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数学预习

庄宇 224分享

  预习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则会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更深层次的获取技能。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指导小学数学预习

  一、正确的预习观

  传统的预习观就是课前能把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看看,上课时能有效的听老师讲课。这种传统的预习观虽说有很多的缺点,但也还是有值得提倡的地方,至少它能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新的预习观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任务,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例如:查看家里的水电记录;去超市购物时研究商品的折扣;计算银行的利率等等。这可以说是新课程理念支配下的预习观。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能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它还能使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的更紧密,让学生不会只局限于教材。这样的预习不仅完成了预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新的预习观实际上是让学生做好听课的思想上、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预习的目的

  1.对于本课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2.复习巩固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有机联系。

  3.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和易混的知识点、学生认知的盲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注意。

  4.了解课后的习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做个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

  三、预习的方法

  1.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要求学生首先通读学习内容,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划一划、圈一圈、摆一摆甚至剪一剪,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准备。例如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学生就画、圈了以下内容: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立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解答例题来思考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碰到这样的内容,先将课本上的解答方法用纸盖住,自己尝试审题、解答。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这样学生通过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就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生活常识方面,教师可以大胆地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让学生尝试练习,自己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例如预习《身份证编码》时,学生搜集了身份证前两个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所在的城市;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户籍所在的县(区)等等,还有学生提出了验证码如何计算的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对基本的常识就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就产生了问题,带着问题学生学习起来的兴趣要浓得多。同时通过预习老师也能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学的目的更加明确,就做到真正的有的放失。

  4.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课前预习使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用底赘�?”这个结论,这就给学生推导公式的形成提供了时间前提。在课堂上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表面上看,好像为了一个公式的推导花费了一节课的时间。但实际上,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发现了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生学习下面的知识作了铺垫。

  5.巧妙设计导学提纲突破重点、难点。如:除了教材中介绍的几种思考方法外,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例如预习《质数和合数》时,设计了如下几条导学提纲:①找出1~20各数的因数,并按书上表中的要求分类,填在书上。②自学P23内容,你能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吗?③在P24的表中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涂上颜色。④观察你找出的质数,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举例说明。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的、有重点的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的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6.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还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教师的预习要求或预习题目的设计是否明确、是否有可操作性;其次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后,自己设计预习问题。

  小学数学课预习方法

  1、分析现象

  其中的一位是以严谨认真著称的优秀教师,她对学生有严格的常规管理,学生每天必须要对学习的内容作预习。她的数学课条理清楚,学生的回答也行云流水般如大家所愿,把书上的内容复述得很好,找到了单位“1”,也正确地列出了综合算式。但我听着总觉得整堂课波澜不惊,有些淡然无味,特别是一些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清楚把谁看作单位“1”,数量之间的关系也理解得不透彻。

  另一位是教学相对比较“粗放”的教师,学生没有什么严格的预习要求,因此在回答问题时总会出点意外。老师围绕“把什么看作单位‘1’?两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到具体量?”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老师的提问步步紧逼,学生的回答推陈出新,也出现了错误,但我听着觉得这堂课还颇有些意味深长,有些亮点。课后,细细思索,觉得这两节课有一个关键词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那就是“预习”。

  前一位老师把教学过多的依赖到了预习上,完全尊崇教材,顺应教材,认为学生预习后就能基本解决问题,而课上,学生确实也能根据书上的提示说出些道道来,但深究其背后,也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已,找不到生成性的内容,学生学得肤浅、简单。后一位老师,没有预习的前奏,让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今天学习的内容,没有约定成俗,没有规定动作,思维的碰撞和创意的火花时有产生,也走了些弯路,但学生从中受到的启迪和教益却匪浅。

  2、调查了解

  所谓“预习”,词典的解释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笔者观察过本校教师们的预习安排,似乎语文老师更亲睐于预习。他们把很多的学习安排到了课外预习这一环节,包括认读生字,读熟课文、理解词语、查找相关资料等等,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于我们提出的“减负提质”是相悖的,所以现在也正在进行如何进行课内预习的研究。而数学教师布置预习的不多,更多的是为巩固所学的新知而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

  3、我的观点

  预习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关键是要看我们怎样去分析、处理,怎样就教材、学生、教学来进行安排,让预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避开劣势。对于预习不能简单地一语贯之,也不能全盘否定。本人持以下观点。

  观点一:分年段来看待预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有六年之久,作为基础教育的六年,学生要习得的东西有很多。第一学段的孩子有爱玩爱动的个性,从他们的年龄特征来看,书本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他们更倾向于将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的活动教学。从他们的心理特征来看,要让他们自觉地进行预习并思考,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说过一段话:“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好奇心,孩子提前预习过了,他到学校还听不听讲?好奇心没有了,你还怎么去激发他的兴趣?而且孩子的判断能力不是很强,他都不知道他懂没懂,其实没懂,他以为他懂了,又不听老师讲课了,这知识不就‘夹生’了吗?”我个人很赞成,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实在是不必要的。

  观点二:根据教学内容来处理预习要求

  小学数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让学生预习。有些学生凭借旧知对新知进行预习,对一些抽象的方法只能起到模仿但不甚理解。譬如说一些概念教学,学生课前预习过了,直接知道了书上所呈现的结论,在课堂上时就会浮于表面,对于概念的、适用范围、运用价值等就不再作深入的探讨理解。笔者认为,预习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做的事情,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的。有些是必须预习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时间的效率,但有些是不需要预习的。针对不同课堂内容给予不同对待,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对于是否安排预习应与不同对待,首先根据内容难度不同给予不同安排,难度大的给予安排,如果觉得一般学生都能顺利接受,就没必要安排。其次,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对于定义,探索,总结规律等内容不必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接受新事物,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有新鲜感,同时也培养了能力,如果早已经知道了结论,那还有什么意思呢?但是,对于习题课,小结课,课题学习课,要求去预习,学生在课下产生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课堂上与以引导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去各抒己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何乐而不为之呢?

  观点三:看书≠预习,正确认识预习方式作用

  部分教师认为预习就是布置学生看看书上老师明天要讲的内容,这种简单而片面的看法应当摒弃,这样的预习只是流于形式。如果教师把预习简单处理成看看书上的内容,那学生在预习时就会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难以深入教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新知,把预习当成了枯燥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的减退。

    73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