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教学方式的读后感

春燕 1172分享

  编者按:《读<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有感》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从一个演讲中听到了关于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从中可以领悟到了讲座其中所要表达的含义,不妨来看看吧。

  佐腾学,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一个如雷贯耳、教育人都知道的名字。同样,“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的育人理念,自新课标颁布以来也经常在我们耳边回荡。但读了佐腾学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我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并对有效激发、点燃火把有了具化可感的策略。

  说到“激发”,我们往往想到或做到的就是教师如何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用上十八般武艺来吸引眼球,激发注意。读了本书之后,才明白要提高激发的有效性,除了在课堂上做游戏、变形式、换语调、做评价、发奖品,以及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惯有之招以外,还应在激发的“外延”上下功夫、使巧劲。

  一、敬畏生命,才能真正激发

  最让我感触的是封底所提到的那句话: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乃在于:实现第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是呀!有时,从表面看,我们上完了课,甚至也感觉上好了课,但却不一定让学生走进了学习的圣地,更不能保证让每一个学生体味了学习的滋味。因为我们着眼的是课堂本身的完整、自我设计的精当、环节推进的顺利、蜻蜓点水的热闹、懂事听话的乖巧、我问你答的默契……而非学生的感受、学生的融入、学生的发展。

  说到这里,对已经有20多年执教经历的我来说,真可谓有震撼与心悸之感。

  所以,尊重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得到的彬彬有礼、亲柔和善,也不是打着为了学生学习成长的旗号而把他们当成配合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是眼里有学生的存在,心里有学生的权利,行动中有学生的发展。

  走进教室,我们面前是几十个学生,也是几十个生命、几十个家庭、几十个未来。站上讲台,面对眼前的每一个,我们都要用心去呵护,也要无条件地去关爱。因此,我们要走进其心灵,了解其状态,关注其动向,给予其帮助;要鼓励其进步,欣赏其优点,也要包容其失败,等待其调整;并吸引他参与,还给他空间,给予他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里自由呼吸,个性成长。

  此外,还想起了某老师在平常交流中提到的一句话:班上有个学生特别调皮,我的要求就是他可以不听不看不参与,只要不影响别人就行了。但佐腾学先生提到的“每一个”让我心生敬畏,无限感慨。因为一生一世界,一生一未来,每一个都是鲜活的生命,每一个都是明天的主人,每一个都应该在课堂里得到悉心的关爱、真实的生长。如果总是不管不问,这样的学生恐怕会越滑越远,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丧失人生的斗志,丢掉理想的追求。

  二、关联每生,才能有效激发

  书中还特别强调:低年级儿童唯有得到了来自教师的稳定的个人关联,才可能慢慢发展到对伙伴学习的关心,才会有同伴沟通的意识。就教师而言,唯有在课堂中建构了同每一个儿童沟通的放射线般的稳定的关系,才可能追求每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之间的沟通关系。

  低段儿童,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后,校园环境、交往沟通、学习内容、作业方式等都需要从头适应。而教师带给他的安全感和富有针对性的鼓励就显得太为重要了。这时候的老师,是老师,但也应该像妈妈,像朋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给她爱,可以陪她玩。让他在全新的环境里自由安心,才能好好学习,全面发展。

  所以,原来做班主任的时候,我总会利用大课间这半个小时,有计划地走进学生个别沟通。或是鼓励肯定,或是提醒建议,传递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特别关注与细致呵护。实践证明,效果甚好。

  同样,下课时叫学生帮忙拿个水杯,抱回本子,拿支粉笔,带个口信等,也同样是以教师为原点,与每位学生建立直接的联系,形成真实的交往。因为有了平时积淀的感情基础,才能促进课堂上老师们所期望的“一触而发”。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教育教学方式的读后感”

热门标签

502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