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八百字读后感范文

钰媚2 1162分享

《知青岁月》一书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层面,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时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在亲历者闲话家常中展露的历史细节,鲜活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干部的成长历程。而讲故事的人,既有与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陕北朴实的农民,还有当年与总书记有过接触的各界人士。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进行原汁原味的再现。故事因为细节丰富所以真实,全书因为内容真实所以感人。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讲人民领袖青年时代的书,是记录人民领袖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成长经历的书,让广大读者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自然会引发对这样一位经过艰苦历练的人民领袖领导下的中国未来的思考和憧憬,自然会产生对这样一部好书的强烈阅读兴趣。我读知青岁月,看到了两点:爱学习,敢担当。

1、爱学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___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___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___读书涉猎极其广泛,既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读中外历史著作;既读中国古代文学,又读世界经典名著;既读军事理论,又读国际政治。广泛的阅读不仅带给___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滋养,更带给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惊人学识和兼容并包、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孜孜不倦的精神、高效的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更将伴随我们的成长,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学不可以已”,多读书、读好书,带来的只有益处。___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广大基层公务员唯有像___那样博览群书、勤学不辍,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厚实根基,才能在基层工作中学以成才,才能成为群众眼中带头引领的好干部。

2、敢担当。敢担当才能办大事,敢担当才能成伟业,敢担当才能为人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解决过去长期想解决但没有解决好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就与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概相关。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习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一旦担起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就敢干事,敢干大事。敢于担当与具有战略定力有关。不论大事小事,习近平遇事总是沉着淡定,始终保持情绪上的冷静,因为他认为,做大事者要具备冷静的心态和自控能力,这样即使事务再紧急,也可以条分缕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就与他在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和战略定力是直接相关的。

《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2

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民王宪平的:“习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在今天能担任我们党的总书记,并明确为全党的核心,应当说,与他在陕北延安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积极努力,以及之后的历练密切相关。

当我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整体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告诉我们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艰难困苦磨砺坚强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坚强意志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强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扎根人民厚植为民情怀。七年岁月中,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只有将安身立命、成长发展的根系深深扎进人民群众之中,与父老乡亲们一起面对风吹雨打、体味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也才能真正收获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力量。

三是了解实际锤炼务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接触实际,深入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就读懂了“生活”这部大书,读懂了“中国农村”这部大书,也读懂了“实际”这部大书。这些“书”上虽然没有字,却比有字的书更难读、更深刻。正是有了对实际的真切了解,坚定了习近平总书记扎根实际、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决心。

四是勇挑重担锻造担当意识。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勇敢地承担起村支书的责任,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带领乡亲们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动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青年干部要想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

五是博览群书提升理论素养。《岁月》一书给我们生动展现了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生活,他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些由衷的话语,正是他从自己读书学习经历中得出的深刻认识。我们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只有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实践中,才能有所贡献、有所作为。

最后,我们小组辩论的辩题“干一行、爱一行”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且习近平总书记每行都很出色。

《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3

2017年8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定刊发行,该书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青年习近平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成长历程。时光如烟,“知青”一词早已沉淀在历史的卷册,但习近平同志的七年知青岁月却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基层干部:“不要在应当吃苦时选择安逸,不要在应该奋斗时选择逃避”。

习近平总书记去插队的地方,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对此,他没有抵触,没有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而且一干就是七年。这段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生活历练,磨练了他的意志品格和奋斗精神,对总书记后来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禁也鼓励我们,在乡镇基层体会到的苦和留下的泪,都是人生给予我们的珍宝,是磨炼我们乡镇干部的炼金石,它促使我们不断地突破自我、激发潜能、快速成长为一名有担当、有魅力的基层人才。所以,面对苦、难,不要怕,勇敢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说:“到陕北插队,我只是开始时感受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的很充实。”插队几年后,他与农民建立了血肉联系,“我现在就是个普通农民”、“我们老陕”等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能一如既往的付出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从来不“撒尖儿”。仔细想想,这些故事和我们现在经历的多么相似。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在经历基层生活的磨合期后,我们也慢慢的学会了和群众打交道,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沟通,学会将上面的政策有效的落实到基层工作中,就连我那拗口的温岭话也说得溜了很多,“我们创卫时候的‘海南’蓝”、“我们村”在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所以,面对苦、难,不气馁、要自信。

习近平同志到赵家河村搞社教,就劝说倔脾气的前队长重新出山,使队上的面貌立竿见影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同志看到报纸上介绍四川推广利用沼气,就主动到四川取经学习,亮起了陕北高原第一盏沼气灯;习近平同志看到群众生活的难点,就带领群众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给村里发展注入动力。这些事迹表明,深入群众、学习知识、肯于钻研、注意方法,是战胜困难、创造业绩的关键和保障。我们的基层工作不论是驻村还是线上,静下心来就会发现,做的好和差的有差别,这个差别既在努力,也在方法。有些同志,不论驻哪个村,都能“摆平”村里的矛盾;有些同志,不论放在哪个岗位,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靠的,就是从工作中提炼出来的方法和经验,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知识财富。所以,面对苦、难,要多问、要多思。

“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相信经历了基层磨炼的我们,以后不管在哪个岗位,干了哪份工作,都能从这份经历中汲取到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让我们的人生“扣好每一粒扣子”。

《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的形式,分“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给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实干苦干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树立群众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中,与当店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真正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身体力行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焦点对准基层、把服务落到实处

二、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是当年“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的艰苦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坚守梁家河,始终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从来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忘初心、坚守本色,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三、发扬实干苦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当了梁家河的村支书,带领大家建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发扬其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实干苦干精神。

《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5

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插队,当时他还不满16岁。刚到梁家河插队就要先过“四大关”:跳骚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当说,这四关过的很艰难,既要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更要在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上得到转变和升华。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不向任何人抱怨,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在磨难中,铸就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品质、坚毅的性格、坚韧的气质。这也让他获得了人生的真谛:千锤百炼始成金。

实干。近平当梁家河村支书后,不搞形式主义,不搞那个年代时兴的学习、运动,而是立志办大事,要给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要带着大家多打粮食,让大家都有粮食吃,能多打粮食的地方主要就是坝地。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社员们在村里的沟口打了一个淤地坝,要知道打坝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把大家的思想都统一起来,调动村里集体的力量一起打坝。在修梁家河村的淤地坝时,更是付出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他白天晚上,起早贪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白加黑”“五加二”,把精力都放在这个工程上了。他要求施工要快,施工质量还要好,特别是洪水冲击的关键位置,搞得扎扎实实,固若金汤。而且他不仅一直在第一线指挥,也一直在第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大块石头砌堤围,和村里人一起并肩战斗。这件事不就是对“干在实处永无止境”的实干精神的最好诠释。

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刘明升说“近平做事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在梁家河当书记,就能脚踏实地处理梁家河的事情,带领好村里人,齐心协力搞工作。梁家河村民石春阳说:“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考虑”。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都与他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息息相关。

为民。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急;民之所急,我之所行。习近平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凭借公道正派、处事稳重赢得大家的信任,凭借头脑灵活、勤奋肯开,带领大家办沼气、办铁业社、办代销社、打水井、打坝堤、搞河桥治理、种植烤烟。1993年,近平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并嘱咐了很多事情,山上要治理,河里要打坝,山上要种经济林,还要种果树,要把地打平,好提高产量,要解决肚子吃饱的问题,还要解决文化问题等等内容。从始至终,他最关心的始终是基层群众的生活。

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深深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苦干实干作风、敢于担当品质、爱民为民情怀。这就是我们的总书记,我们心中的榜样,总书记的这段人生经历,已经成为一个传奇,将不断激励着我们。


知青岁月八百字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5篇读后感范文800字范文小学生

2019关于《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精选5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心得体会

5篇读后感范文小学生800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精选

棋王阿城读后感800字范文大全

初中生读书心得1000字5篇范文大全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中学生

红色家书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高考1977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知青岁月八百字读后感范文

《知青岁月》一书从“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层面,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时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知青岁月》800字读后感1《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在亲历者闲话家常中展露的历史细节,鲜活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干部的成长历程。而讲故事的人,既有与总书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317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