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00字读后感七年级

钰媚 1162分享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书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1

我们的生活过得太躁。看完朱光潜老先生送给我们的十二封信后,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十二封信,每一封有着一个主题,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在我看来却包含了所有。每一封信中都显示着这位美学大师的学识渊博,相比之下,我们太过渺小。渺小的我们可能一生本就达不到那种高度,却仍不肯踏实下我们那颗浮躁的心。

先生在开端便推荐的那些书目,坦白讲,看过的聊聊无几。每天,我们都忙忙碌碌,有时连午休的时间都被占用。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各种各样的大赛、学生会工作,每天忙到不可开交,没时间上课、没时间做作业、更没时间看书。每天熄灯后,静静躺在床上,好累,却想不出来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对被消费的时间又充满愧疚,无能为力的进入梦乡。一个月后,又发现我们想做的一件都没有做成。我们真的很忙吗?答案,不忙,浮躁且急于求成。

每天抽出点时间读点书,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这是最重要的吧,要不然也不会放在第一封信的位置。是啊,我们都在忙,不过应该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看看书,并不一定要获得黄金屋,至少可以修身养性,增加修养。俞敏洪大学四年读了800本书,现在想想,平均一天半一本书,这还是要算上放假的时间。我们四年下来,能看上80本书的人,应该都算不少了吧。我们缺少的不是看书的时间,而是一颗愿意静下心来看书的心境罢了。

十二封信如碗圣水般洗涤我们浮躁的心,无论是读书、静动、选择,亦或是亲情、友情、爱情,给我们的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是用渊博的知识,一位长者的口吻,引发着我们的思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位作家刘同,用他亲生的经历,引发着每个共鸣器发出自己声波;用他奋斗的经历述说着,只要努力就有希望。他曾经说道:现在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人能告诉自己一个如何能够快速成功的方法,越来越焦急,可大多数只停留说,远离了做。是啊,我们多么渴望成

功,能够有一番作为,太着急了。一颗急躁的心,又怎能造就一个踏实前进的自己。刘同像哥哥一样劝诫着众多的弟弟妹妹“现在大学生很多说话会经常伤害到他人,用词不准确,需要多读书。”

诚然如此,每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的我们,是时候需要静一静了。“终南捷径”隐居是入仕的捷径,同样静心是我们成功最大的捷径。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奔波于各个讲座,希望能从中获取如何成功的方法,可我们却错过了最简便的一种。

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2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正式开始读的第一本书。单独成一行,留念。

我是一名脑残型文盲,根本没有选择与评价书籍的能力,更没有只看经典原著而进行自我升华的本事。所以,不设防,随性,随机,相信开卷即有益。之后或好或坏,全凭我自己的造化了。

书中的“谈多元宇宙”“无言之美”以及“谈美”三篇短文,堪称伟文。我的语言已经无法表达我对这三篇短文的赞美了,来个无言之美吧。最惊叹于作者的分类方法以及说理方式,故此重新表述一遍,用我自己的方式,以达到我自己可以用的目的。事实上,作者的这些分类,也将会是我今后所采用的分类。

“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如果勉强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则乙宇宙便失去独立性,而只在乙宇宙中可尽量发展的那一部分性格便不免退处于无形。”有三个这样的宇宙。第一个为“道德的宇宙”或称“实用的宇宙”,第二个是“科学的宇宙”,而第三个则是“美术的宇宙”。

“一般人所以为最切而最推重的是”道德的宇宙“。”道德的宇宙“是与社会俱生的。”在这个宇宙中,我们采取的是实用的态度。这里是实际生活,在这里“有所为而为”。“善恶是”道德的宇宙“中的价值标准”。

“在”科学的宇宙“中,价值标准只是真伪。在这个宇宙中,我们要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他们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

“”美术的宇宙“也是自由独立的。美术的价值标准既不是是非,也不是善恶,只是美丑。在这里,我们需要脱净了欲念意志和抽象思考的”直觉“,去见那叫做”形象“的孤立绝缘的`意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

于直觉时的特质。”

居然可以这么分类,还是,就应该这么分类?

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3

这次的文章推荐拖到最后期限,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

这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写的,内容是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

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太贪容易,太肤浅粗俗,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他说的没错,这简直是我们青少年的通病!我是该好好反省自己,该如何去做,才能真正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我学东西,是贪容易;在有问题时,从众心理太大;做事情时,虎头蛇尾;大多数时间,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可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这就是太浮躁吧。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我觉得,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都应该读一读这12封信。

这本书最让我喜欢的是,它看似平凡却包含有很深的思想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它教会读者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作者毫不吝惜的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待人生的方法,价值标准与读者分享,这种过来人的经验对于处在迷茫中的青年们犹如一盏明灯让青年们找到正确的航向。“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句话出现在附录二,而他在《谈美》里也多次提到了这个观点,它是朱先生的人生理想,就是要超脱个人的欲念牵绊,执着人生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年们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书中谈到的这么多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真心的劝导青年们要正确看待人生,眼光要放长远,要踏踏实实的下真功夫,要注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随大流只考虑功利的东西。今天的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参加学生组织或做其他什么事的时候往往也犯功利的毛病,只是想到这样做会对自己升学找工作有帮助,却不去想想自己到底想不想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且要脚踏实地的做,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无言之美”可以说是这本书中最易看出美学知识的一篇了,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诗画音乐等含蓄留有余地的美学原则,还可以领略到作者的生活态度,艺术的生活是超现实的生活,当在现实生活无能为力的时候暂时到理想的生活里去,不是消极的避世而是一种调节,好更好的回到现实的生活去改造。要怎样才能做到艺术的生活呢那是美术家音乐家们擅长的,就是要有一颗审美的空明的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是这么理解的。我想看到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的,都会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多启发吧。

这就是我看完这十二封信之后的感受,这些感受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你们都能好好去读一些这本书。

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4

凡事有目的而行之无悔。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在孟实先生的年代,莫过于救国兴国。他却说,“在学者不言学”而“空谈爱国”,结果就是“学废工驰”,无法实现救国。引一句蔡孑民先生当时所言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我们当代青年读书的本心便是爱国,却也不是空谈爱国,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且既不能与社会脱轨,也不能过于“社会”而迷失本心。

那么如何行动?我以往一直坚信“博学”方可成才,于是什么都想尝试,导致时间紧凑,生活充实,却在闲下来之际突感茫然,就好比漫无目的地在大街游走似的。孟实先生确实给我了思考的空间。他一方面肯定“博学”,批判当时许多开口就谈“专门”、谈“研究”的所谓“学者”,他说道,“‘专’也并非是任何人所能说的。倘若基础树的不宽广,你就是‘专’也决不能专到多远路。学问这件东西,要先能博大而后能精深”,正当我沾沾自喜,觉着自己与“大能”之观点不谋而合时,他又以自身为例给我以告诫,他谈及自己幼时的一位国文老师看出他不知摆脱的毛病,所谓“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致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博鹜也。”这一番话让我顿感心虚,博学是没错,只有学识宽广了,才能从其中找出自己渴望并且无悔“专”进去的。然而有目的的博学,和无目的的广而学之却是完全不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选择,当我们初临世界,我们所需的便是博学而驱散这份陌生和懵懂,当我们对其全貌已有初步认知时,我们所需的便是专而精通某一二项于己、于社会、于国家有价值的趣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辅修与否或许可以从中得到答案。

谈完行动,我又不禁感慨,我们读书的心境当是如何?旧时的“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之人何处寻?深通哲学的磨镜匠何处寻?现在是否还有愿为作一幅画而自制颜料,数载方得一画的悠然之人?孟实先生论道:“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哪里还能迷信宗教崇尚侠义?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和热情了。”我们读书少了一份灵气和怡然,多了一份责任和目的,我们应把读书当做一件趣事,或者所谓读书的“目的”才是我们学成之后的附属品吧。

我们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也不仅仅是为国家而读书,或许从中觅得一份快意,一分慰藉,如旧时所谓“得道”,这或许也不失为一种追求。

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5

在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先生用书信的形式,向青年娓娓道来了读书、升学与选课、情与理等我们容易困惑的问题。“这十二封信啊,愿对于现在的青年,有些力量。”在作者序言的最后一句话的祝愿中,我抱着汲取知识,获得力量的态度读了这十二封信。读过之后,发现这本书给予了我的心灵极大力量。

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在谈读书中,作者说“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当作者计算着一天都三四页一年都好几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了每天抽一点时间读书的必要性。在《开讲了》当中,何镜堂院士也对我们说过,他每天十一点钟制完图开始看书,看到了深夜一点,第二天正常七点钟起床。这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位位巨匠孜孜不倦在书海中遨游的场景。是啊,我们真的抽不出一点时间读书了吗?我们有时间刷朋友圈,有时间打游戏,真的就没有一点时间读书了吗,还是对书籍的渴望远没有对游戏的渴望强烈呢?这些话语对我的触动很深,让我开始思考应当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利用每天的时间让自己更多吸取书中的精华,每天都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此外,再谈动静中我明白了要行动起来也要能静下心来,再谈情与理中我明白了应兼顾理智与道德。“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幸福。”真的很感谢先生的十二封信,让我懂得在学工科之时也应当持有的那份对文学,对书籍的热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800字读后感七年级相关文章: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范文2篇

800字读后感七年级大全优秀范文

800字七年级大全读后感5篇

读书800字心得范文七年级大全

初一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

优秀读后感800字七年级大全

初中生读书心得800字优秀范文大全

优秀文学800字读后感七年级5篇

课文读后感800字七年级大全

活着800字七年级读后感优秀范文

    相关文章

    30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