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的优秀作文:旧书店

嘉馨 1172分享

  沧海桑田,逝者如斯,唯有文字传承文明,永垂不朽。

  ----题记。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下着雪。晶莹的雪花在空中飞舞,折射着早就没有温度的阳光。车流在路上穿梭,行人在路旁,打着伞,缩着脖子,加快了脚步往家里赶,写字楼上的电子屏正滚动着广告。整个城市就像是一片钢铁森林,把人围困其中。诱人的香味吸引了我,是烤红薯么?回想那带着烟火味的清甜香糯,让人向往不已。真难得,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低头拐进了一条小巷子里。时光仿佛在这儿停止了。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围着一个小炭炉。老人拾起碳炉里烤好的红薯,递给每一位顾客,人们向手里哈着气,吃着红薯,聊着天,温馨。

  买了个暖烘烘的红薯,正待离开,我突然发现在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店。门面不大。一块破旧的招牌上写着书店两个字。字倒还不错,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木架子,已经摆放得满满当当。上面整齐的分类,摆放着一本又一本的书,除了最上面的几本较新外。其他的都已经书页泛黄,破旧不堪。但摆在一起,却又显得出奇的整洁。尘埃在空气中辗转着飞舞,画出一道道的弧线。是个不错的地方呢,我想,说不定可以在这儿寻寻宝。

  “有人吗?”我轻轻地呼唤。“在呢。”随着一声回答,一个瘦小的老人从架子后走了出来。“你要买书还是卖书?”老人问道。随即他看到了我手里的红薯,“孩子,先坐一坐,吃完了,把手擦一擦,再来看看,敬惜字纸啊。”说完,还不忘给我递来一张纸巾。

  敬惜字纸?我一愣,不经意抬头,发现桌旁发黄的毛边纸上写着这四个字,略有笨拙,但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卷角也仔细地用浆糊贴好。

  “敬惜字纸”,多熟悉啊,在老家,爷爷奶奶的老房子里,不也贴着这么一张么?被熏黑了,也不许撕,小时还被老人训过无数次,都会背了。我小心翼翼地将红薯放在包里,擦干净手,去书架上拿起一本本旧书,孟子,唐诗集注,菜根谭……横排的,竖版的,一页页发黄的纸啊,骄傲而寂寞地立在那里,无声地述说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

  当年李白还在窗下苦学时,他是否也希望有这么一个旧书摊?供他和同窗少年,把酒共赏,觅文同享,指点文字,肆意张扬?当年郑板桥在竹林里写下《竹石》反复吟诵,泪流满面时,是否还记得,老家的街头,有那么一家他经常去逛的书摊,里面有他经常翻阅,识记的文字啊,默默地激励他,立下为国为民的志向?当年鲁迅在百草园里嬉戏时,他的长妈妈是否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旧书店,不起眼的一角,寻得那木刻简陋的四本山海经,当做宝贝送给她的迅哥儿?

  “请问你要买什么书?”老人苍老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我急忙点头,递过钱,买了几本我渴望已久的书。门外的雪还很大,我并不急着走,找了一角坐下,和老人攀谈了起来。一开始他还有些拘束,但一谈到书,他就打开了话匣子,苍老的眼睛也发亮了。“你看书也是活的。”他用手怜爱地摸索着那一本本旧书,缓缓地说:“你看这些,书旧了,但还能看。这书里的事,别看老了,可理还在。你们这些年轻人,千万别忘了老祖宗的文化,否则这么好的东西说没就没了。多可惜啊。”他喃喃地说着,眼里隐隐有了泪光。

  不,不会的。我抱紧胸前的书,珍惜地把它放在怀里,推开门走出去,雪停了,一阵凉风吹来,好甜,好清爽。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刘轩睿(公众号 巧妙语文)

    45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