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之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家敏2 1163分享

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初中历史之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复习,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半殖民地是形式上的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留着封建剥削制度。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形式上是独立国家,但其独立的政治开始受到外来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了外来资本主义冲击,已是不完整的封建社会。

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直接: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工业文明成果进入中国,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流通、丰富了人们生活。

3、《南京条约》是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割香港给英国,这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

赔款是2100万元,不是白银而是西班牙银元,折合白银1512万两。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南京条约》签订仅仅是开始。

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3、近代被迫开放和现代改革开放区别:近代开放和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是列强强迫中国开放的,主权受到损害,是便利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现代改革开放是主权在我,是为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资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4、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时间是1860年不是1856年。但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都曾侵占过北京。

5、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八国联军中的“奥”指奥匈帝国,不是奥地利,当时还没有奥地利,而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是八国而是11国,多了比荷西三国,《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是“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洋务运动虽然向西方学习,但他只是学习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良运动,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其失败的根源。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我们现在改革开放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7、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区别:近代化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开启性事件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近代史是指现代史之前的历史,即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时间是1840年——1949年。

揭开中国教育近代化序幕是洋务运动的京师同文馆,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

8、近代化探索中,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探索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19世纪末,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9、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0、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为民国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其建立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高潮,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是20世纪中国经历的第一次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另外两次巨变指: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三件大事是: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和三大改造。

11、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但中国近代化思想解放运动只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

“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12、洋务派和维新派异同:

相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试图富国强兵。

不同: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二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13、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4、魏源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是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主张学习西方,但没有要求政治改革,他的观点主要在洋务运动中得以实施。

严复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主张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府。

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15、近代前期三次运动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6、中国近代前期被迫与列强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误以为是《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条款,但巨额赔款以及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严格控制清政府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显然其危害比《马关条约》更为严重。

17、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不是彻底胜利。

18、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依据是工人阶级在斗争中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决定斗争最终结果的主力军。

1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20、历史转折:

(1)党史上的转折: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其它转折: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抗日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3)社会性质改变的一定是重大转折,转折不一定改变社会性质。

21、五四青年节:1919五四运动。

七一建党节:1921中共一大。

八一建军节:1927南昌起义。

22、军队名称变化:

南昌起义:国民革命军;

秋收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

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

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

23、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

“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24、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25、中共领导的南昌、秋收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

26、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

弱国无外交。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原因:帝、官、封。

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内有腐朽的统治(长期闭关锁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外有列强的侵略。而根源在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7、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标志是三大改造。

28、土地改革是把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土地依然是从私有到私有,土地私有性质没有改变,所以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性质发生变化,由私有变公有;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一次创新。

29、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中国成立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土地改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新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从1953年开始的,而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止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30、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不是完成了工业化。即:一五计划的工业建设成就的最大意义是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1、“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党的历史上两次严重的左倾错误: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导致了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得以解决;

导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损失,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差距,解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

32、1971年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不是加入,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3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年中美建交。中日建交(1972年)早于中美建交(1979年)。

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制度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制度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初中历史之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相关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中考历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有哪些

中国历史近现代史中考知识点

2021年高考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必备识记核心

中国近现代史(下)实质本质性质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上)、原因(根源)因素关键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上)特点特征表现标志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下)意义作用影响结果结局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下)特征特点表现标志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上)作用影响结局结果后果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之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初中历史之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复习,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下一篇:没有了
    31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