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地理 > 地理教案 > 九年级 >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

立博20分享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范文

任时光飞逝,我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中考湖南地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三、教学流程设计

【揭示课题,直入主题】

【提出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能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地理计算能力。

2、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指出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运用“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人口分布】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看图思考(同桌之间互相协作)

完成课本P31活动题(大致5分钟)

活动第一、二题由学生直接计算。第三题引导学生先看图例明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再来看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首先找出人口密集区,人口稀疏区,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学生归纳总结出人口分布特点后,叫几名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读图分析,请说出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老师强调:中部、南部平原区,主要的平原是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2、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总结。影响一个地区人口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与城市分布、资源分布等。

分析完这个题之后呢,让学生齐读31页课文,指导学生划出重点知识点。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东北地区以前被人们叫做“北大荒”,人烟稀少,那么昔日的荒凉之地如何成为今日的人口稠密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呢?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造成东北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我选的是一部热播电视剧《闯关东》的片头部分,它刚好讲述的是闯关东的时代背景,这样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大家都知道东北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区之一,请同学们在课本32页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上找出东北主要的少数民族所分布的位置。师生互动:老师说哪个民族让学生找哪个民族,通过看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分布最广的民族。完成师生活动之后,让学生看多媒体,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各个民族的分布。让学生对各民族的分布,有更深刻的印象。给出一张满族特色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找一名学生朗读《旗袍与旗装》,增加学生课外知识。

课堂活动:

课本33页活动题以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为主,由学生小组间进行讨论,最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回答相关问题。学生们回答完后,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前面学生所回答的情况,带领学生看多媒体课件,看两个民族的习惯和传统文化以增长课外知识。

教师总结: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现在会用地图和相关图表来分析一定的地理方面的问题,另外我们了解了不同少数民族它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城市分布】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东北有哪些城市吗?你们知道这些城市是怎样分布的吗?

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好,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说的都不错,但是比较杂乱,那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从地理角度来系统分析学习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学完之后你将有所收获。

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老师给出一幅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结合课文35页活动题让学生找出相关城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思考课件给出的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给出一张铁路分布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东北地区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强调每条铁路干线的起止城市名称。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东北城市的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分布,特别是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及小字部分文字,归纳出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出示课件加深记忆。

思维升华: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老师提示:结合前面学习人口分布特点的方法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分析。出示课件,加深理解。

小结:给出本节课的一个学习框架,让学生填空,目的是对本节进行梳理,加强记忆。

课堂检测:

一、猜猜我是谁

1.在东北的三大平原中我的人口密度最小。我是__三江平原_______。

2.我是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的省区。我是____辽宁省___。

3.我是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我是____满族_。

4.我连接了哈大线、滨洲线和滨绥线。我是__哈尔滨_____。

二、能力提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中南部人口较稠密的原因。

教师总结:中南部以平原为主;农耕发达;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悠久等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能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以及重难点(理解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的掌握程度。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2

教学设计

各位同学好,孙老师来自宁波北仑,虽然来杭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每次来了,总还是不自觉地被杭州的美景所吸引。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所以今天孙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很美的地方。不过,在此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有没有见过梯田?(考虑到杭州的学生可能对梯田并不熟悉,老师作了两手准备,如果学生不能陈述,则由老师自己作简单的介绍:在我们浙闽丘陵地区,在低矮的山坡上,依山势而筑的阶梯状的农田。在这样的梯田上,主要的农作物是茶树、油菜等旱地作物。)今天,孙老师要带大家见识的也是梯田,但绝对是不同凡响的。那梯田到底在哪里呢?老师就不调大家的胃口了,是在哀牢山区。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吧!显然,哀牢山不是一座名山,但它绝对是一座特别的山。因为在这里有一个小县城,叫元阳,元阳有着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梯田景观。到过元阳、见过元阳梯田的人这样说:你若没见过元阳的梯田,那就不要说你认识梯田。这口气好象也太大了点吧!同学们想见识一下吗?不过我们总得先知道这元阳在什么地方吧。请同学们看老师自己准备的这张地图,对比着中国行政区划图,快速地找出元阳是位于我国的哪个省?注意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元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附近有一条河流名为元江。我想元阳、元江,它们之间肯定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好,鉴于大家刚才的出色表现,孙老师现在让大家欣赏一组极为壮观的云南元阳梯田的照片。(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应该有话可说。这时,若有学生提到“这些梯田就像一幅幅的画”,则可顺水推舟地点题:“老师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你,刚才所展示的都是照片。但他们确实是美丽如画,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如画的梯田》。不过,孙老师觉得这梯田更像是另一种艺术品,你们看,它们是那样的有棱角,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相信学生能很准确地把握:它们更像是艺术雕塑。

“很好,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过我相信其他同学肯定也已经体会到这些梯田的雕塑艺术之美了吧!但是,我们刚才所看到的照片只是元阳梯田的一部分。孙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在元阳,从最低的山谷底部到一层的梯田,一共大概会有多少级?”

“五千级。这会是多么壮观啊!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放刚才欣赏过的那组梯田的照片。”教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独白:“水平如镜的梯田从一座座山头延展下来,纵横交错、千姿百态地交汇成万顷良田。日出时,红霞满天,波光粼粼,金灿灿,亮闪闪,好似一架直上云霄的天梯;日落时,山村、树林和梯田披着金色的纱巾,千山万壑,如诗如画。最美的要数有云雾的日子,梯田在阳光和云雾的交替变幻之中,更是气象万千,壮阔无比。大家有没有看见成片的云雾缭绕的梯田,还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去“发现”梯田上有生命力的东西,如耕地的牛,在田间玩耍的小孩子,还有正在田里辛勤劳动的农民。

“老师真的很佩服大家的想象力。老师要把你们想象到的东西补充完整。比如,那些在田间劳作的人身着鲜艳亮丽的少数民族服饰,他们有的正挥锄修整田埂,有的正驱牛犁田。那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哈尼族。”

“对了,正是哈尼族人,他们的祖先在一千多年前用手和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短柄锄头,在崎岖、险峻的哀牢山区开始了一种浩浩荡荡,但又如蚂蚁搬家似的劳作──修筑梯田。那大家能想象出当时的劳动场面?这回,我们要借助于集体智慧,看看哪个小组有想象力!”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去,一来可以适当的点拨,二来可预先了解讨论的结果,便于对课堂进程的调控。

师生交流后,教师提问:“那么从这样壮观的劳动场面中,同学们能否感觉到哈尼族的民族精神?那是什么样的?”(在教师的启发之下,相信学生会说出“顽强拼搏”“坚韧不拔”和“民族团结、合作精神”……)

师:很好,哈尼族人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才能开辟出如此壮观的梯田,而梯田的开辟成功使哈尼族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因为哈尼族人并非哀牢山区的原始居民,他们本来是过着游牧的生活。(课件介绍哈尼族的历史)提问:哈尼人为什么选择“地无三尺平” 的哀牢山区作为新的家园?

师生交流后,最终要得出的结论是:一千多年前的哈尼人已经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了。梯田和简陋的村寨是哈尼人生活的全部,虽然单调,但充满生机。一千多年来,哈尼人在青山绿水之间过着鸡犬相闻、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正是这种宁静、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是安顿一个不知疲倦的、不畏奔走的民族的最终原因。那么这样的和谐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梯田上种的是什么吧。(水稻)

师:在梯田上种水稻?恐怕我们这里从未有种水稻的梯田吧!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这一阶段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哈尼族人梯田稻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得出结论:哈尼族人的梯田是人地协调的典范,是元阳地区特有的。

师:一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了哈尼人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们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造就的是四季如画的梯田景观。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品味它的美丽和壮观。(师生一起边看图片边朗读。)

师:面对如此美景,总有一种想去亲眼目睹的冲动,大家觉得呢?但现在肯定不行,不过,孙老师准备了一位从元阳旅游回来的游记,虽然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但它让我看到了哈尼族人生活的另一面。

(课件显示:走进哈尼族)

师:哈尼族人不仅祭树,崇尚树神,各民族还有许多自然崇拜。开山,要祭山神;引水,要祭水神;栽秧,要祭秧神;割谷,要祭谷神。(设问:这些民俗,实际反映了什么?)梯田稻作的生产方式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这些自然崇拜折射出的是:一千多年来,他们在漫长的梯田稻作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面对自然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态度:感激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课件显示:这正是元阳梯田永不破败之所在)

师:不过,孙老师接下去要给大家看的另外两幅梯田的照片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课件展示)同学们,在这两张照片上你们看到的是什么?

(荒凉、水土流失……)

师:是啊!梯田上留下的只有裸露的岩石和低矮的杂草,但还是留有人类耕作过的痕迹。是什么原因使梯田如此的荒凉而无法继续耕作呢?(师生交流,得出结论:1.该山区不适合开垦梯田;2.过度开发和利用。师生共同为当地人们出谋划策,提出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群山中的哈尼族人,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创造了梯田,哈尼族人的梯田反映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世世代代的哈尼族人的艰辛劳动造就人和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课件:哈尼族的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元阳的名气开始走红,慕名而来的游客几乎让元阳这座宁静的山寨燃烧起来。是好?是坏?为什么?(小组合作作业)

结束语: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景观的千差万别,会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正是由于不同而绚丽多彩。各地的人们要根据各自区域的特点来选择发展的道路,所以,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如画的梯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宁波北仑芦渎中学的孙静久。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的第二课《与山为邻》中的一个目《如画的梯田》。从这个案例的题目看,就觉得这应该是一堂很美的课。但我的教学目标是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梯田的美丽和壮观,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分析这种美丽和壮观形成的原因。而且,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领略梯田背景下形成的如画的景观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更要从中体会到梯田所蕴藏着的更美的东西──人地协调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为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梯田对于杭州的孩子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元阳梯田的壮观,我采用的方法是资料的直接呈现,也就是用大量的事实(照片)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第一组是宏观的,让学生从总体上感受梯田的美。又比如,为了从静态的梯田景观中感受到梯田的生命力,我并不急着为他们描述梯田上农民劳作的情景或牧童们嬉戏的场面,而是依托初一学生应该具有的想象力,通过一段美妙的音乐和我独白式的场景描述,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在美妙的轻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我相信他们能“看到”农民们劳作的背景和孩子们嬉戏的身影,这就比直接的画面呈现更具有说服力。而通过这一想象,也就引出了人和自然环境这两个要素,为下一步进行人地关系协调的教学打下伏笔。而后,又再次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当时的哈尼族人开辟梯田时的劳动场景,从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中看到哈尼族人的民族精神。

2.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包括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启发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把荒芜的梯田展现给学生,自发地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只有合理地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发自然,自然才会给你丰富的

回报。又比如,引导学生设想“哈尼族人的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实现思维的迁徙,发现哈尼族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基于以上几个理念的实现,在新课程教学中,不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并及时地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要努力的把课堂的功能从“教师传递知识的场所” 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地方”。所以,在这堂课上,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创设情境和恰到好处的启发。

所以,从整体上看我的这堂课,我的线索之一是以我创设的“景” 为切入口,从“景”中感受到美、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再进一步感受到只有人地之间的协调才会有更美的“景”。线索之二也是以我创设的“景” 为切入口,从“景”来探究这种“景” 形成的原因,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这种“景” 的形成的必然性,从而证明该“景”在该地是特有的,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因地制宜的结果。那么,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最关注的是新课程所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

在新课程下,知识的习得应该是与技能的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两大技能的培养。第一是读图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读图包括阅读地图和阅读我所提供的图片。而在地图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当然就获得了相应的有关知识。通过看图片,一是让他们感受美,而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在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实际是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因为一年课改下来,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无法实现小班化教学,我发现上课善于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看法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大有提高,说话更富有逻辑性。第二是关注了学生的想象力。我曾多次在教育杂志上看到有关中国孩子想象力不断退化的说法。我们的教育使孩子从读小学开始对想象逐渐失去了兴趣。其实想象力是有拓展性的,是创新的源泉。所以,我给了学生两次想象的机会,虽然我是有目的的,像是给学生设了两个陷阱,但正是通过想象,他们“看” 到了我无法展现给他们的东西,而且,我发现他们能“看到”的比我预料的要多,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2.过程与方法。

首先,我关注的不是学生是否坐得端端正正、听得津津有味,而是有多少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师生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来了。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会简单地对每一小组的情况进行了解,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积累合作经验,培养合作精神的过程。其次,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方式(山地的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结果与元阳梯田的对比),引导学生用辩证的、全面的眼光观察、评价现实问题。再次,我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探究哈尼族的祖先是怎样开辟梯田,也探究哈尼族人将来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有一点是非常突出的。从哈尼族开辟梯田的艰难中看到哈尼族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哈尼族人对自然的尊崇和膜拜中,体会他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感激自然、顺应自然和善待自然,井逐步形成人地协调观和感受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另外,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把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我用美丽的“景”来吸引学生,启发学生对这一美“景” 的形成原因的探究,以实现科学性目标的达成。我想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赋予课堂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我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3

【《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

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

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

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得出另一特点—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距海洋远,深入大洲大陆内部)

3、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且分布广,得出亚洲气候的又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

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育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与亚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纬度范围稍小些,高山高原贯穿两部,因山地也呈现出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课后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4

【《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学习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00年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活动]:看图讨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①最北:81°N;最南:11°S;

②最东:170°W;最西:26°E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学以致用]: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活动]:师生互动,完成第5页活动题: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四、课堂小结: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五、作业安排: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5

【《天气》】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部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单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发展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一定依赖于具体事物或形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中考湖南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2021中考地理教案最新范文

初三地理中考教学教案范文

2021地理中考教案最新范文

地理中考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教案范文

2021地理中考试题讲评教案5篇

地理中考集体备课教案范文

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最新范文

初中中考地理冲刺试卷讲评教案范文

2021地理中考复习教案范文

    5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