的智慧很深,很有研究的价值。

  我看三国读书人

  古话说得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古代三国英雄武将纵横时期,看似文弱的读书人却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和地位,有些重要的读书人甚至能改变历史。

  三国的读书人在我看来大概分三类。

  第一类,才华出众,学以致用,功成名就型。如诸葛亮,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甚至农业和音乐也有建树,尤其有谋略,擅指挥用兵,当称三国第一谋士,最终当上了蜀国的丞相。造福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蜀国做出了极大贡献。司马懿,才学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在魏国靠自己的才干和谋略,做到了很高的地位。鲁肃,凭着他的忠诚和敬业,接周瑜的班,当上了东吴的大都督。

  第二类,知识水平和才能绝不亚于第一种,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应有的业绩型。如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但是在落凤坡意外被刘璋手下大将张任射死,事业就此终止。徐庶,他的才学超高,刘备曾经把他误认为诸葛亮了呢!但曹操挟持了他的母亲,所以无法再为刘备出谋划策。郭嘉,曹操十分器重他,但体弱多病,英年早逝。陈宫,才学与人品均属一流,可惜没有遇到一个好主公,因为曹操的滥杀无辜,转投奔了吕布,最后吕布被活捉,他也一起被活捉。田丰,忠心耿耿地为袁绍出谋划策,但是袁绍就是不予理睬,最后袁绍官渡兵败后一气之下还把田丰杀了。可惜了,这么一片丹心的读书人落得如此下场。

  第三类,徒有虚名,靠嘴混饭,没有真本事型。蒋干,不但知道劝说不了周瑜,还反被周瑜算计,带回一封假信,害得曹操错杀了蔡瑁和张允,损失了难得的水军人才。张昭和张宏父子俩,孙策托孤交代“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结果曹操大军一打来,还没开战,张昭就说要投降,毫无斗志,缺乏读书人应有的傲骨。郭图,自己出的馊主意失败了,还倒打一耙,陷害张郃和高览,直接导致这两员大将投降曹操,这样的读书人误国误民,如何堪担大任?

  纵观三国时期的读书人,但凡取得成就者,首先得有真才实学,其次还要有一个好的干事业的身体,最后还要有一颗忠诚报国的心。

  由此联想到今天在学校读书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应该从古代读书人的身上吸取经验和教训,首先得认真学知识,学本领,打下扎实的基础,将来方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其次要锻炼好身体,增加各种才艺,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避免成为只会耍嘴皮子、柔弱的书呆子。最后还要有爱校爱家报国的志向,明白“为谁学”,“学为谁用”的道理,做一个“修身、齐家,平天下”有价值的读书人。

  作者:吴越楚

  指导:苏丹

  公众号:明日之星网络文学社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4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