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逸结合的高中演讲稿:我们为什么不能“划水”?

志彬 1172分享

  编者按:“划水”并非洪水猛兽,工作、学习中适当“划水”是不可少的。只要把握分寸,我们为什么不能“划水”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我们为什么不能“划水”?》。

  “划水”是一个方言词,它在网络上火过一段时间,与“打酱油”近义,现在泛指工作、学习过程中的偷懒行为。“正统”的思想告诉我们:工作要认真、学习要专注。于是,“划水”是万不可原谅的,“划水”现象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雅礼中学,“划水”更是少见。即便哪位同学“划水”了,也总是心怀愧疚,难以真正痛快地“水”一次。

  但是,“划水”其实不完全都是消极的。我们大可不必这么排斥它、恐惧它。之所以下意识地抵触一件事,多半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在洛夫克拉夫特《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中,有一句在座都耳熟能详的话:恐惧源于未知。举个例子,北方豆腐脑是咸的,南方豆腐脑是甜的。南北双方一交换,不由大惊失色:“豆腐脑怎么能这么吃呢!不会腹泻吧?”瞧,我们习惯性思维塞满了生活,禁锢了我们自己。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总是充满担心,甚至恐惧。所以我们对“划水”这个有背正统理念的现象就唯恐避之不及了。我们的同学一但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划水”,不由吓破了胆:“我怎么能划水呢?我怎么能活得这么腐!”一时间,自责感、愧疚心一起来折磨我们的小心脏。可是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偶尔“划水”一次。这让一些同学甚是紧张、无奈、沮丧!

  这些同学都以为忙碌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每天忙碌就过得充实;观念告诉他们,日子最好是忙得不得了,零点起床,二十四点解决所有事情,躺在床上那微乎其微的时间里心中便满是成就感:看,我做了好多事!于是这一天便是完美的了。可是这样的生活,谁能保证对其不会丧失新鲜感?我以为,把生活中塞满事情的充实,总是比不过未塞满时那般轻松愉悦的感觉。生活太认真、太忙碌,日子就过分充实了!如此充实的生活会压垮我们。只有生活处在“未充盈”的状态,疲惫感才会减弱,生活才会永远保持新鲜。回忆一下:有时候你在“划水”,那一天不也过得十分扎实吗?有时大家发呆分神,可我们不也因此警醒自己要学习更多吗?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允许自己不完美,我们才有逐梦的方向,进步的空间!在此,我要大声提出:同学们不要那般求完美,偶尔“划水”让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有了弹性,这也有益大家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我们学习中不必苛责自己偶尔的“划水”。相反,有时我们需要浅浅地划一次水:发发呆、打打哈欠,吃吃零食,学习花园宝宝,看看《刺客信条》等等。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无节制地“划水”。高质量的“划水”,能使工作、生活达到平衡的境界。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就不得不搬出些人物来了。伟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每工作十天,必有一天得分出来喝酒。他这么解释:不要轻视一天的醉酒,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如果没有九天的疲劳,怎么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没有一天的酒醉,怎么能娱乐自己的身心。娱乐自己远远比娱乐他人要难。给生活松绑,这就是“划水”的高境界啊!可见,“划水”也是为了工作而划,也是事出有因。苏轼当了大半辈子的官,不论被贬到哪都恪尽职守,造福一方。可他更加出名的是他的美食之道。他创制了新菜品东坡肉,被贬岭南时竟还为荔枝狂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在工作期间不忘分出心来让自己活得轻松点,不被工作束缚住了生活。像这类大咖,都是“划水”有道,堪称“划水”界的大师了。

  “划水”并非洪水猛兽,工作、学习中适当“划水”是不可少的。值得注意的是,“划水”有讲究:贪图安逸为下等,调节生活为中等,升华灵魂为上等。只要把握分寸,我们为什么不能“划水”呢?

 

作者|刘雅妮

  公众号:邓志刚语文工作室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8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