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

庄宇 224分享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也成了他们学习的一块硬骨头,一是他们识字不多,二是他们理解能力有限,三是他们易“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学好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

  一、多看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要多看即多观察。“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要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

  为让学生弄懂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题意,教师应将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当老师在“灌输”知识时,学生的思维多处于消极状态,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其实,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猜测从心理学角度看是直觉思维的一个部分,它具有快速、直接跳跃的特点,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想和判断,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与表现。

  四、多想

  其实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说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打开自己的脑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明白题意,已“知其然”,但学习数学并非仅此而已,而是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分为“求合起是多少”的加法应用题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减法应用题,让学生较透彻地理解并不难,只要教师细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为是“合并”还是“去掉”,为什么用加或减法计算便顺理成章地解决了

  五、多动

  这里所提到的多动是指学生的动手操作,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总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应借助孩子们的这种天性,让他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在看一看、摸一摸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想一想、议一议,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六、多练

  多练即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解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训练。“学以致用”一来可以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二来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学数学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练习中,教师要注意照顾全体,辅差培优,这样既可稳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练习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多做智力题等。

  七、多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最重要的还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呢?我们应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孩子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可以编一道这样的文字应用题:过春节了,爸爸买了一篮子又红又大的苹果共10个,给姥姥送去4个,还剩几个?这样似乎累赘,但很明显学生感觉到四个苹果是从篮子里拿出来的,拿出来即“去掉”,“去掉”就用减法,从10个里去掉4个,则用10减去4得6个。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学习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符号。

  现在的小学生,经历了幼儿园生活,已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符号都有或清晰或模糊的意识,为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 符号,有意识地建立符号意识,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时,便开始灌输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知道加法就是把数字合起来,而减法则是除掉了一部分,让学生清楚什么时候用“+”号,什么时候用“-”号。在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再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些常闻乐见的简单实例,例如“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池塘里有6条鱼,游走了3条,池塘里还剩几条鱼?”在这些容易理解、带有趣味性且数字较小的实例中,学生接受起来轻松又愉快,同时体会出在何时具体情况下用加法或减法,合理运用“+、-”符号。我个人的经验是在每节课的开始3-5分钟都是举一些以上类似的实例,长期积累,真正让学生能灵活地由生活体验联系到加减法,从加减法反馈出生活体验。

  二、比较两数大小,科学运用“+、-”符号。

  在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并学习“>、<、=”之后,我又通过比较两数大小,大或小多少,让学生科学运用“+、-” 符号。如:一行苹果8个,一行草莓5个,问:谁多?多多少?在这里,要让学生认识到在问题里面出现比较多少时,一定要用减法,在这一类的应用题教学时,我采用一段顺口溜,“问题里,比多少,用减法,多减少”,在学生熟背顺口溜的基础上,我所教过的学生在后来碰到性质相同的较复杂一些的应用题,如:奶奶养了25只母鸡,12只公鸡,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学生们便能准确地列出算式。在这类的应用题教学时,一定要强调是在问题里提出比多少,而如果是条件里出现的比多少的话,则就是不同的情况了,必须要让学生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在深入理解并准确解决在问题里求比多少的情况之后,才能驾轻就熟地解决条件里出现比多少的应用题,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提出数学问题,深化运用“+、-”符号。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教师在学生透彻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后,要引导学生根据相应的条件来提问题,在这里,刚开始可以天马行空一些,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在熟练之后,老师可以考虑设关卡了,明确要求学生提关于加法的问题或关于减法的问题。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21页第4题时,题目里有三个条件:橘子30个、苹果50个、梨40个,要求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我便采用了这种办法。明确要求学生先提关于加法的问题,再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在这里要区分“和”与“比”的准确运用,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容易混淆个别关键的字词,常常会出现“某某比某某一共有多少?”之类的常规错误,在这里,老师一定要耐心讲解,不能操之过急,让学生透彻理解“和”与“一共”关联,而“比”与“多或少多少”关联。在此基础上,学生便能运用准确的语言提问,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以后碰到相应的应用题也能很快列式解答。

  四、培养审题能力,熟练运用“+、-”符号。

  一年级的学生耐心差,容易忽略关键性的条件,经常出现看一部分条件便急于下笔列出算式的不良情况。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训练学生审题。训练学生审题的第一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做起,速度由慢而快,先可考虑老师带着学生读题,然后慢慢放手,让学生自主读题,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时老师适当提示。在读题过程中,让学生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用“ ”与“ ”划出来,然后根据要求列出算式,进行正确解答。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认识隐蔽的条件或者多余的条件,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能抓住最本质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例如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50页第4题:“爷爷有50元钱,他买了1副9元的眼镜和1个25元的杯子,用去多少元?”在学生读题后,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道题里的50元与问题没有关系,属于多余的条件,解题时不用考虑,这样学生便知道用去多少只与9元的眼镜和25元的杯子有关。再如:“马路两边都种了25棵树,马路上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读题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找出隐蔽条件:两边都种了25棵树,从而明确这道题的意思就是求2个25棵是多少。

    72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