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优秀作文精选

琳瑜 1172分享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对我来说比较熟悉,知道的也比较早,最早的版本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曾获得矛盾文学奖,还有一个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名字改为《月落玉长河》。下面有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

韩子奇,被玉俘虏的一个假“回回”,并非穆斯林。他的一生,琢玉,卖玉,护玉,守玉,爱玉。视玉如命。——玉,确实醉人。虽没有钻石的璀璨,宝石的富贵,水晶的晶莹,但它神秘,精致,宥永,富有生命力。玉,中国所特有的艺术品,集五千年华夏之精华。那一丝丝,一缕缕精华融合的“神物”,经历史沧桑,国变家迁,其“姿容”仍不减当年,更甚至增添了些许厚重感,岁月的厚重感,历史的厚重感,情感寄予的厚重感。一块玉,该是怎样雕琢?镂空,浮雕,镌刻,那一环扣一环,一层又一层,该是怎样刻出来的?不能焊,不能接,所有的工序要恰如其分,多伸出去的一刀,都可能会毁了整个作品。玉,中国;中国,玉,岁月造就的精华。

梁君璧,忠诚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真正的穆斯林。没有文化,霸道,强势,心中只有信仰与家庭。——信仰,它的信条是:老实做人,宽厚仁爱,生活简朴,不骄傲自大,不诽谤他人,捍卫信仰,遵循圣行——穆罕默德之路。他们相信善行必定得到报偿,邪恶必定受到惩罚......她的一生没有爱情,她的思想“单纯”,所以认为爱情是恶心的东西。她为人“耿直”,所以说话口无遮拦,以至恶毒,对亲人也不例外。拥有信仰的人不是宽厚仁爱的吗?她好像不是。她阻止女儿的爱情,强烈反对回汉通婚,那是不符合教义的,可是最后她才知道,自己的丈夫韩子奇是一个汉人。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梁冰玉,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女性。上过大学,思想不像姐姐梁君璧那样陈腐。向往纯真的爱情,也因爱情伤过心,经历的两段感情,使她畏惧,所以最后才将自己的心交给姐夫韩子奇,只有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最真,最切的。

韩新月,纯真,善良,美丽。命运没有眷顾她,十九岁的女孩子的生命慢慢的在消逝,但她全然不知,对生活仍然充满希望,对未名湖仍然充满期望。爱情,看似遥远,却给了她的生命最后一次的温暖,细水常流的情感更会让人回味无穷。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念想,那才是爱情!

楚雁潮,“背景”不好的教师。却始终执着与自己的理想:翻译出中国文学的精华,展现给世界。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时代的氛围不公了他的命运,什么父亲身份不明,家庭背景不详,所以他不能有晋升讲师的资格。可是他不太在意,心中有理想,有尊师的嘱托,有爱情的滋润,就够了。毕竟,那个大背景在那个时代一时是转变不过来的。

书中的人物是鲜活的。作者匠心独具,将时空错隔,玉与月,父亲与女儿,他们的命运被铺陈开来,所有找不到答案的,变换时空,哦,原来是这样。人物的命运,是真神安拉的安排,还是自身的演绎。不管是什么,爱永远在人的心中流转。两颗同样爱着第三个人的心聚到了一起,真心希望那第三个沉睡中的人在另一个世界安宁,快乐。此时,有无信仰已经不再重要。

爱,也是一种信仰,不是吗?

刚刚读完《穆斯林的葬礼》,胸膛内莫名的激荡着,这是久违了的感动。

可能是很久没有读过这样一部饱含世间人情的巨著了。

我喜欢书中的“新月”,整个内心随着她而起伏不定,她对生活的纯真自信刚强,

她被病魔折磨着,她与楚雁潮那亦师亦友的爱情,她那太不完整早早凋零的人生,我痛哭淋漓,泪撒键盘,泣不成声;

我喜欢书中的“奥利佛”,那个毕业牛津吹嘘牛津的痴情英国小伙,在被炸弹炸死那一刻他还捧着玫瑰花和栗子,满心期待的准备在圣诞前夕给家人以及心爱的女人一个惊喜;

我喜欢书中的“姑妈”,那个丈夫和儿子遇难后将满身心的爱转寄到天星与新月身上的慈祥仁爱的妇人,

一生勤勤恳恳,既是韩家的主人亦是寒假最忠实的仆人;

我喜欢书中的“天星”,那个话不多却也同样曾有过强烈的却被生母生生拆散的爱情,

但心中仍装着对家人满满的爱与责任哪怕今生永失吾爱的男人;

我喜欢书中的“卢医生”,那个并不欣赏莪菲莉亚也不接受她疯掉死掉的结局,

一直鼓励着新月并告诉她生命的美不是病态的美死亡的美,而真正的生命的美是健康的人生的伟大医生;

我喜欢书中的“楚雁潮”,那个毕业于北大又继续在北大任教爱上学生的老师,

40岁早生华发,他们之间没有澎湃激越的爱情历程,却有亘古不变今生来世永恒深沉的爱;

我喜欢书中的“冰玉”,那个虽曾经历爱情幻灭,但却依然说着“我有权利生活,我有权利爱”,

相信爱情且真正爱过的女人,最后与心爱的人相隔天涯,再见时,已是死别;

···

拿起这本书是因为在豆瓣里看到很多人说这是一部感人的爱情小说,好奇心驱使自己想要了解一下这部小说究竟有多感人。

读完之后,我认为这不仅仅只是一部爱情小说,若是说到书中的爱情,我认为它太过压抑太多阻碍,

书中真正爱过的人只有韩子奇、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

新月如她的生母一样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她们的命运同样是悲惨的,母亲多少年漂泊异乡,而老天让她的女儿新月在人生得意时接受了突如其来的大难。

在失去母亲关爱的同时还被一颗不健康的心脏牵累着,在追求爱情路上她走的坎坷又甜蜜。

除了爱情,此书中还饱含了世间的万般人情,人生的跌宕与起伏,人性的弱点与无奈···

我万万不能接受新月的“无常”,心如针刺,为她痛哭。

在那样一个容不得浪漫的年代,那样一个动荡的社会,她生命的哀歌因父母的爱情而奏起,再因自己的爱情而结束。

满头华发的楚雁朝在她坟前拉起那曲《梁祝》,诉说着楚雁朝对她深深的爱恋,那凄美的小提琴旋律似乎也飘在我的心头。

而同此时她的生母也回来看她了,那个同样爱着且为爱情所累的女人终于回来了,一世情缘,泪满心间···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2

窗外,月光暗淡,万籁俱寂,挂钟的指针停留在凌晨两点;我怀着一种复杂而伤感的心情合上了这本厚厚的名著《穆斯林的葬礼》,但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仍然在我脑海中徘徊。整本书读后会让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但却能触及读者的心灵,令人有荡气回肠的舒畅,同时使人产生对历史对社会深沉的思索。阴霾笼罩下“博雅”宅、战火蹂躏中的英伦岛、书中人物的爱恨交织、北大未明湖畔的湖光塔影、穆斯林墓地里的白玉石碑…

战乱让一切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姐妹因为爱情丢失了亲情,山水之隔,三十三间生死两茫茫。一个男人徘徊在两个女人之间无从抉择,确切的说是徘徊在他所钟爱的玉和心爱的女人间无法选择,也亦是道德、责任让他无从回避,不能做到千里迢迢的回,两袖清风的走。

一个幼小的孩子--新月,什么都不知道,却不得不承受上一代人的恩怨是非,然而这一切,我们能怪谁,怪她母亲的狠心吗?不,冰玉不得不走;怪她的父亲吗?不,父亲是爱她的,她是他的掌上明珠,他给了她所有的父爱;怪她的大姨,君壁吗?我想也不能,梁君璧作为家中的长女,在青春年少的岁月没有机会学习知识,造成了她的迂腐和落后,只能盲目的抓住身边的爱情。君壁和冰玉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冰玉作为新时期知识女性代表她敢于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果敢而无谓。只能说,知识是宝贵的,知识也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但是知识和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书中大人的一切不负责任的行为,却带给新月无法补偿的忧伤,她得时刻揣摩家中妈妈的心思,她生活在猜测和担心中,不能拥有完完全全释怀的快乐,这也就不难预示出她后来的病。人生在世既要有承担家庭责任的勇敢,又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反想现实的种种社会现象,感慨良多。

生活需要爱,只要有爱再苦的生活也是幸福的,所以书中每个人是悲也是幸的。新月虽然年轻早逝,但她还是幸福的,她有浓厚的亲情——爸爸、姑妈深爱着她,哥哥天星是那么的疼爱她,遥远的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她有纯洁的爱情——老师兼恋人楚雁潮深深的爱着她,愿与她“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她有深挚的友情——好朋友陈淑彦无怨无悔的陪她、照顾她。是的,新月是幸福的。就像她的好朋友陈淑彦所感叹的“新月你活得值啊。。。”。是啊!这个世界上懂得爱,憧憬爱的很多,然而真正付出爱也得到爱的却不多,新月却做到了。

人生是伴随着痛苦和烦恼交织而成的,命运的不可预知让我们很无奈。很多人的命运在出生时就注定,梁君璧和她的儿子天星都是生不逢时,以前她有能力供妹妹上学,自己却不能,她的一生没有哪怕一次选择的权利。

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通过近距离感触《穆斯林的葬礼》,深深的体会到,生命是宝贵的,活着就是美好的,只要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就能使自己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从容和潇洒!作为和平年代的一辈,和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幸福的太多,至少我们还有生活的权利,有选择怎样生活的权利,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常乐,也许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有坎坷,那又有什么呢?不要抱怨,只要活着,只要不放弃,一切都会好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3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在图书馆时无意间发现的。据售书员介绍说这本书的内容很是感人,曾感动了 一辈人,鉴于他的强烈推荐,我不禁有种马上要看的冲动,同时很好奇,这书真有她说的那么好么?拿到书, 粗粗一看封面,很一般,简单的文字和几笔图画,一弯月牙儿携着一行回文,并未感到奇特,似乎只是普通的 一本书。粗略读了个大概,但我欣赏此书时,却更多了一些感触,惊叹于回族女作家霍达的笔触,让人陶醉于 别样的意境里,也让我和主人公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为欢娱,为痛楚,也为生死离别折磨得痛彻心肺,甚 至于担心葬礼早于书中葬礼而举行。暗暗地,我流着泪,向已逝去的那些人表示我最沉痛的哀思!

看到穆斯林想得最多的是伊斯兰教和清真寺;关于回族,我知道的甚少,只知道回族人很爱干净,不吃猪 肉,男人们头上似乎都戴一顶小白帽;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礼》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部长达五 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里,作者以独特的角度,丰腴的情感,广厚的容量,回顾了穆斯林漫长而艰辛的足迹,揭 示了在华夏文明的撞击和融合之中独特的心理结构。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寻,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韩新 月,梁君璧,梁冰玉,楚雁潮等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示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及其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 运笔清新流畅,内容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求人们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让我们看到 了更多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和新月的坎坷命运相比,想想其实应该感到幸运和满足的。生活在现在和平社会,有父母的疼爱,更有追 求幸福的权力。当看到当新月在病榻上仍不忘学习她所钟爱的英文时,这般精神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学习的吗? 人啊,是应该学会,正所谓知足长常乐,当经历了生离死别,看透了悲欢离合时,最该学会的是放弃看似美妙 的东西。放弃何曾不是美呢?而人生进取、知足常乐也是达到理性的一个过程。 每当人们在看完一部小说后,而置身于故事之中,情绪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遭遇而波动,这也许正是作者 倾心以待,或不惜用生命去写的缘故吧。他们并不是为了赚足别人的眼泪,那也是他们的情不自禁。 好的作 家在写作时,并不急于下笔,而是想当长地一段“孕育”之后,再面对文学。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写作在他心 中是神圣的,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做势,也容不下肮脏和居心不良。一颗丑恶的心是写不出真善至美的好 文章的,也不会让人泪流满面的.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4

第一次,这么快看完了一本四五十万字的书,虽然不是第一次看《穆斯林的葬礼》,却又一次将自己深深的融入其中,细腻的文字、纯朴的情感、凄美的故事……看完了,全身绷紧的神经得以松弛,却仍然是欲罢不能。闭上眼,脑海还停留着里面的影像,我再次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在这大量文字的背后,让我碰撞到了生命的美丽!着实让我触动的一个人——卢医生,可畏更可亲可敬!像母亲一样呵护着脆弱而坚强的韩新月。以下是她对韩新月所讲的一段关于莪菲莉亚的话:“我觉得这个莪菲莉亚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你看,她那么爱哈姆雷特,却连表达的勇气都没有,只会说,‘嗯,殿下’,面对宫廷里的阴谋和哈姆雷特的悲剧,她唯唯诺诺,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尤其令人遗憾的是,莎翁对她的结局无计可施,就让她疯,让她死,这也是令我不能接受的!她死的倒是很别致,漂在明镜似的水上,头戴奇异的花环:毛茛,荨麻,雏菊,长颈兰,轻轻唱着古老的歌……是的,很有诗意,很美,可是,这美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不能欣赏这病态的美,死亡的美,我要看到的是健康的人生,那才是真正的美,生命的美!”这样激动人心的鼓舞韩新月的一番话,居然出自一位天天面临生死早看似已近乎麻木的五十旬的女医生之口,她对美的定义是那么不容置喙,她是那样的坚定心中的理想,坚定着对生命的美的定义!

正所谓“朝如青丝暮成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总是附加在生命上,无从抗拒也无从躲避,可当这种自然规律落在这样一个清新可人、聪慧热情和温柔善良的纯真少女身上的时候,我是那样的难以接受。她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对绚烂生命的渴望,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被她的纯真和热情所打动,依然无情地带她走进了穆斯林的葬礼!同时令我潸然泪下的就是这段唯美而刻骨的爱情——楚雁潮和韩新月。他们相遇在北大,他们是师生关系,但是相同的热爱与梦想让他们越走越近。可是梦想还没开始启航,就要戛然而止。风湿性心脏病即将将她如花一样的生命送到了穆斯林的终点,楚雁潮的隐隐的爱被病魔催生并迸射出惊人的火花,他无法面对失去她的痛苦。于是他在病榻前终于向她表白。对于一个十九岁的少女而言,爱情究竟为何物?他也许并不完全明了,但是他能清晰的感受到那股来自心底最真切的呼唤,似乎早已注定了一切。我想,能相爱也是美丽的,不论结果怎样,真的,能相爱,就是美丽的……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飘渺……

我叹息着韩新月的悲苦,感悟着生命的真谛——生命因得到珍爱而美丽!和她比起来我们的幸福何止一点点,我们还拥有着生命,有亲人朋友的爱,有阳光暖暖地照着、微风徐徐地吹着,难道这些还不够吗?这本书给了我大大的启发和鼓舞,它教我想要咀嚼出生命的意义,就要把握当下的每一天,善待生活、关爱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是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还是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都请学会潇洒、学会珍惜吧,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离开,一如也无法预知自己的到来。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和体验,用我们充盈的肌肤和鲜活的生命,去感知自认为美好的一切,微风、晨光、暖阳、猫咪柔软的毛绒、爱人温暖的手心……然后,在生命的年轮上,去实现花之绽放的美丽!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

案头摆放了一个月的《穆斯林的葬礼》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我目光贪婪地看完了最后一个字,终于合上了书。内心却久久不能平复。

我闭上了眼。

那是有关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整部小说的构思很巧妙——玉和月,互相交错,最终汇合在新月的身世上……

玉,是父亲,韩子奇。

他对玉的爱,让他离开吐罗耶定,离开那条去圣地麦加朝圣的路,留下当梁亦清的学徒;他对玉器的爱,使得他和师父的大女儿璧儿的婚姻,成了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直到动乱年间,他被迫和小姨子玉儿一起去了英国,两个漂泊的灵魂在患难中产生了感情,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可是这毕竟是一段不该有的感情啊!回国后,他无法面对等候他十年的妻子。最终放弃了爱情,没有和玉儿一起去英国,玉儿也无法接受这个有瑕疵的爱恋,在韩子奇苦苦哀求下,留下了女儿新月,远走高飞他宁可守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宁可瞒着女儿的身世,守着他心爱的玉和他心中的那一轮皎洁的新月。

他是玉王,他为了自己的玉得到了许多,却又舍弃了许多,孰不知,他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月,是女儿,新月。

在她与她的老师楚雁潮刚擦出一些爱情的火花时,她的生命也在悄悄地流淌。这段爱,这段和自己的老师产生的爱,这又是不被允许的。可是这段爱,又是那么美好,那么纯净。当他们知道这段爱是一定会被死亡中断的爱时,他们不怕了,不再隐藏自己的情感了,他们连死都不怕,何须隐藏。可是他们还是无法在一起,因为他们之间有一条大海:民族的差异。这使他们只能隔海相望,无法跨越。

当死亡来临时,那饱含深情的吻,是初恋的吻,亦是诀别的吻。

死亡可以夺取性命,却阻止不了爱情……

这本小说写得很真实,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我的眼前,让我亲眼目睹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书中人物的快乐和痛苦,却只能看着,无力改变这些爱情悲剧的结局。

几代人的爱恨情仇,在新月身上消散。而新月也用她的爱,谱写了一篇凄美的爱情诗篇,用她的生命为诗篇传唱。

我睁开眼,抚摸这本书,相信这本书会伴我成长。

我抬起头,仿佛看到了新月,她亲启红唇,告诉我:“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请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还呼吸,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你打败!除非,你选择了自我放弃或是自我毁灭……”


    17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