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怎么让幼儿学会“玩”

书奇 1172分享

  教会孩子怎么玩,应该在孩子学龄前就开始。会玩耍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好,对生活的态度更积极,更能形成乐观的性格。玩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以及开发出更有效率的思维模式。那么该怎么教会孩子“玩”呢?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让幼儿学会“玩”的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让幼儿学会“玩”的方法

  一、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特定的环境引起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玩”的前提。首先从物质条件来说,应该有孩子想玩的东西,好奇的玩具或者其他有助于孩子参与游戏的材料;同时还应有孩子“玩”的场地,如房间、户外草地、儿童游戏场等,再者从心理需求上来说,轻松自由的气氛,成人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就能够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但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弄乱了房间,而责备限制孩子的游戏,干预孩子的玩法,改变孩子的游戏规则。如果这样,就会改变游戏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应该让孩子在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表现自我,真正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乐趣。

  二、在玩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完全是其自发的活动,同样需要模仿和学习。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就更需要成人作出适当引导,激发孩子去玩。这样孩子才可以产生想象,根据记忆、表象,运用素材去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孩子都起好的作用。家长应多关心了解孩子的游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有放映大人们酗酒、打架的行为,这时就应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讲清道理,说明利害,从正面引导孩子去玩。

  三、在“玩”中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孩子玩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意识,让孩子养成不依赖大人,能自己独立的玩。在西方国家,就较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初生的婴儿就放在一间独立的房间,让孩子自己睡,一岁多的孩子大都能自己玩。而在我们这里,父母总怕孩子不会玩,怕孩子摔疼摔伤,总陪在孩子身边,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依赖成人的习惯,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也就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喜欢和同伴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幼儿期,与同伴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这时,家长不要拒绝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的。如果孩子长期与大人玩,大人会不自觉的迁就保护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负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成人要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得到锻炼,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合作意识。

  四、多让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

  现在,都市生活让人们渐渐失去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也逐渐取消了孩子与大自然的相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电视、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和因特网。这样会阻碍孩子探索自然界的兴趣。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多带孩子到户外的世界去游戏和活动。在户外,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玩,小伙伴们尽情嬉戏,创造性地多让孩子接触水、土、动植物等自然物质,扩大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带领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孩子反应的灵敏性。特别要多从事操作活动和运动,家长不应只给孩子提供形象、电动、智力玩具。应该有一些运动性的玩具,如皮球、哑铃、跳绳等。这样孩子不仅从活动中获得了快乐,也锻炼了孩子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更能促进孩子体质体能的发展。

  五、控制玩具数量,并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

  孩子的游戏离不开玩具,但并非越多越好,应根据孩子的需要,主动为孩子选择玩具。在同一段时间里,如果玩具过多,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什么也玩不开,就导致游戏效果的差异性。因此,每次给孩子一部分玩具,剩下的收起来,玩厌了再拿新的。这样常玩常新,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玩完后,就应该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这样可以养成孩子爱清洁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自我照料能力,为将来做事井然有序、善始善终、有责任心打下基础。但这种习惯的养成,成人不宜采取强迫的方式逼孩子去收拾。而应用游戏的方法去不厌其烦的引导孩子去收拾。如“布娃娃累了,她该睡觉了;小车该进车库休息了”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孩子会很自然的自觉的收拾自己的玩具。

  游戏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能有效的满足孩子的需要。在幼儿期,让孩子学会“玩”,让孩子在自由自在地玩中展开想象,让孩子在玩中充满激情,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适合家庭中的亲子游戏

  分类的游戏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

  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

  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扮演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酒”,鼓励孩子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飞鸟;

  或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

  或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手指的游戏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

  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

  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躲藏的游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

  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找出来;

  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

  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这些都是藏物的游戏。

  绘画的游戏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享受自由创作的喜悦。

  组合的游戏

  许多发明都是在原来的物品上加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

  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哪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

  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他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孩子没有热情怎么办

  (1)表扬孩子的成功。孩子三、四岁,就已会做很多事情,可以当个简单的帮手。如果大人总认为这样的事孩子还干不了,或者觉得让孩子干还不如自己干得痛快,不让孩子得到独立完成某件事的机会,孩子就会依赖心强,什么事都懒得做。所以,大胆地让孩子干稍微难一点的事,孩子干成功了,就要好好表扬他,孩子受了表扬,就会增强自信心。体验到“我自己也能干这样的事”,从而提高他新的行动热情,诱发他的进取心。

  (2)鼓励做室外运动。只有经常让孩子到室外做活动量大的运动,才能不断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只要孩子有健康的身体,他就要动、要干,自主性也不断得到增强。

  (3)让孩子和小朋友们开展竞争。赛跑、扔球、打扑克等运动和各种比赛,都可以让孩子参加,孩子参加竞争,会培养他的兴趣,逐渐产生干劲和热情。注意孩子竞争的对手要相仿,不能过强或过弱,因为形不成对手,也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要引起孩子对胜的兴趣,孩子会在内心暗暗下决心,“这一次一定要赢他”,“下次我还要赢他”,不知不觉地增长进取心。

  (4)不要让孩子有恐惧心。为了培养孩子做事的热情,有必要让孩子做一些冒险动作。无论是玩单杠或游泳,都应让孩子试一试。如果认为危险,总不让孩子去做,那他什么也学不会。但是必须要注意,在让孩子做一些多少有点冒险的动作时,大人一定要有思想准备,做好保护,不能让孩子留下受惊的经历。比如孩子玩单杠时掉下来,受了伤,有了这种经历的孩子就会恐怖单杠,再也不想玩了。孩子有了恐怖心,以后就会变成怯懦、消极的孩子。所以家长必须注意这一点。如果孩子一旦得了恐怖症,要关心,要讲解,使他逐步明白这没有什么可怕。

  (5)要培养孩子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某些伟人的事业取得成功,很多都是从小对此事产生兴趣,然后参加正式竞赛,最后全身心的投入。所以一发现孩子心情比较愉快,就要领孩子一起出去经历各种事物。只要孩子对某个事物多少感兴趣或表示关心,就要想办法让他一直做下去。

    热门标签

    45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