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青春不言败》观后感

崔莹莹 1172分享

  在《青春不言败》中,刘华盛在澳门创造自己的发家史时,恰逢国人正在华夏的每寸国土上激情创业的年代。上半年热映的《中国合伙人》中的那三个兄弟,不也在那个时期创造了属于他们的发家史吗?所以看该剧,让人很难不去想“创业”这个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看到和听到了太多神话似的财富积累的“故事”,但这个以澳门为背景的故事也许会让我们感受尤深。因为它告诉我们,1999年回归时的澳门,不仅是一片被异国统治了太久的国土,也是一片无数大陆人泼洒过汗水的、实现了自己“创业梦想”的热土。

  写到这里,我那根历史系的神经又忍不住绷紧了,特想结合青岛的历史说点事。在中国近代史上,青岛曾从19世纪末起先后成为德日的殖民地。1919年的五四运动,国人虽然高喊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但是直到1922年底,日本人才将青岛交还。让人无语的是,当年日本人迟迟不肯交还青岛的理由之一竟是,担心中国人没有治理青岛的能力。这种质疑,当年英国人交还香港时好像也有。只是这样的质疑,让国人情何以堪?

  什么叫治理一个城市的能力。我想,归根结底要有一批人才。而中国人的创业年代,重要的也不仅仅是累积了财富,而是造就了一批人,一批像刘华盛这样的人。该片是以澳门回归作为全片的开头,以在澳门打拼了20年的刘华盛作为讲述人来为我们展开。虽然在开头,刘华盛说得不多,但我们却感受到了当年身处澳门的大陆人的那种自豪和自信。试想,如果刘华盛没有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何来如此的自信。试想,如果当年澳门回归时,那里真的除了赌徒就没有其他人了,我们又何谈对这个城市的治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青春不言败》这部戏的取材值得称道。

  看这部片子,我还忍不住要想这样一件事。同样的一个人,在那个偏僻的小乡村,任凭他如何能吃苦也难以在短期内拔除家里的穷根。而一到澳门,即便处处受气,却处处得以寻到商机,最终竟像个不死鸟一样的富了起来。可见,个人的能力再强,努力再多,也要有一个合理的经济制度来支撑。我不懂经济,但我知道中国的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要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创业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永远走在越来越富强的路上。

    20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