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作品《活着》有感1500字

小妹 1172分享

  小说《活着》,讲的是叫徐富贵的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家庭的变化及其他周围人群之间发生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活着》读后感,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生活的状态

  说来惭愧,身为一名文院学子,我看过的主流文学作品真的可算是少之又少。因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余华的这本《活着》,原意只为消遣,未曾想竟是欲罢不能。花了两个半小时,一口气从头读完尚不过瘾,又将其中精彩片段反复咀嚼,就连作者所书的三版序言也被我一字不落地看完。

  余华何其残忍,他将小说取名为《活着》,但是小说里的人物,福贵所有至亲至爱,却在苦难无奈的生活中一一死去,猝不及防。余华实在是一个很冷酷的作者,他总是从喜悦与美好的生活状态写起,在我们的心被温情治愈,觉得如此生活下去也算安稳的时候,他在作品后面发出一声冷笑。他毫不留情地让我们看清生活的残忍、生命的脆弱,让我们把对幸福的要求一再放低,让我们的原则一再退让,让我们见识到什么叫做退无可退。

  故事最最开始的时候,福贵是村子里最有钱的少爷,他过得肆意,读者在看得时候不免连连摇头——这不成器的主。于是余华大笔一挥,少爷因赌博破产,老爷受打击过大,突然去世。这便是福贵坎坷一生的第一个苦难,只是一个开始。被征兵,历经千难回来后活泼可爱的女儿已然因为疾病哑了,母亲离世,家里就靠妻前前后后忙着。但也有欣慰,儿子已出世了。

  福贵已经回来了,家里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那时候我这样简单乐观地想着。

  而余华真正的残忍在这里却开始慢慢显现。

  有庆是第一个死的。死因那么可笑——抽血过多。前一刻我们仿佛还看到这个男孩忙碌地上学放学割草喂养,忙碌地在辛苦的生活的男孩简单的喜悦中追求平衡,下一刻,他突然躺在冰凉凉的医院病床上,留下一室冰凉。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有庆的死那是死亡的开始,这个家庭仿佛受到了最恶毒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一个接一个死去,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所有福贵在乎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节奏那么快,当我刚要缓一口气时,又一个噩耗传来。我不知道这接二连三的死亡到底要怪谁,抑或是真的源于这个家庭恶毒的诅咒?我不知道。看完全文,我的心就像是在酸水中浸泡过,涩涩酸酸,欲哭无泪。想要呐喊:不,福贵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但——呐喊无声。福贵只是那个贫苦愚昧年代生活着的人中一名普普通通的一员,我知他过得坎坷,却也知他绝不是最悲惨的那一个。以前也曾听说那个年代的残酷,但是这是第一次真切地看到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无力到这样的地步。

  于是感动之余不免有一丝庆幸。庆幸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庆幸之余又是羞愧,福贵那样苦难残酷的生活都没有打垮他的意志,就算生活只剩下他和那头也叫福贵的牛他依然活得乐观,反观自己,不愁吃穿,亲朋好友俱在,一旦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怨天尤人,痛斥命运的不公,为赋新词强说愁。看完全文之后再次想来,真是惭愧到无以复加。这种生活状态,真的能够说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之人的生活状态吗?

  人究竟可以承受多大的苦难?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能做的只有活着而已。

   活着读后感

  那天晚上,我闲的没事,然后就拿起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活着》。起初,我很好奇,不知道那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被迫无奈的翻开第一页,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很无聊。所以,我就大概翻了一下,在我烦的时候,我无意中看见了“就这样他的儿子也就死了”。虽然,是几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文字,但是我有一种感觉,一种非常想了解它的感觉。

  终于找到了那页,找到了那也得开始部分开始看,起初,我只看了几句,我发现这个书上讲的和我所看的一个电视剧有一点相像,我就接着往下看,最后终于弄明白了,这部电视剧原来就是这本小说,这时,似乎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更深一次的了解他它。

  那本小说,讲的是叫徐富贵的人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他的家庭的变化及其他周围人群之间发生的故事。

  当我读到“他儿子为了献血,也被活活的抽死了,当他的父亲(也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徐富贵)得知此消息后,非常伤心,伤心过度像是精神不正常的,在自己儿子坟边,给自己儿子跳最后一次秧歌”时,我心里有一种感觉,一种从心里激发出的同情。我想,这种情景如果换作是谁,谁都不会好过,谁都会心里难过甚至伤心过度而失常。真的,他虽然只是本小说,但是他反映了解放前后去穷苦人民生活的状况却是现实的。但是也有人会说,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的时候,只是他的多一些罢了。其实,这样也可以,但老天又为何的那样不公平呢!为何把许许多多的厄运同时抛散在一个人身上呢?那样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只有有钱的人才能幸福,但事实上,钱并不是万能的。

  每个人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欢笑,也有泪水。凭什么在那个时候贫苦任的泪水就要比富有人的泪水流的多些。

  我们也需要公平,我们也需要幸福,因为我们也是人啊!

  徐富贵的一生,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的,在他中年时期,由于他自己,他的家庭因种种原因遭受变迁,接二连三的,他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女婿,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他和她的外孙子孤独终老。从一个风风光光的青年到孤苦伶仃的老头,时代的变迁,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越来越好,但是主人公,却恰恰相反。

  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坎坷,怎能获得希望。

  可爱的人间,他总有幸福,只要你又勇气去寻找。

  公平公正是每个人都期盼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权利说:“我们也需要公平的。”人的一生艰难而坎坷,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社会又为何是这样的呢?

  活在世上,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会随之远去,而徐富贵正是给了我们一个范本。我们也正也应该思考一下了!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要有自己的风格,活出自己的风采,活得精彩!

   活着读后感1500字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摘自余华第一次看余华的《活着》,是在一年前。那时看完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己的整个

  心灵。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

  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

  因为我讨厌于华,讨厌他的残酷。

  第二次看《活着》,是在今年的四月。那是个黑色的四月,在我满怀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未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彻底打碎了我所有的梦。我没有办法接受那样残酷的一个事实。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不清楚,自己流掉了多少泪。我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有了万念惧灰的地步,我深深感受到了活着的艰辛,活着的痛苦。“我该为谁而活,我为什么要活着。”那几天我想的只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于是我开始发泄,开始焚烧我所有曾经喜欢的东西。因为我想烧掉过去,烧掉病痛。

  我又看到了那本《活着》,鲜红的封面深深地刺激着我。我留下了这唯一的一本,开始重新去体味活着的含义。

  我总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的莫过于地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那一刻,可当我再读《活着》,我才明白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你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一个个亲人慢慢死去,你却毫无办法,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成是我,我会不会继续生存下去,但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也更是我所需要的。

  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这个贯穿全文的引子让我扪心自问时,我却无从答起。当我生病的那一刻起,我变得开始暴躁不安,怨天尤人。我开始挑剔身边的人,无理取闹,而身边的人一次次的包容我,无怨无悔。在伤害深深爱我的人同时,我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其实我比余华更残忍,我亲手在伤害身边一个个爱我的人。我的病不是他们造成的,但是我却让他们左右为难。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爱我的人身上呢?

  活着,就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千万别为自己找什么借口,因为“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在艰难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艰难!

  余华活着读后感

  活着,轻描淡写的两个字,却有着难以承载的厚重,不是 to be or not to be 的哲学命题,也没有为什么而活,要活出精彩的励志思考,仿佛是5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写就的华夏儿女在苦难中蜿蜒前行的民族烙印。

  平淡的叙事,跌宕的人生,作者为我们展示的主人公“福贵”一生悲惨的境遇令人唏嘘不已,甚至不忍直视。但是正如我们这个民族在无数苦难中表现出的坚忍和乐观,福贵就这样活着。这在西方人眼中可能不可思议,但与我们而言,它确有着残酷的真实性。有人可以把它理解为苟且,有人则给它贴上了劣根的标签,但当人类所有古老的文明都出现断代甚至消亡时,中华的文明却得以延续,这种植根于土地,植根于农田的文明所具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难道不值得记忆和传承吗?

  人类所面临的考验不仅来自大自然的无常和多变,更来自于由人类社会自身所制造出的动荡与纷乱。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有几人能成为弄潮儿,又有多少人的沉浮能够自我把控?面对“活着”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凝重的命题,多数人交出的答卷也仅仅是“活着”。(www.fwsir.com)早已窥破其中奥秘的上古先贤们从此将命理与儒道薪火相传,并最终变成了一个民族的DNA,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繁衍生息,但却始终难以称霸一方的原因。

  活着是一种诉求,也是一种人生观,它始于周而复始的苦难,却也造就着苦难的轮回,没有民族的牺牲和反抗也许很难跳出这样的轮回,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和挣扎才做出如此无奈的选择,这究竟是智慧还是奴性,恐怕也很难轻易地给出定论。历史浩瀚、人生短暂,人究竟为何而活、怎样去活始终是令人纠结的千古难题,然而唯有活着才能思考,才能继续。是烈焰燃烧、百炼成钢,还是细细潺流,滴水穿石,在灼热与宁静、富贵与平安的选择中,中国人往往会选择后者,这种文化上的取舍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面对世界的融合,面对列强的环伺,强权政治和狼性文化步步紧逼,生存的空间将会不断受到来自各方的挤压,活着,谈何容易!

  余华的小说拨开了所有的粉饰,让我们如此清晰地看清血淋淋的疮疤,也触发我们去反思面对苦难我们是该继续的坚忍,还是要去尝试挣脱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民族的宿命。

  读《活着》有感心得体会

  周末看了一本书叫“活着”,作者余华。看完这本书我抹了两次眼泪,太惨,惨的让人窒息,又为主人翁的坚强折服!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翁福贵是民国时期乡村地主家公子,依托家里的富贵取了城里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为妻子。福贵由于出身富贵,和大多纨绔子弟一样整日不学无术,经常进城游荡于青楼妓院,后来沉迷于赌博,被赌场老板设圈套输光了家产。其父变卖了所有家产帮其还债,同时其父也被气的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他们家也搬出了老宅子,住进了新搭建的茅屋。这次的惨痛教训让福贵彻底醒悟,没有了生计来源之后他思考着如果维持这个破败的家,家中还有老母、妻子、女儿和即将出生的儿子。于是他又向用赌博骗取其家产的老板租回了5亩地开始学习耕作。

  米行老板生气福贵的败家,强硬的把其妻子家珍接回城里去了,后面直到儿子有庆出生之后,家珍才带着孩子回来了。一家人就这样贫苦的过着日子,没多久其老母由于劳累过度也病倒了。家珍拿出其父给的仅剩的两块银元让福贵去县城请郎中。福贵来到县城不巧被国民党抓壮丁,这一抓就是随军走南闯北两年多杳无音信。

  福贵家母生病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在没有福贵的日子,家珍一个人拖着一双儿女忙里忙外,下田种地。还好一双儿女都懂事乖巧。但由于太过于贫穷,女儿生病发烧没钱看病而导致了失聪哑巴,非常懂事、聪明、漂亮的孩子就这样遭受着苦难。

  福贵在战场上经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两年后解放军打赢了国民党,国民党投降了,福贵才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家乡,见到了自己的家人。

  解放之后,又遭受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社会变迁,人人饥不果腹,山上、田地能吃的都被挖了个精光,实在饿的不行了就死命的喝水充饥。由于太过劳累加上饥饿,家珍患了无力病,给这个贫苦的家庭又是雪上加霜,而两个孩子由于饥饿也是面黄肌瘦,但都非常懂事。

  儿子有庆大了,福贵和家珍商量着该送小孩去上学,但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就只能把女儿凤霞送给别人领养,以节省家里的口粮来供有庆读书。有庆很懂事,为了不让脚上穿的鞋过快的破烂,能够多穿久点,每天上学来回都是把鞋脱下来提在手上,光着赤脚来来回回,哪怕是冬天的大雪天也是这样。就这么一个乖孩子还是没逃脱噩运。十三岁的时候,女校长分娩难产需要输血,学校组织学生去献血,只有有庆的血型是符合的。医生为了需要更多的血,就活活的把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给抽干了。一个好好的孩子就这样没了。

  福贵忍着悲痛从县城的医院把儿子有庆背回家,为了想瞒着生病的家珍,就草草的把有庆埋在了父母坟边。回到家骗家珍说儿子生病了,在住院,要休养好一段时间。以后的日子福贵每天收工之后晚上就故意往县城方向走,说是要去看儿子有庆,然后就转到儿子坟前坐个通宵回来。大概过了半个月,家珍突然问福贵,儿子是不是死了?福贵知道瞒不住了,就问她是怎么知道的。家珍说她听见每天早上福贵回来的方向都是往村西方向来的,村西方向是坟地,那里埋着他爹他娘,所以也猜到埋了有庆。

  女儿凤霞不忍心离开父母,没过多久就自己跑回来了。然后就这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忙里忙外。福贵老两口想着,以后他们走了,谁来照顾女儿凤霞啊?所以就想着给她找个归宿,于是请队长帮忙找了个对象叫王喜,是县城里的一个搬运工,有点偏头残疾,不过人品还老实,也勤快。于是就帮他们小两口把婚事给办了。小两口也恩爱,过的幸福和孝顺。过了一年,凤霞怀孕了,一家人非常高兴。分娩的那天,福贵也从乡下来了,和女婿王喜一直在产房外面守着,但凤霞进去之后迟迟没消息没出来,最后医生告诉他们小孩生了是个儿子,但凤霞由于难产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大家很是悲痛,从医院背起凤霞回到了乡下埋在了有庆身边。

  原本病重的家珍,遭受如此打击之后一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

  王喜自从凤霞走了之后,就像失去了灵魂,但为了活着,为了刚出生的孩子——叫苦根,坚强的活着,每天把孩子背在身上去做搬运工。孩子就这样在他的背上长大到了四岁。噩运又降临了,王喜在工地出工的时候,被吊机吊的水泥板压死了。福贵又把王喜也背回了乡下和凤霞埋在了一起。

  福贵带着四岁的外孙回到乡下相依为命,孩子很聪明很懂事,五岁就知道下田帮着收割麦子。有一天,福贵把孩子早早的拉起床,带到田边,孩子说头晕,福贵一看是生病了,就把孩子带回家让在床上睡着,为了不让孩子饿着,就摘了一碗新鲜的豆子煮熟了放在床边,让孩子苦根饿了就自己吃点。然后就下地去了。晚上收工回来,感觉家里不对劲,特别安静。结果进房间一看,孩子苦根由于吃豆子过多给撑死了。最后,只剩下孤苦伶仃的富贵自己。

  在接连失去所有的亲人之后,富贵也想开了,自己也老了,早晚要去陪他们的,能过一天算一天吧,没想到自己过了一天又一天,村里老的、小的都一一先他而去了。他还依然活着,从而被人戏称为老不死的。

  这本书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一个社会的变迁和苦难,才感觉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幸福的。生活、事业上的一些挫折,真的不算什么。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为活着本省而活着!

  这本书,我希望有时间的人都看看,绝对可以提升你对生活的态度!假如,这都不能触动你的心灵的话,那说明你就是没心没肺!

    898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