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1000字以上

小妹 1172分享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首次出版的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1000字以上,欢迎大家阅读!

  《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1000字以上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以研究大众心理学著称。他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聚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灭,群体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 “一些可以轻易在群体中流传的神话所以能够产生,不仅是因为他们极端轻信,也是事件在人群的想像中经过了奇妙曲解之后造成的后果。在群体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最简单的事情,不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我们只要想一下,有时我们会因为在头脑中想到的任何事实而产生一连串幻觉,就很容易理解这种状态。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群体对这个事实却视若无睹,把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觉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 暴民是缺乏理性经验的群体,当对发生的种种事件缺乏有效的理性思考,就只能通过自身的感知经验和道听途说进行联想,并为之找到联系。比如“西方媒体批评”——“反华势力”——“八国联军”——“保家卫国”一样。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 群体表现出的感情是无法复杂和具有深度的,因为他在集合个体时必须选取明确的,具有共性的情感指向,比如仇恨,热爱等等。这样才能在简单和宏大的群体活动中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任何可以深入解析的可能都不会被允许存在,因为暴民个体的狂热无法接纳这种可能,而且它将给群体内部带来争议,从而引起分歧。

  人有模仿他人的倾向,心理学上称之为“同步”。由于人天生都是自恋的,所以爱屋及乌,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即“认同”。为了让其他人喜欢自己,以便搞好关系实现合作,人会模仿其他人,即“求同”。“认同”与“求同”合并在一起,就是一种“同步”。商家就很懂得利用“同步”赚钱,超市里那些免费品尝的甜点,在“同步”作用的帮助下,总是能让消费者乖乖地买下自己本不必买的东西。此外,销售人员千方百计地与消费者套近乎,也正是为了博取一种“同步”。乌合之众的盲从,正是“催眠”与“同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催眠使我们变成了盲目之辈,而极端强化了“同步”效应,使得我们不受理性与道德的约束,做出不可理解的事情来。“自信”是抑制“催眠”的良方,“谨慎”是把握“同步”分寸的要领。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件都可以证实庞德的观点。新闻媒体或者说新闻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利用舆论为博取自己更多眼球,骗取点击率等不顾事实按照自身需要,或按照社会普片关心方向片面报道的行为。例如最近发生的辱母杀人案,关于案件的报道都集中于法律不如道德,司法腐败,司法不独立等敏感的、当下热点的问题。舆论风向把群众关注的焦点完全带偏,而群众也自然而然的朝着这条线走下去,群众一边倒的为于欢感到不公,支持杀人行为,要道德不要法律。显然这样的舆论是片面的,群众面对这样的事件就显得情绪化,对大家认同的事情无异议。但是群众喜欢关注谈论他们想要的新闻事件,媒体也喜欢按照这样的方式报道新闻。

  但是《乌合之众》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后来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首次出版的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

  在阅读这本著作之初,我忽略了这本书的创作时代和背景,在潜意识里误把《乌合之众》当作近年来出版的作品,这使我在阅读中产生了一些疑惑和困扰。例如,作者在卷一中提到“群体的某些特点,大多数都能在野蛮人、妇女和儿童等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看到,比如急躁、冲动、没有判断力、缺乏理性和夸大精神、批判感情等。”将妇女和儿童划为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急躁冲动、没有判断力等特点只在妇女和儿童的生命中看到,而男性群体中没有这些缺点?

  看到此处,我对勒庞的这一观点实在无法赞同,觉得勒庞歧视了妇女和儿童。但是因为只是寥寥数句,不是本书的主要论述内容,且随后勒庞解释说“这很难被那些对此事一无所知的人所接受。”因此我误以为是最新的科学界研究将妇女和儿童归入了“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而我因孤陋寡闻、一无所知才无法接受。

  但当我继续往下阅读时,发现书中仍有其他许多处体现出勒庞对妇女和儿童的轻视。当怀着疑惑再翻看这本书的封面,看到它的出版时间后,我终于坚定了自己的质疑:《乌合之众》虽然是一部很经典的著作,但其中观点并不是完全严谨无误的,也是有其时代局限性且掺杂了作者个人情感于其中的!如勒庞所提到的急躁、冲动、没有判断力等缺点在男性群体中也很常见,尤其在游行示威等群体活动中,男性成员的急躁冲动比女性更明显。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一定会先了解书籍和作者的基本信息,并在阅读时保持批判和质疑的态度。

  虽然对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关于性别和种族的看法不甚赞同,但我对勒庞在书中的其他学术观点非常认同,尤其对勒庞在书中对“群体”的概念和“群体心理”的定义和分类、特征等方面的见解十分钦佩。

  勒庞认为一群人聚在一起可以构成形式上的群体,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只有当群体中的成员的自觉个性走向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不同的方向,集体心理和共性特点取代了每个人自身的特点时,这些聚集成群的具有共性特点的人就进入了“心理群体”的状态,称之为“组织化群体”。

  书中说组织化群体的普遍特征是集体的全部感情和思想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在我看来群体的这种特征是一把双刃剑。以国家发展为例,当国家制定了一个正确合理的发zhan方向后,国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会大增,国家发展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会实现飞跃性的发展;然而当国家制定的发展政策出错时,或者说群体受到错误引导时,对国家所造成的破坏也是令人震惊的。

  勒庞在书中还提到通过群体内部的传染现象,心理群体中的成员之个性消失,无意识的个性逐渐增强,群体中每个人会做出无意识行为。个体在独自存在时,迫于法律、道德等种种限制加以克制的欲望在集体活动时就会显露出来甚至付出行动,个体可能会做出在以往绝不敢做的疯狂行为。这正如聂老师在课上常说的“示威、游行等集体活动极易演变为暴力事件”,法国近期的“黄背心”抗议活动也验证了这句话。

  书中在提到群体的情感与道德观时指出,群体是冲动、善变和急躁的,极易受到外界刺激因素的作用,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的情绪夸张而单纯、偏执、专横且保守。在中国曾经出现过的WG中的红卫兵群体十分贴合勒庞对于群体弊端的描述,或者说组织化群体的种种弊端在WG时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WG时期,中国许多许多人加入了红卫兵群体或其支持群体,中国整个社会都处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在十年动乱里,他们表现出了不为理性所指导的、丧失了一切判断力的激情,他们冲动、多变、急躁,在受到_的鼓动和怂恿后,完全丧失了理智,毫不怀疑自己的行为有错,尽管他们的行为在以往的自己看来都是可耻的,但当处于为了国家、为了集体的心理自慰和群体间的相互暗示和传染作用下,他们心安理得地甚至狂热地去伤害他人的生命、尊严和人权。

  勒庞提到影响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因素时,将间接因素概括为: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和社会制度、教育;将直接因素概括为: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理性。勒庞将种族摆在了间接因素的第一位,诚然,种族对于组织化群体思维和信念的影响是长久的、继承性的。

  每个民族都会有其独特的民族气质、民族性格和民族符号,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信仰、行为、制度、宗教和艺术等都有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异也当然地会影响到不同种族成员的思想;而且种族对组织化群体成员产生的影响是可以从成员出生起追溯的,一个新成员诞生于他的种族所在的领域并在那个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成长,在种族文化和气质的熏陶下极易融为群体中的一员。一个种族就像一个大型的异质群体,它对群体的意见观念和气质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接受这一观点的同时也要坚持种族平等的原则,否则极易演变为支持种族歧视的言论。

  在勒庞所阐述的影响群体和信念的所有因素中,另外一个让我产生极大共鸣,有很深感触的便是教育。

  教育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群体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指导和教育。反窥中国教育竟和1895年的《乌合之众》中关于教育的描述如此相似。从小学到大学,填鸭式教学,积压在学生身上的课业负担,人为的重复考试和训练让“教育”一词显得极为单调和枯燥。

  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都是为考试而活,所有的学生要做的就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烂熟于心,每天面对换汤不换药的试卷,在最美的年华里,被关在学校,被切断了一切亲身经历和体验人生和世界的途径和机会。在个体最容易形成独立个性、创新思想和发散思维的时候,他们被迫接受着同化,思维越来越狭窄,个性也逐渐湮没,多数学生都会沦为乌合之众。

  更令人气愤的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大学是一个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阶段,大学里的学生皆已成年,即将投身的是现实社会,即将面临的是步入社会后的种种挑战,而中国的大学多不考虑大学生应当学会的是什么,没有考虑学生必须及时适应社会或提前学会适应社会,高校中仍在过分宣传“大学生本质上还是学生,还是以应学习为主”,但并没有对教学方式和考核制度进行创新。学生以学习为主,固然是学生的本职和责任,可是如果大学学习仍像中学一样背书考试而不结合社会和实践又有什么意义。

  另外,在许多学校里都盛行鼓吹科研的风气,科研成果多的学生会被追捧的很高,学生竞相追逐五花八门的科研项目奖项,但实际上其中许多科研内容只在无病呻吟,并没有对学术有什么贡献,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也并没有什么帮助。那些在学校渲染出的功利的科研环境下争先恐后进行科研的人一并未对现实社会有真正的体验,二未对自己进行知识上的提升。正如庞勒所说:“这是一种违反自然的,与社会相对立的制度……不考虑年轻人很快就会投身其中的现实社会,不考虑我们生活于其中并且必须适应或提前学会适应社会,不考虑人类为保护自己而必须进行的种种斗争,不考虑为了站住脚跟,他提前自我武装并且需要意志坚强。”在教科书和考试的教育之间,我们更需要实践的教育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能力水平,理工科的大学教育会涉及较多的实践,人文社科的大学教育更让人担忧。

  在《乌合之众》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庞勒在论述群体意见与信念的变化范围时,提到普遍信念对群体中的人行为和精神的束缚。“那些在不知不觉中掌控人们思想的暴政,是唯一真正的暴政,理由是你无法同它作战。”对于不知不觉中深入骨髓的信念是很难去推翻并改变的,这些普遍信念在不知不觉中控制思想,在渐进的变化中甚至感受不到正被它所同化,而当完全被该信念控制时,你已无法反抗或者说不想去反抗了。

  现在的我们是否被某种信念所掌控,是否出于某种思想的暴政之下呢?也许是的,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恐怖的是为某些错误的思想所掌控但却未察觉其错误。

  此外,勒庞在易变的群体意见中指出群体意见的易变使得群体意见越来越接近于变成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密切关注各种意见,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群体多为非理性的、盲目冲动的,这导致政府的决策也将变得不是那么合理,从前引导民意的媒体也不得不像政府一样在民众面前恭恭敬敬。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些后果更加显著,且不说媒体这一传播媒介为吸引读者眼球和阅读量所做的屈服于市场的改变,政府在群众的力量面前也不得不对自己的决策有所考量。就像前段时间发生的中国游客在瑞典酒店遭遇警方暴力执法的事件,在尚未对事件真相进行彻底调查之前,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便发声指责瑞典警方,虽然官方维护我国公民权益的态度值得肯定,但仅凭一面之词就指责他国,有点草率,更有迎合网民观点的嫌疑,我个人并不是很赞同的。我认为政府应尊重民众意见和建议,但不应过度地对民众多变的意见进行迎合和恭敬,在决策时保持自身的理性使之免受群体冲动意见的影响。

  《乌合之众》读后感作文

  此书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医学博士专业,但他一直被排斥在正式的圈子之外,他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科研计划却从未有任何惊人的发现。

  但当他开始研究群众心理学,立志成为斜杠青年,并著书立说后,他的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了顶峰。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坚持要会见他,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忙于通读其著作,并付诸实践。

  乌合之众一书成书于1895年,那一年中国对日海战失利,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如今120多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人性像山岳一样古老。

  2.群体的特征

  我们从很多群体性事件中可以看出,群体是多么无知无脑。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本能。激发一个人最原始本能的决定性因素是数量。数量会给人充足的理由,强烈的正义感。单独一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法律上和道德上的责任,而在群体中,一个人获得了无比的安全感,但群体不用负责任,因为群体是无名氏!

  第二:传染。人的感性的情绪在群体中容易互相传染。我们可以把传染视为一种—群体性催眠。被情绪传染的人会感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莫名的情绪和来自大多数人的坚持的“理由”会让人停止思考,表现的完全像另外一个人。

  第三:暗示。一个人的人格其实十分脆弱,很容易被这种心理力量带入一种完全失去任何意识的状态。群体有着很强的自动放大非理性冲动的能力。群体一旦形成,他们就会急切的期待,希望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行动起来,这也是所以他们能如此容易接受暗示。独立的个体在暗示下,也要有足够的理由才能让他行动,而群体在此正好相反。

  3.如何影响群体

  群体是易变的,没有长远打算的,他们可以很快的从一个极端变到另一个极端。因为他们几乎无法理性思考。他们只接受情感的暗示。所以这种情感的变化特别会引导他们的行为。

  什么容易打动群体?极端的情感,因为群体容易夸大自己的情感。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加说理的方式很容易打动群体,这些也都是演说家惯用的方法。而这些能打动群体的恰好是一个强权者具备的素质。所以群体渴望强权者来统治,也因为他们无脑,没有长远方向,所以他们需要强权给予安全感,和带领。

  群体的无脑导致其领受不了高深莫测的哲学或科学观念,他们需要简单明了的观念。这也是很多时候,提前准备好的完美无比的演讲稿无法打动台下观众的原因,因为台下的观众一旦构成了群体,他们就不能理解完美的阐述,而只希望听到疯狂的口号,参见希特勒的啤酒馆演讲。

  4.支部建在连队

  1927年9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那位作为特派员回到家乡的年轻革命家,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

  支部建在连上"是把"党指挥枪"原则落到基层、"达于士兵"的最佳组织形式和制度机制。

  抓好支部建设,就抓住了基层建设核心以至部队全局关键一环,保证了不仅在战争年代取得节节胜利,和平时期也经受住了复杂严峻的考验,进入新世纪不断巩固支部在基层单位的核心领导地位,提供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证。

  5.吸粉与韭菜

  对普通人而言,大V的影响力无穷,比如徐小平老师那篇比特币言论,房产领域的欧神,资本市场的各类传奇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千万粉丝的举动。

  如今公众号和抖音等自媒体,给了普通人树立个人IP的机会,部分大V利用粉丝心理,疯狂压榨,有的引起众怒而被封杀,但更多的还是酒照喝、舞照跳。

  海量信息时代,普通人往往被贴上了各类标签,大数据下个人生活都被精准营销,白领应该住什么房,金领应该开什么车,成功人士应如何度假,单身应该如何脱单。。。

  要想不成为乌合之众,很难。

  唯一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少参加集体活动,多看书勤思考,回顾历史常复盘。

  《乌合之众》读后感范文优秀

  前言

  本次读书笔记内容涵盖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著的《乌合之众》的四个部分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四个部分。

  本次读书笔记的制作框架分为四个部分:全书概括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重点内容分析,个人见解。其中对于全书的概括介绍除文字介绍外,另在文末附上思维导图以便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全书(见附表一)

  二、全书概括介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弗洛伊德也曾说过说:“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的名著,他极为精彩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在学术界对勒庞的这本乌合之众有着极高的评价,其卓越之处在于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群体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作者精细地考察了个人聚集成群体时的心理活动,认为当一个人融入群体时,他的个性就会被湮灭,群体的思想会占统治地位。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极端化、情绪化以及智商化的地点。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曾创作了数本人类学、历史学的著作,可他却一直作为“圈外人”被大学和科学院等学术机构拒之门外,这就导致他在作品中出现了一些偏激的观点以及辛辣的语言。正因为如此,作者有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以及科学普及工作,提高了他的综合技能,因此他更加得心应手地撰写视野开阔的纲要,并且能够像记者那样凭直觉及时捕捉吸引广大读者的事件和观点。可以说《乌合之众》这篇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心理学巨作的创作和他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在书中,群体被描述成狂热易变、容易轻信的动物,他们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行为,同样也很容易慷慨就义,既会随意烧杀抢掠,却也同样表现得极为自私。作者何以提出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和结论呢,从本书的写作背景来看:《乌合之众》写作于90年代,以法国大革命作背景思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19世纪的欧洲动荡不安,民主制度和国际强权的崛起,使得传统进一步衰弱,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在经济的层面,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在维多利亚时代,国力达到鼎盛。与此同时,19世纪40年代,工业资本主义产生的负面后果开始显现,导致了整个欧洲大陆出现了一连串的革命事件。这些事件所导致的群体性动乱使勒庞看到了现代社会政治正在发生一些重要改变。他通过革命中种种行为的分析发现,即使一个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一旦他们加入受人们崇拜意识形态蛊惑的群体,就变成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他们就如同发生化学反应一样变成了一群疯狂和无恶不作的家伙,而且他们在一种“历史革命感”感召下,并没有任何关于犯罪的意识。

  四、重点内容分析

  在本书中,作者对于群体心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人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移到了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又进一步指出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意识人格消失,无意识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转染作用而转向同一共同的方向,有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他不再是他自己,而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作者这样的观点似乎看上去有些偏激了,他完全否定了个人的理性在群体中存在的可能,个人在作者笔下如同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的“提线木偶”,集体思想对个人的影响特别显著,我认为当个人处在群体中,因为群体的排他性,个人的某些意志会根据群体的意志进行调整或者隐藏,而不是作者说的消失,这样的调整或隐藏绝不是永久性的而是暂时性的,用发展的眼光看,时代越发展,群体中不一样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多,总会有卓越的个体能突破群体观念的束缚,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群体也会越来越宽容,能够包容或接受个体的理性思考。

  而在站在群体的角度来看,一个暗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群体”根本没有预先策划。他们可以被最矛盾的情感所激励,但是又经常受当前刺激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像被狂风卷起的树叶,朝各个方向飞舞,接着又落到地上。”作者这样的一种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群体的“可塑性”。他们并非都是负能量的集合,他们最终也并不一定会发展成偏激甚至暴力的群体,某种程度上而言,刚刚形成的群体就像是一张白纸,最后成为怎样的一张画取决于粘有色彩的画笔,一个积极向上的暗示可以使得群体向一个好的方面发展。暗示会在群体中形成一种信念,而信念正是一种文明的基础。群体会为了某一种信念的成功而舍生取义,所以古往今来,在乱世之时会有各种理念的革命去推翻原有依然衰败的制度。去创造新的制度。而在盛世安稳的时代,群体理应是一种稳定剂,是真善美的践行者。唯有群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了,社会才会愈发向上,一个国家民族才会进步。

  五、个人见解

  《乌合之众》不仅给当时人们认识群体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也有其现实意义,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受到大多数人所持有的意见 即“舆论”的影响。因此,从群体心理出发探索和分析群体心理与舆论现象的关系,对于当下信息的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勒庞在书中指出,群体行为呈现出突发性和极端性的特点,而群体的思想认知呈现出原始化的特点。群体心理的这一特征就指向了当下的“网络暴力”现象。

  总的来说,群体心理与舆论存在双向作用关系,一方面,群体心理的相互感染会影响舆论走向,勒庞在书中说道:““群体不善推理 ,却急于行动”“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也就是说当下群体的形成十分简单,有共同见解的人自然而然就会组成群体,同时在群体内部因为有着相同的看法与观点,他们就会急于想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更多人接受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样的行为大多都是夸张的,但是却有着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样以共同价值为核心的群体,舆论走向也就因此被影响。

  另一方面,舆论也会对群体心理产生刺激作用。勒庞认为,群体受一切外在刺激因素的摆布,且呈现为不断变异的特征,而且这一作用会不停地产生变化。通俗的说也就是人在独处时能够用理性主宰自己的行为,而处于群体时则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产生过激行为。故而舆论若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对群体心理产生刺激,新的群体心理也就应运而生,并产生新的舆论如此循环往复。

  六、结语

  《乌合之众》一书中的许多观点和提出的问题,对于当代仍然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虽然书中有些言论过于偏激,也没有考虑到时代的发展性和人民的进步,但是勒庞对我们之前那些文明伟大和衰败的原因和评价,无论是对我们当前的各种领袖和社会公众都具有启示意义,让领袖能够认真研究和把握群体的心态,及时有效地疏导群众情绪,加强对舆情的掌控和积极引导,能够让我们在处于群体时仍能保持理性与怀疑。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具有理性批判精神的人,有独立思想的人,不被群体“淹没”的人。


相关文章:

1.《乌合之众》读后感:学会独处,保持独立思考 

2.《乌合之众》读书笔记及感悟2500字 

3.藤野先生高中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

4.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1000字

5.《红与黑》读后感1000字范文

    92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