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寄生虫》中学生精选600字观后感5篇2019

廷峰 1172分享

  《寄生虫》影片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寄生虫》中学生精选600字观后感5篇2019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彩电影《寄生虫》中学生精选观后感5篇(一)

  《寄生虫》是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所执导的电影,

  这是他继2017年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上的“主竞赛”单元获得金棕榈奖提名的《玉子》之后推出的作品,

  而2019年的这一次他终于顺利夺得的金棕榈大奖。

  由2017 年出演《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而引起热门话题的宋康昊所主演。

  宋康昊曾经出演过许多奉俊昊的作品,

  从《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到《寄生虫》等,

  可以说,宋康昊根本就是奉俊昊的御用演员。

  而《寄生虫》这一部电影主要探讨的是韩国社会阶级的故事,

  住在山坡上宽敞别墅的有钱人,

  与住在狭小拥挤地下空间的穷人之间,

  所摩擦出来的社会现象。

  不同阶层的人对餐桌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寄生虫》这一部电影非常地有意思,

  电影并不是一边倒的在抨击上层阶级的生活形态,

  反而是把底层人物与上流人物之间的“可爱”和“可恶”之处表现出来。

  不同社会阶级的人在对待餐桌的生活态度是截然不同,

  金家居住在地下蜗居,是属于社会底层阶级,

  家里的餐桌便是一个对于一家四口来说,

  也显得过于窄小的方形桌面。

  全家一起聚在这张餐桌旁吃饭的时候,

  桌面上随意放着啤酒瓶与零食。

  当儿子的同学带来一块看起来很名贵的石头时,

  立刻把桌上的杂物随意地往旁边一扫,

  腾出一个空的位置。

  这就是金家人在餐桌上的生活态度,

  即使给他们一个更大更宽敞的客厅桌,

  他们同样会把餐桌弄得零乱不堪,

  把食物碎屑弄得满地都是。

  而朴家则是住在山上的别墅里,

  厨房餐桌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物。

  朴太太一个人吃炸酱乌龙面的那一个情景,

  她整整齐齐地把整碗面吃得干干净净。

  电影中出现这样的对比桥段,

  立刻会挑起观众的洁癖神经,

  也好像是凸显出下层阶级之人的某些“可恶”,

  那些“可恶”则指向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思维,

  而这些思维又或多或少地造就了阶级差异。

  心里的贪婪体现在满满的餐盘上

  我们再来看金家全家人在司机的食堂里吃饭的那个情景,

  他们每个人的盘子都猛夹着自助吧的小菜食物,

  把盘子堆得像一座小山一样高。

  他们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

  心里的贪婪展现在食物的餐盘上。

  虽然有的人很穷却依然很有原则,

  但是金家人不是这样,

  他们穷得很贪婪。

  当他们尝到一个甜头之后,

  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地谋取更多,

  就像他们盘子里的食物一样,

  堆到不能再堆为止。

  这倒是符合了金太太所说的那句话:“因为有钱才善良”,

  这句话的反面就是:“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不善良”。

  没有钱的人考虑问题会以他们全家人的利益作为优先,

  而更底层的想法或许应该是:“有钱人都欠我们的,我们跟他们索取一点,仅此而已”。

  朴太太给家人分享食物的顺序显示了每个人在她心里的家庭地位

  精彩电影《寄生虫》中学生精选观后感5篇(二)

  如果要拍一部从蟑螂的视角出发的电影,大概会很像《寄生虫》。当然,前提是每只蟑螂有自己的螂生、个性、家庭,还有与彼此沟通的方式。片中某个角色匍匐爬行时的样子,真的就如我遇过的蟑螂那样,在我打开灯的那瞬间,爬行的它乍然而止,好像在等待我动静,以便思考下一步策略,顺便祈祷我没发现它。

  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今年获得坎城金棕榈大奖的《寄生虫》,描述贫穷的金家四人住在破烂的半地下室屋子,环境杂乱、父母失业,与一双儿女只能靠些零工维生。一天,儿子基佑的朋友要出国,将一位有钱的家教学生,转给基佑指导,让他获得进入富有人家大门的机会,认识朴家有钱的一家四口……

  《寄生虫》有许多充满黑色幽默的恶趣味,这贫穷的一家四口如蟑螂般顽强讨生存,善于计划与操弄,电影有一大部分由于金家人的计谋,搞得像《瞒天过海》系列那种劫盗片一样,非常有趣。但后面的发展,实在是每一步都出乎意料之外,剧情越来越疯狂也越来越紧张。更厉害的是,导演融合黑色幽默与绝望感,拍出一幕幕荒唐的情节,但这些离谱夸张的情况放在社会状况的脉络下看竟很贴近现实。在爆笑背后,颇令人伤感。

  阶级的符号、象征与意味,在许多小地方不断出现。连用个Wi-Fi都得像寄生虫到处找宿主的金家,他们的穷儿女知道面对有钱雇主最好取英文名,明白在上流社会怎么混比较显得「高级」。有钱亲戚去世留下装饰用的石头,对穷人根本没屁用,最后石头的「用途」是个残酷对照,真正反映了「这(造景石头)是什么,能吃吗?」一般的愤世。

  穷男与富千金的家教关系,刚开始看起来像是男生利用优势占女生便宜,但看到后面会理解穷男终究是个寄生虫,被富千金拿来满足自己的想像。两个人家窗户看出去的景象大异其趣,穷人窗户紧邻大街,一片丑陋的灰,政府除虫人员在街上喷药,只要开着窗,药就自然喷进家里了,金家父亲还说这样可以免费除虫,但真正要被除的虫的根本是他与家人呐;有钱人家的窗外则是一片绿地,甚至基佑刚按完朴家门铃,大门微微打开时,虽还看不到其他东西,却已经见着几丛绿意,生气盎然。

  朴家女主人第一次出现时,全身穿着优雅的白色衣着,那种白不是穷人穿得了的白,穷人的生活型态没法让那纯洁的白色衣物维持超过一分钟,总会弄脏些什么。但更残酷的阶级代表物,是味道,这是穷人怎么假装怎么遮掩都弄不掉的,而朴家人对穷人味过敏。

  传统英式「楼上、楼下」(upstairs downstairs)的阶级分野,在这变成地上、地下。能在见得到阳光的地面上生活,是一种特权,朴家女主人也提到她好多年都没搭过地铁了。地球上的人口(或宜居土地稀有度)越来越发展成穷人得住地下室、搭地铁、在蟑螂最多的地方生活,把上面的空间留给富人。

  不过,朴家人虽有点势利眼,但他们并不残酷坏心,只是因生活舒适,让他们软化到有些傻气天真、讲出白目的话也不自知;而金家虽可怜,但有时候也做得太过分。总之整部片里没人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导演让观众的同情心吊在钢索上,增加道德问题的复杂度,以及凸显真正的问题是体制,是系统,不是个人。每个个人只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尽量求生罢了。

  贫富差距小的时候,社会不同阶层是有机会共存互利的,大家都过得下去,只是赚多赚少的差别,此时仇富是不智的,因为上层如果赚得多,下层可以一起雨露均沾;但当差距越大,各阶层的平衡越来越脆弱,下层到底会敬佩上层的本事、还是蔑视上层的特权?有时是只是一念之差。当蔑视与愤怒的情绪太强的时候,阶层的恐怖平衡就会裂解,高低阶层彼此虽然需要对方,但不再有尊重、不再把对方当人看,只想强取豪夺以求生存,敌意越来越大,寄生虫只能不断啃噬到连宿主都活不下去,而寄生虫之间更是要弱弱相残。

  人太苦的时候实在难有人性,在做垂死挣扎时,只有动物本能是真的,任何所谓人性与恻隐之心都是奢侈、甚至会害自己失去生存机会。看看电影,想想现实,会发现这种寄生虫的比喻,与我们的现实差距并没有想像中大,至少,就算现实世界的穷人还没到「寄生」的地步,但处境已经与蟑螂距离不大了。

  导演高明之处,在于他并非大张旗鼓地把议题塞进你脑袋里,也不像《我是布莱克》那样不断以各种生活惨况激发观众的同情心,奉俊昊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吸引你走进去,让你好奇、让你渴望,等你深陷其中,你已经进入漩涡里面、边哭边笑边不自觉地去思考它隐含的意味与思考。这点其实有些类似导演乔丹·皮尔今年新作品《我们》,但《我们》的隐喻纷杂,背后逻辑也有多处说不通,相较之下《寄生虫》的各式比喻是更细腻而高明的。

  《寄生虫》的场景设计很用心,大部分故事发生在朴家大宅,是个极简风格宅邸,非常开阔,却又有很多角落可以藏秘密;一场暴雨让金家人冲回家的路上,则带着观众看见所谓「半地下室」住宅所在的社区,是如何让人的生存成为如蟑螂一般的型态。剧情设计埋着许多伏笔,闪烁的灯、台式古早味蛋糕店、富有人家儿子的心理状况,都成为前后呼应的线索。有些画面在独具慧眼的荒谬组合之中透出特别的心境,例如一幕滂沱大雨水管破裂马桶喷屎,却有个角色坐在马桶盖上压着一堆屎尿水一边冷静抽烟,那种认命荒谬好笑又让人难过,因为该角的淡定让观众明白,这肯定不是他人生面临过最屎尿横流、最狼狈的处境。

  《寄生虫》很接近我心目中的完美电影——我指的是,它在技术、剧本与演出方面都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但也绝对能让大多数主流观众喜欢,就算是个平日工作与家庭都忙碌、只想轻松看电影享受娱乐的人,我都能放心推荐。其实,介绍各式电影这么多年,深感推荐某些佳片很不容易,因为我也曾经没日没夜加班过、也全职照顾过两个年纪差不到一岁半的娃娃,我了解不是所有观众都有余裕,能在难得的休息时间欣赏题材较为严肃、沉闷、痛苦的片。我站在推荐电影的角度,常为许多好片扼腕,但也能站在观众的角度理解,有时真的只想放松一下、不想被闷到,而《寄生虫》让我完全不需要有挣扎,可以非常放心地叫大家都去看吧,真的精彩!

  精彩电影《寄生虫》中学生精选观后感5篇(三)

  如果梦想有一个重量,会有多重?那味道会有多重?贫穷会有多重?悲伤又有多重?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指导的《寄生上流》运用他一贯犀利的黑色幽默,赋予本片有着鬼魅般、鲜活的故事体验,它可以是一部喜剧,更是一部悲剧,参杂了惊悚与血腥,蔓延成一段讽刺人性的寓言。

  《寄生虫》讲述一个贫穷的家庭四口从儿子基宇起,开始想方设法要接近上流社会,想从此飞黄腾达,情况却逐渐失控。电影用小家庭来看大问题,主角们一个个「顺利的」求职过程,延伸出贫富差距与阶级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探讨人们面对生死存亡的心态,以及愿意牺牲什么换取更高品质的生活?本片充满滑稽与荒谬的喜感,其实悲惨又沉重,看完电影之后,仿佛心里也有个重量,拉着思绪慢慢下沉。

  奉俊昊导演对于细节的掌握都可以在片中慢慢发掘,无论是对于场景空间变化的描绘(矮房跟豪宅的格局差异),或是角色表现情绪的脸部特写(宋康昊饰演的爸爸真的好猛,上一秒彷徨下一秒愤怒),或是活用特定的事件/物件加重故事核心(无法形容的味道、造景石等),或是编导在剧本内安插的梗(北韩、印地安人、美国人、童军、台湾古早味鸡蛋糕),都使《寄生虫》的故事厚实有料还很有日常感,加上演员们变色龙般的演技,汇集非常丰富的情感。

  不过有一点可惜的部分在于,电影中后期开始转折以后,剧情的节奏感变得很急促,收尾只有聚焦在主角家庭的命运,因此其他像是朴社长家的后续状况、男孩解出「救我」的摩斯密码桥段意义为何……等就没有更详尽的描写与解释了;然而,编导选择在电影后半段,开始缩小范围其实能够理解,因为电影的主体还是这四位主角,我们从头看他们受困于贫穷,为了能咸鱼翻身做出不少「努力」,势必要在最终来检视他们努力的成果到底如何?这也是我认为可惜但依旧喜爱这结局的原因。

  电影里有一块来自基宇好友送的造景石,说可以招财富或招考运,主角们当作宝供在家里,开始期待改运那天的到来。这块石头,就像主角们想要摆脱贫穷的发财梦,也像是要满足欲望的执着,恨不得拥有自己宽敞的客厅和浴室、一览无遗的庭院美景、不用寻遍角落才能勉强连线的无线网路,或是……改变别人看待自己那种嫌恶的眼光、消除自己身上那股刺鼻的穷酸味。这股庞大的欲望交织着贫穷引起的自卑感、有钱人家的优越感,还有更多扭曲的价值观,造景石不只默默转变主角们的经济状况,也埋下可怕的杀机。

  在避难所里面,儿子基宇紧紧抱着造景石,一边喃喃自语的特写让我很有感触,印象中他说:「是石头黏着我……我说真的,是它一直黏着我。」看到这里我不禁笑了,基宇不想舍弃石头,代表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重考大学都已经四次了,还有什么比改变现况和带给家人财富更重要?基宇的执着有多深,石头就有多重,所以「石头黏着我」听起来就像他在自我安慰,合理化自己与家人这些荒谬的行径,呼应到结局另一个关于石头的特写,显得更加讽刺。

  《寄生虫》嘲讽资本主义底下无法消弥的贫富差距与阶层问题,上流、底层无法流动也存在歧视,因此奉俊昊导演正希望能透过这部警世寓言,激发大家产生更多的反思与感触。全片散发浓浓的荒谬,是因为现实残酷而无法改变它的无力感,从开场狭窄的矮房就慢慢流露出来,仿佛主角一家人会永远困在这贫穷的牢房里无法脱身,只能再做一个白日梦,期盼发财买房、一家团圆的未来。

  在看《寄生虫》的时候,让我想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这部同样也是用一个家庭遭遇到的状况,来放大社会上的问题,藉由角色间细腻的互动以及真挚的情感,重新解释家庭组成和亲情的定义。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两位导演安排群戏的方式,把一群演员都丢进同一个场景、画面里,好像没有剧本或台词般让他们自由发挥、对谈和互动,可能依偎着、可能在吵架、可能在吃饭,都是生活的日常小事,稀松平常却特别深刻(奉俊昊导演之前的《汉江怪物》也有个奇葩的家庭)。

  精彩电影《寄生虫》中学生精选观后感5篇(四)

  这几天看完韩国电影寄生虫,在这仅写下自己的感受。

  刚开始儿子代替自己的好兄弟去富人区做家教,服兵役两年+高考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于是伪造学历靠着高考的那几年备考经验就去了,一个真敢教一个真敢学,在此尝到甜头之后,想到一同住在地下室的亲人,几经曲折想方设法把他们都调到富人区来工作。

  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说社长大人不喜欢别人逾越自己的线,认为司机跟自己只是最普通的雇主与佣人之间的关系,没有必要以朋友的口吻来关系自己。穷人的父亲认为富家的妻子是一个好妻子,是因为她善良,而自己的妻子的一句话也是电影的核心之一,“有钱而且善良,有钱所以善良”“钱是熨斗,能把一切东西都熨平”,所以在这里画一个问号,是因为有钱得变得善良么?

  常年住在地下室与富人区的小别墅形成鲜明的对比。下大雨的时候地下室时最惨的,所有的水都堆积在地下室,印象深刻的是穷人家的姐姐为防止马桶兹水,坐在马桶上抽着廉价烟的无奈;相反富家人天气好与不好没什么大碍,生活依旧过得没差。最后刺死社长大人的是有味,一个在地下室待了四年的人,社长鄙人的眼神彻底击垮了穷人父亲最后的挣扎,冲动的刺向社长,社长大人一家永远不会知道有味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耻辱。

  看完影片,阶级很难去跨越,善良本身是什么,很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精彩电影《寄生虫》中学生精选观后感5篇(五)

  阶级对立的片子总是可以吸引群众的关注,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分级真的很严重,贫富差距真的很大;另一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大众希望借着这样的片子寻找同类,顺便批判下那些富人。

  《寄生虫》就是这样一部体现阶级对立的片子,电影用了一些列带有很浓烈戏剧色彩的故事突出了阶级之间的差异。

  电影的一开始展现了住在半地下室的一家人,他们贫穷、失业、怯懦。在这家人吃饭的时候,一个醉汉在他们的半地下室窗户前撒尿,没有人敢站出来呵斥这样的行为。从这家人的表情上观众可以看出他们很不爽,但是他们选择了隐忍。因贫而生怯,他们不敢去得罪任何的人,与其引爆一场战斗,不如忍气吞声,这是没有任何武器的穷人的生存哲学。

  就是这样看似毫无未来的一家人,他们的生活在基宇的一个朋友敏赫出现后开始转变。敏赫有钱有颜,他带着一块很重的转运奇石来找基宇,希望基宇可以在他出国期间暂替他去做富家女的家庭英语老师。观众一定要知道,一部电影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好的导演绝对不会拍摄任何无用的镜头!敏赫的出现给基宇一个去有钱人家做家教的机会,一开始naive的我以为这个朋友的出场就是为了引出后续故事的发展,但是我错了,这里还有一个很隐晦的细节。富家女是一个缺爱(父母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的女生,她很容易爱上任何一个对她稍微好点的男生。这个女生的特性让敏赫选择了穷困的基宇去暂替自己,敏赫相信穷且怂的的基宇对富家女毫无吸引力。所以他带了一块假的石头去找了基宇,石头是假的,是从后面的剧情推断出来的。家里被水淹了的时候,石头居然浮起来了!浮起来了!

  基宇和基婷在网吧里面做了假的大学文凭,基宇成功的成为了富家女的英语家庭教师。这时候电影的第一个戏剧点出现了!基宇抓住了一个可以摆脱贫困的途径,这是一条带着全家人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他开始变得贪婪,变得无所畏惧,此时伶牙俐齿的形象和开头那个木纳的人相比可以说是判若两人了。在发现富人家里的小儿子有画画天赋以后,他随口就编了一个认识一个很优秀海龟艺术家的谎言,顺势的将妹妹安排进了这个家做家教。尝到了甜味的兄妹俩胆子开始膨胀,越发的贪婪和大胆。他们不止希望自己可以找到这样高收入的工作,他们也希望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成为这家人的帮佣,于是这家人开始了一系列疯狂的行动。

  基婷在年轻司机送自己回家的路上,悄悄的将内裤脱下放在座位下方,刻意的营造司机和女友在社长的专属座位上玩儿童不宜游戏的事情。她成功了,社长真的发现了这条内裤,并且真的怀疑司机越界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穷人有些时候真的很聪明,他们深刻的知道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深刻的了解富人心目中的那条界限,万一逾越了,就是触犯了富人的领地,这个是富人无法忍受的。年轻的司机被劝退,基婷顺势的将自己的父亲打包成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成为了这家人的新司机。

  接下来这家人利用帮佣(忠淑)水蜜桃毛过敏的特点,成功的将犯了过敏症的忠淑包装成了肺结核病患。顺利的让自己的妈妈成为社长家新的帮佣。对这栋房子最熟悉的老帮佣离开这个家的时候,导演刻意的拍了她不舍得的回头看了房子的镜头,这是一个伏笔,导演很厉害,电影的第一个高潮与此有关。

  这家人装成毫不认识的一群人在社长家做帮佣。他们在社长一家四口出远门给小儿子过生日的时候,聚集在这栋豪华的房子里面。他们放肆的享受着他们从未拥有过的一切。偶尔他们也会良心不安,那个年轻司机和那个帮佣因为自己卑鄙的手段而失业,他们是否安顿好了自己?但是这种愧疚很快便消散而去。只有有钱才有资本善良,我们这样的情况哪有什么能力善良?我们自己被社会唾弃,被社会安置在底层的时候,有人和我们善良过么?先管好自己吧,管好自己再谈什么善良。

  生活暂且放过了他们,但是命运不会,这一切都不 是他们的,他们怎么有资本去享受呢?

  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来了。

  门铃响起,忠淑忽然出现,她希望可以取回遗漏在地下室的东西。这一切来的太巧,门外的人心里有事,门内的人胆战心惊。对这栋房子最熟悉的忠淑打开了隐藏的地下室,暴露了寄居在这的丈夫,与此同时这家人的秘密也暴露在忠淑的眼下。所有的谎言都在那一瞬间变成了暴力的导火线。双方形成了两个阵营,一开始的彬彬有礼也因为互相掌握了对方弱点而变成盛气凌人。他们互相威胁,互相厮打。在这家人战胜了这对夫妻之时,电话响起。生活总是这样,在你以为自己终于胜利的时候,他就开始搞破坏,就像是一个讨人厌的小孩一样。社长一家要提前回来,8min后到。妈妈在厨房抓紧时间做着社长夫人交代的食物,其他人疯狂收拾着客厅处理着忠淑夫妻。

  从电影开始到结束,我都没觉得富人做的有啥不对的。他们礼貌,他们保持着自己的高品质生活,他们用钱生钱,他们私下嫌弃穷人阶级的体味,他们甚至于时刻的保持着这种阶级之间的界限。这毫无过错,这是人性,将自己和别人划分开来,保持自己这个群体的优越感,毫无过错,但是在穷人眼里,这一切都是错,这一切就像一把刀子,时刻的提醒着他们,你们是不一样的,这社会是不公平的。穷人眼里的不公平在电影的最后,成为了悲剧的催化剂,推动着剧情走向了极端。

  电影最后一个高潮是这家人的家被大雨淹没了,他们无家可归,全部聚集在体育馆内。而另一面则是富人的花园生日派对。一无所有的这家人被应邀出席派对,他们疯狂的在捐赠衣服堆里寻找着合适的派对衣服,他们努力的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派对的现场,基宇望着窗外,问富家女,这一切我配拥有么?这几天的生活让他从天上掉入了地狱,他害怕,他害怕失去这一切。他从包里拿出了那块转运石,走向了地下室,如果解决了这对夫妻,那就没人会发现这一切的谎言,他们这家人还可以继续的装下去。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昨夜的争端让忠淑命丧黄泉,发了疯似的丈夫开始了疯狂的报复,他夺走了转运石,砸向了基宇。丈夫冲向了派对,他拿着刀子,他嘶吼着妻子的名字,在人群中疯狂寻找那家人,他要杀了他们,他要报仇。 丈夫的杀人只是为了报仇,而金基泽的杀人就是阶级之间的冲突。社长捏着鼻子露出嫌弃的表情从前帮佣身边捡起了车钥匙,就是这样一个动作彻底激发了金基泽的情绪,所有的不公平、不满、绝望都在那一瞬间爆发,所有的尊严都在那一刻受到了侮辱。金基泽拿起刀子,朝社长扑过去。杀了人的金基泽逃进了那个地下室,靠着半夜偷屋主的食物度日,他成了真正的寄生虫。

  电影的最后很讽刺,基宇赚了很多钱,买下了这栋楼,金基泽从地下室出来了。但是镜头一转头又回到了现实,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这种阶级的突破,都是一场梦。

    96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