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利场》有感800字5篇初中生

钰媚 1162分享

《名利场》主题是批判资产阶级金钱关系,揭露资产阶级庸俗势利的市侩主义,指出整个英国社会就是一个出卖名利虚荣的市场,正直善良一无用处,金钱是唯一主宰。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名利场》有感,供大家参考。

读《名利场》有感1

《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平生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19世纪英国中上层社会,这个“闹哄哄的名利场”。当时的英国,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取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爆发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

然而,封建势力也很强大,爵位仍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故事中的女主角丽贝卡.夏普小姐就是以法国巴黎的某个公爵家族为荣耀和护身符,并为自己的纯正的巴黎口音和语法而沾沾自喜。而名利场上另一位“靠翻筋斗过活”的“涂着两腮帮子胭脂”的小丑别德.克劳太太也一直幻想着她丈夫的哥哥毕克男爵能念在兄弟的份上将爵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并为此煞费心思。

事实上偌大的一个名利场又有多少人为拉拢和巴结这些“勋爵”、“公爵”、“伯爵”甚至“男爵”之类的达官显贵而绞尽脑汁,甚至撕下那本就十分难说的脸皮呢?就连英国最有风度的公子自居的乔治.奥斯本上尉也能邀请到贝亚爱格思勋爵一家子赴宴而洋洋自得,虽然花了大把大把的英镑也是在所不惜。且“乔治的联队所隶属的那一师的将军请客,他得到了很大的面子,和贝亚爱格思勋爵的女儿的朗茜.铁色乌特小姐跳舞。”又因“靠着贝亚爱格思勋爵的面子,得到了一张邀请奥斯本上尉夫妇的帖子得意的不得了。其实,当时的英国中上流社会里各式各样的人物们又有几个人不忙着争权逐利呢?名利场》讲的是一贫一富两女孩的故事。两个女孩都美貌无比、能歌善舞。贫穷的女孩瑞贝卡用美貌和不择手段进入上流社会。富有的女孩艾米丽亚心地善良为人厚道。瑞贝卡有野心、心机重,所有的女孩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最后瑞贝卡沉迷于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最终被丈夫抛弃,而艾米丽亚却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无比幸福。 阅读这本书,可以增进我们对18世纪英国社会的认识,也让我们看到西方社会的弊病——势利。这本书中的两个女主角:艾米丽亚和瑞贝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瑞贝卡城府深、野心大、反应快。艾米丽亚单纯可爱,天真友善,对任何人都没有防备。 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片段诗瑞贝卡对她孩子的一件事,她对她孩子很凶,孩子问她什么她也不理,还骂人。有一天,有一位公爵来她家,她的孩子跑出来找她,她没有凶巴巴的吼孩子,而是温柔的抚摸他。从侧面描写中突出她虚伪、很有心计的特点。 看了这本书我联想到当今社会的娱乐圈。有一位明星说过:“娱乐圈就是一盆污水,多纯洁的人跳进去也会变得肮脏、黑暗。” 在名利场里每一个人都带着面具与别人交往。我们所看到的也都不一定是真实的。

《名利场》这本书向我们披露了18世纪的英国人对名利的追求的疯狂程度。 《名利场》这本书寓意深刻,我很喜欢。

读《名利场》有感2

看来我还是喜欢那种令人满意的结局,虽然算不上皆大欢喜,不过也够令人为主人公欢呼喝彩的了。好人终究有好报,这估计是大多数英国作家所推崇的英国式的结局,不管中间主人公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到最后必然是雨过天晴。名著的精神自然希望把人往好的一方面带,是金子终究会发光。

现在想来,这算是我看过的第二部跨越时间较长的小说了,虽然萨克雷没有像罗曼罗兰描写约翰·克里斯多夫那样描写都宾和爱米利亚的一生,但既然这对好人终成眷属,不仅拥有名位和财产,还拥有了子女和真诚的朋友们,接下来的岁月不用说读者也能猜得出来,所以萨克雷还是让他们早点谢幕休息去吧,其他人也别再打扰他们了。

这部著作的情节在我看来并不算很老套,虽然它难逃从贫困到发达,从发达到贫困,从发达到贫困再到发达,从贫困到发达再到贫困这几种老路子,但它描写的内容却是多方面的。蓓基和爱米利亚两个人在这部小说中走的就是不同的路子,甚至可以说她们是名利场上两个截然不同的两方。蓓基为了能在名利场上混个出头之日,实在是使劲了花招。我看着她一步步向着她期望的东西迈进,心里不仅不为她高兴,反而觉得她很可耻,心中的厌恶之情一步步加深,估计大多数读者都是类似的想法。对于并不喜欢钻营,甚至有些傻里傻气的爱米利亚,心中自是另一番情形。她甚至比都宾还要诚实,还要好,以至于我认为如果没有都宾,她也根本不可能有最后幸福的生活。名利场对于她来说,实在是一部难读的巨作。

我不知道萨克雷究竟把谁放在了中心位置,或许是爱米利亚,或许是蓓基,亦或许是都宾。至于美与丑一下子就能区分的很清楚,这出戏告诉我们的也就是美与丑的碰撞,就在现实中,就在名利场上,就在你眼前发生。时代变了又变,但名利场依然是不变的。

既然自己也将要走向社会,我只担心自己碰不到像都宾这么好的朋友,而不担心遇见类似于蓓基这样的善于钻营之人。现实有多么美好,我实在说不清楚,如果要按照十分制的话,我估计能给个5分就不错了。萨克雷的戏从来没有断过,名利场这部戏终究会一直演下去,都宾,爱米利亚,蓓基只是许许多多人中的代表罢了,他们虽然走了,还会有更多的人上来,有你,有我,还有我们的子孙们。

读《名利场》有感3

阅读《名利场》这部小说花了我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包括十几个夜晚和业余空闲时间。我是奔着这本吸引人的书名和萨克雷的名号而去的。我最早看的一部外国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就曾直言尊崇萨克雷先生,此番我也借由此领略了他的小说之气度与风采。

且不谈小说关于十九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事无巨细的描绘,对尊贵场面与名流宴饮的宏大叙事,也不谈小说描写的人物覆盖之广,上至欧洲各国皇室、达官贵人,中至发达商人及其亲属家眷,下至小摊小贩、佣人婢女的行为心理刻画,皆活灵活现、真实可触。作者光是对几位主要人物的塑造就能深入人心,造就世界小说人物画廊里的典型。几位主要人物形象皆立体丰满,血肉丰沛,故事绵长完整,一波三折,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具。

军官多宾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之一,虽然作者并未故意划分,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位军官至始至终保持着诚实、勇敢、善良、虔诚的高尚品质,有过些许人生经历的人大概都知道一直保持诚实品质是罕有而不易的,可是我们这位尊贵的先生做到了,他虽然身为英国绅士,可是却值得冠以“东方君子”的美称,这是一位真正具有君子品格的男士,故事里几乎每个诚实而善良的人都热爱他。

多宾对天真善良的阿米莉亚一见钟情,他的钟情不只于相貌,更多的集中在对阿米莉亚善良品格和温柔性格的倾慕,两人还同为虔诚的--徒。多宾在彼此相识之后的十八年中以乔治·奥斯本(此时阿米莉亚为乔治的女友)最好朋友的身份为他俩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这位可怜的人儿为心中那份羞涩的爱情做过很多疯狂的事情:在得知乔治变心、阿米莉亚父亲经商失败倾家荡产之后,竭尽全力说服乔治迎娶阿米莉亚,因为单纯的阿米莉亚只为乔治茶饭不思、神魂颠倒,多宾忍痛将心爱的人亲手送进别人的婚礼;在阿米莉亚家道中落乃至穷困潦倒后暗地里拿出大笔资金接济可怜的寡妇和她和乔治的孩子,为他们购买、寄送数不清的高贵礼物;他的朋友乔治·奥斯本在世时多宾没有动过一点歪念头,只是虔诚地希望他心爱的阿米莉亚物质充裕、心灵快乐。在乔治去世已久在十八年之后,在阿米莉亚一如既往地践踏他的好意和尊严的时候,他幡然醒悟:她对他从来只懂索取,而不考虑任何回报,十八年来一直如此残忍而自私。

可是我们的作者不知出于何种意图,在故事的结尾还是让这对善良的人儿走到了一起,多宾盼了十八年,终于遂愿取到了心爱的姑娘,虽然此时他已年届四十,她已为人母,儿子跨入大学殿堂。作者还安排阿米莉亚与多宾成婚,并有幸为他生了个女儿,从此他对女儿视若珍宝,宠爱至极。也许看到这样的结局我们读者应该感到欣慰,为多宾坎坷的命运而多一点庆幸,可是这样的安排似乎显得突兀而不够真实,终究我还是对阿米莉亚一直愚昧的虔诚与坚守表示不屑。她虽然是个善良的人儿,可是懦弱、无知、愚鲁,正如多宾那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独立宣言所说:她配不上他的爱。对,我也这样认为。可是最终他还是没能迎娶一位更优秀与他更相配的人儿,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至于故事的主角,出人意料,竟是一位女士,在那个男尊女卑再自然不过的时代,将一位女士塑造为主角实属不易,何况她还出身卑微,孤女一个,她叫丽贝卡·夏普。在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她与《红与黑》中司汤达笔下的于连·索黑尔不无类似之处。他们同是一心向上爬者,都曾从社会底层爬入了上流社会,出尽风头,最后又都从高处跌落,只是法国的于连被推上了断头台,而英国的丽贝卡生活归于平常,不惊不喜。他们俩虽一个是男一个为女,可是都勤奋努力,有着某方面的天分,聪明机灵,超越常人,只是社会不允许他们跨越固有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朝气蓬勃、不断攀升的人物典型。

言归正传,在那个讲究出身血统、社会地位的时代,丽贝卡和普通人一样卑微,被人瞧不起。虽然她禀赋异常,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又精通歌唱,性格温和总是满脸微笑,又精通几种语言,学识渊博眼界开阔,不亚于任何一位上流社会的男士,在各种社交场合她虽不是最漂亮的,但是有她在的地方她总是最迷人的一个,男人迷恋她,女人嫉妒她,她多才多艺,很少有女士能比得上。

这个女人有如此众多的优点,可是只要有一个缺点就足以将她所有的优点都抹杀掉,这就是她卑微的出身。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人从来不屑于与贫民百姓交往。同时,这个一心向上爬的女人也有许多品行恶劣,心灵邪恶之处,深为读者所唾弃。她是个天生撒谎者、表演者,仿佛蜘蛛般布下天罗地网般的谎言,欺骗愚蠢的人、欺骗信任她的人、欺骗善良的人,这一点我是对她深恶痛绝,和前段时间看的肥皂剧《女人的颜色》中的姚倩倩有得一拼。撒谎对她来说是习以为常,是像说真话一样自然的事,心灵早就已扭曲。小说里有些人评价她为水妖,在情在理。总之,这是一个多面的、立体的女性形象,为世界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说作者通过丽贝卡和阿米莉亚两条主线的铺排、交叉前进,广泛描绘了上流社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贵族与奴仆的生活百态、日常生活情景。世袭的贵族制度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给懒人创造了享乐的摇篮,同时也阻碍了优秀人才向上层的合理流入。贵族人士随意挥霍着劳动人民缴纳的税收,四处举债赌博、玩乐、宴饮、招摇,只靠着亲戚间争夺遗产来维持以后奢靡的生活,如成功则一朝在上,如失败则再也无回天之力,很多人处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状态。

书中不时涌现出精彩之处,有些比喻让人拍案叫绝,比如有一章的开头部分作者将英国房子的二楼楼梯窗口做了特写和详细描述,作者透过这扇窗观察和摹写在楼梯上来来往往的人和事,男人、主妇、佣人、孩子、客人、律师、医生等等,他们从这里下楼或者上楼,上楼时是什么表情,做什么事,下楼又是什么表情,发生了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个微型的窗口洞察这里来往的人,也洞察社会上的是是非非、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各自的喜怒哀乐,它绝不仅仅只是一座十八世纪英国房子普通的窗口。

小说中滑铁卢战役展示的社会波澜壮阔的画面,几位主人公命运的颠沛流离、起伏不平,在故事的结尾最终归于平静喜悦。作者语言的诙谐幽默。讽刺机警,到处可圈可点。可惜我只是作为一位业余的读者,抱以虔诚之心,对作者致以敬意。正如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写下的:“啊!名利虚荣,虚荣名利!人生在世哪个能幸福?哪个能如愿?即使能如愿,哪个又能满足?”如此智语,又何须多解释,些许有人生经历的人都能颔首明了。

读《名利场》有感4

萨科雷是与狄更斯齐名的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是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品了,而萨科雷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便是《名利场》,可见《名利场》的地位的确举足轻重。

不久前看完了这部英国著作,赞叹于作者犀利、辛辣的文笔,对人情世故的敏锐洞察,褒赞挞伐寓于幽默诙谐的笔触中,读完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之感,待细细道来。

关于结构,作者在作品中牵出两条叙事线索,即以两个同窗好友的命运为线索,蓓基·夏普和爱米丽亚·塞得利,中间又连带出与二人相关的其他主要人物, 蓓基的丈夫罗登,爱米利亚的丈夫乔杰.奥斯本,爱米利亚的哥哥乔瑟夫.塞得利,乔杰.奥斯本的发小威廉.都宾,蓓基与罗登的富豪姑妈克劳莱小姐,罗登的哥哥毕脱.克劳莱,蓓基的提携人斯丹恩勋爵,乔杰.奥斯本的父亲老奥斯本等等,在这本小说中,围绕着两位女孩人生命运的生活琐碎故事慢慢铺展开来,名声、利益、心计、背叛、友情、亲情、爱情、婚姻等在故事情节中显现出来,使读者应接不暇,可以说,这是一本见解十分独到、眼光十分敏锐、立场十分客观、情感十分冷峻、言辞十分犀利的富含人情世态知识的好作品。

蓓基与艾米丽亚性格迥异,情操不同。蓓基极具察言观色、逢迎讨好他人的手腕,是交际场上的老手,是情感戏中的名角儿,富有智慧、计谋、口才、美貌,狡猾多端、撒谎成性、虚伪自私冷酷。 艾米丽亚则恰好相反,纯情是她的城堡,忠诚是她的旗帜,温柔是她的触角,她不谙世事、纯朴良善,高尚纯洁地令人赞叹,又柔弱愚昧地令人叹息,作者称艾米丽亚是一个可怜虫,在勾心斗角的名利场中幻想出并不真实的美好世界,并赖以为生,不似蓓基一样精明能干又心狠手辣,作者一方面赞赏艾米丽亚的善良,在另一方面也讽刺着艾米丽亚的愚昧与怯懦。可以说蓓基与艾米丽亚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两种极端人格:精明人与老实人。乔杰.奥斯本如同蓓基,贪婪虚荣,背着艾米丽娅追求蓓基的欢心,还妄想着与其私奔,虚伪丑陋,而都宾上尉如同艾米丽娅一样也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忠厚人,痴恋着艾米丽娅,甚至为了艾米丽娅的婚姻梦想而极力促成了奥斯本与她的婚姻,自己却落得形单影只,同艾米丽娅对奥斯本的忠诚和痴恋一样,都宾的对艾米丽娅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艾米丽娅爱地盲目、僵硬,更似一种爱的仪式而缺乏爱的灵动,都宾少尉则更加理解爱的真谛,并会怀疑、审视自己的爱,并寻求爱的回应,也只有这样的爱,最终赢得了所爱。

对于爱情,艾米丽娅的愚爱正是因为缺乏互动,缺乏了平等的元素,缺乏了共同创造、彼此呼应的机制而形同槁木,空有僵硬的形式而并无深刻的爱情内质,这种爱是盲目的、缺乏活力的爱,甚至为了爱而爱,是一种愚昧的僵死的一厢情愿和自我安慰,并不是真爱。那种一味地付出而无止境地迎合迁就对方的爱不是真爱,是脆弱的爱、别有目的的爱。所以,都宾少尉的爱是真诚的,他欣赏艾米丽娅,爱情的动机往往就是仰慕,见贤思齐,最终渴望自己得到进步,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而不是迁就对方的缺点。爱情源源不断的动力一定是相互激发的。都宾少尉最终赢得了艾米丽娅的爱情也是因为他要求了艾米丽娅的回应,纠正了艾米丽娅为爱而爱的观念。

蓓基从学生时代起就刁蛮任性、狡猾精明,她在艾米丽娅的哥哥乔瑟夫面前刻意卖弄、假装腼腆羞涩、有意撒娇嗔怪,哄地心宽体胖、头脑简单的大胖子乔瑟夫神魂颠倒,最后却弄巧成拙,醉酒耍疯,两人的婚恋机遇也就流失了。蓓基在克劳来家里任家庭教师时,谨言慎行、中规中矩、和蔼待人、投人所好、圆滑持重、办事干练,很快赢得了克劳来老先生的信任,甚至想要取她为妻。凭借着她的风趣幽默、手脚灵活、口齿伶俐也一度赢得了克劳来姐姐的喜爱,她与这位老妇人肆无忌惮地嘲笑着别人的缺点,还滑稽地模仿着别人的可笑行为,以此为乐。另外,她后来嫁给了顽劣却愚钝的罗登.克劳来,流连于上层社会的交际圈、名利场,生活奢侈、以亏空来支撑外在的挥霍享乐,派头十足,却对亲身儿子不管不顾还在外人面前假装疼爱、博取赞美虚荣。在与提携人斯丹恩侯爵交往的过程中,更是贪婪自私,将孩子、丈夫抛到脑后,与权贵们暧昧不清,沉迷于别人虚假丑陋的阿谀奉迎之中,最终导致了丈夫罗登的抛弃,名声败裂,经济垮塌,在穷困和蔑视中流亡。

还要来说一说都宾少尉,这个角色被作者称为名利场中少有的“正人君子”,他能力不凡、睿智豁达,在品质上忠诚友爱、正直善良,他对艾米丽亚忠诚的爱一直贯穿着整个小说,让我们看到了追名逐利的名利场中人性的光辉。他因为艾米丽亚爱奥斯本,所以极力撮合奥斯本取艾米丽亚,使艾米丽亚得到快乐;奥斯本亡故后,他暗地里资助艾米丽亚,却用的是奥斯本的名义;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关心照顾着艾米丽亚和她的儿子,不求一丝回报;他的幸福最后到来了,只是比较迟,都宾少尉用忠诚真挚的爱唤醒了艾米丽亚的爱,终成佳话。

另外,还要说一说奥斯本和他父亲的反目成仇。奥斯本背着他顽固、专制的父亲同艾米丽亚成婚,他父亲对于家族联姻愿望的落空,对于名利场地位的“损伤”恼羞成怒,断绝了父子关系,然而在儿子阵亡后前去祭奠、最终认可儿媳艾米丽亚和孙子的时候,表现出一位父亲的仁爱与伟大,这也体现出名利场中人与人冷酷、势利的关系之后亲情的支撑与人性的力量。

此外,罗登的富豪姑妈克劳莱小姐虽家产丰厚,头脑精明,年迈垂老之年却只见到身边后代的势利贪婪,不免心灰意冷。罗登在蓓基的怂恿下,向他姑妈假意示好、谄媚逢迎,克劳来小姐的弟妹别德.克劳莱太太则在丰厚遗产面前没有掩饰、更加蛮横无耻了,她在克劳来小姐生病期间蛮横管控、不顾病人的心理感受,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反倒冷了克劳来小姐的心,还有大侄儿毕脱.克劳莱倒还比较内敛沉静仁爱,不过也给人一种虚假冷漠之感,克劳来小姐的全部遗产最终留给了毕脱.克劳莱,同时,还留下了些许的晚年寂寞凄冷、缺少真情慰藉的伤感。

读《名利场》有感5

言归正传,名利场,是个很现实的故事,在名利场上人们极力追求名和利,追求地位,金钱,一旦你拥有了这两样中的一样,其他人就会对你另眼相看。

蓓基·夏泼原是个活泼,善良的小女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名利的诱惑,为了金钱利益用尽心机拼搏了一生。蓓基的好友艾米利亚则完全相反,她善良、谦和、淳朴、友爱,为了爱情执卓了一生。

小说名为《名利场》,在名利场中的人物,基本上个个都表现出贪婪、自私、势力的倾向,在浑浑噩噩的名利场中,以利相交、以名相待,使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活动都带着功利的色彩与自私的企图,难以感受到无私的真情付出,难以感受到一种真切关怀他人、为对方着想的无私之美、真诚之美。好在,作者还是给读者描绘出一片光明,都宾少尉的忠诚爱情得到回应、奥斯本老头子的真诚亲情得到释放、蓓基的坑蒙拐骗得到惩罚等等。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平等关系,一种没有私念的平等相待,这就是无私,不贪婪、不多得,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因利人而利己,共同进步。

我无法判断谁对谁错,或许只是各自的追求和信仰不同罢了。

再现实一点,当今社会谁又不是为名利二字所累呢?其余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当物质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时,又有谁去追求一种纯洁的、莫须有的理想呢?所以,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上好的大学,上好大学的目的成了找好工作,找好工作的目的是有一份可以让人另眼看待的生活。当然,这没有错,我们都是命运手中的一颗棋子,算计着自己的身价,算计着该怎么样去抬高自己的身价。

那么该怎样对待名利场呢?

我想,当今社会上不追求名利的人恐怕是没有几个的,但一定要有一个度,人如果过分追求名利,名利就会成为心头最大的诱惑,人也因此变得贪婪、虚伪,从而失去了自我。

名与利,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追求名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享受生活,发现生活的真谛。


读《名利场》有感800字5篇初中生相关文章:

《名利场》读后感800字初中生5篇范文

《名利场》800字中学生5篇读后感范文

《名利场》读后感800字5篇范文

《名利场》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小学生

    26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