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讯员的议论文:通讯员的岁月

青瑜 1172分享

  编者按:“记者”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统称;“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通讯员的岁月》。

  翻阅近期的媒体,发表的新闻署名,除了冠上本报记者的,通讯员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解放前后特别是新时期,通讯员曾经是相当活跃的,甚至可以说是繁盛,经常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报的版面上。十年动乱大学几乎停办,不再有新闻系的专门人才充实新闻单位。新时期的媒体缺人缺稿。各地在各行各业的业余通讯员,组成了一支来自基层的难得的新闻队伍。

  现在打开百度搜索,有这样的表述:“记者”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统称;“通讯员“是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聘请的非专职新闻工作人员;任务是经常为其反映情况、提供线索、撰写通讯报道等。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感觉百度的解释还是比较准确的。

  当时的通讯员是怎样的新闻人呢?现在的新闻系大学生研究生们是难以想象的。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几乎连新闻ABC都难以说是知晓,几乎都是自学者,至多参加过报社组织的短期通讯员培训班。所有的,就是对新闻采写的那么一股热乎劲儿。若是被报纸采用了一个豆腐干,就高兴的不得了。

  他们与媒体不存在正式的归属关系,也并不指望稿费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在某个部门或企业,一般都承担其他正式的工作任务,给报社写稿是业余。乡镇所谓专职通讯员,其实在乡政府更是一个打杂的,什么领导都可以指派,什么事都要做。

  然而,就是这样,有的人坚持不懈,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乐以忘忧。

  然而,就在这一批人中间,成长起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包括有的后来成为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有的成为省记协主席。

  周序蒙便是其中的一位。我结识他的时候,他在一个乡镇当通讯员,我在县里一个部门。几年前,他已经是一家县电视台的新闻部主任。记得在一次采访中碰见,他跑过来,悄悄对我说,“您二十多年前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还记着”。我吃了一惊,问及,原来是关于通讯员也可以采写出好新闻的什么话。我自己都忘记了。

  他那时,不仅采写文字新闻,而且学会拍电视新闻;不仅能够驾驭多种新闻题材、体裁,而且,还能撰写新闻论文。已经多次获得市以上包括国家级好新闻奖。一次,我翻阅《新闻记者》杂志,偶然看到一篇《追波逐浪拍鲸鱼》,署名居然正是周序蒙。文中生动地介绍了他拍摄《喜看鲸群过灌河》的采写体会。

  现在,他要出版自己的新闻专著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真为他高兴!

  我想,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小学未毕业的沈从文、莫言,不是成为海内外著名作家了吗?野路子,更艰辛,更难以取得成功。但一旦成功了,往往就独具个性,绽放异彩。

  军事新闻名篇《桌上的表》 ,作者张明也是一个通讯员。从十三岁入伍当“小八路”,后来成为将军。毛主席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可以这样说,缺少通讯员的中国新闻史是不完整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唱衰纸质媒体不绝于耳。更不用说通讯员了。我不赞成唱衰派。因为我坚信,即便真的“衰”了,也会以其它方式存在下去。

公众号:雪山飞鸿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9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