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教学语文的方法与技巧

春燕 1172分享

  编者按:《在语文课堂里玩穿越》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在上课时给孩子们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妨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引领孩子们一步步的走上穿越之路的吧。

  上周,在老师们的盛情邀请下,我走进合川巴蜀小学三年级3班上了一节语文课——人教版三上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今天,又参加到璧山区几大名校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转变考核之中,听了满满一天的课。

  上课,听课,看课,评课……自然想起了我曾上过的课。今天,分享一堂旧课,与大家共享课堂学习与真实生长的种种快乐。

  那是三年级下期的第一堂语文课。因为头天是元宵节,想让孩子们尽兴地与家人一起过好年,没有布置家庭作业,就连预习也免了。于是,我们跳过第一课,直接走进了相对简单的第2课《古诗两首》。

  不知是大家对新学期的语文课堂都抱有浓浓的新鲜感,还是什么,反正这节课孩子们状态不错,效率很高。一节课,学完了两首诗,还做了课堂作业。那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不过最让人高兴的是,因为有了“穿越”的融入,孩子们从头至尾激情投入,乐不可支。

  穿越一:从《咏柳》到《咏鹅》

  在第一首古诗揭题导入时,顺势学习生字“咏”。读准字音后,让生通过组词的方式帮助理解。有孩子说到了“歌咏”。我顺势点拨:歌咏其实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所以“咏”字本身就含有赞美之意。

  进一步拓展追问,看到《咏柳》这个题目,我们会不自觉地想到以前学过的一首诗,还记得吗?于是,好些孩子就摇头晃脑地背起了一年级学过的《咏鹅》来。这样,既加深了对“咏”字的理解,也巩固积累了以前的旧知,感觉很有意义。

  穿越二:从“妆树”到“妆人”

  接着,我抛出问题“细细读文,看看诗中哪些地方咏出了柳树的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理解诗意。

  一个学生提到了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师顺势引导学习生字“妆”。在字形上,学生注意到了“女”,也说到了其打扮之意。进而,我再次追问:看到这个“妆”字,你想到了哪句学过的诗?

  于是,《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让学生娓娓而来、脱口而出。学生对碧玉妆扮成的柳树的美也自然而然地深留于心了。

  穿越三:从“咏柳”到“咏春”

  读懂一二句诗后,我再次借“咏”字推进教学,问:“诗人要咏叹、赞美的就仅仅是美丽的柳树吗?”不久,就有学生举手说道:“诗人赞美的除了柳树,还有二月的春风。因为它太厉害了,像一把剪刀似的剪出了细叶,让柳树变美。”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后两句诗的理解也到位了。

  我继续追问:“二月的春风就仅仅让柳树变样了吗?结合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景象试着用学过的四字词来形容一下。”于是,孩子们你一个,我一言,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好多平时积累的词。甚至还有孩子抢着说原来学过一篇识字,里面全是描写春天的四字词。

  大家恍然大悟,又不约而同地背起“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来。穿越再次呈现,积累再次调动,而且作者借柳树表达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情感也领悟到位了。

  穿越四:从“诵春”到“寻春”

  理解了第二首《春日》的诗意后,进一步拓展延伸:读到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时,我想到一幅画面。那就是,他们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肯定会一边走一边看。想象一下,他们还会边怎么样边怎么样?

  问题一出,孩子们感到很诧异。但当一个声音说到“边走边说”时,大家都一下子被点醒了。于是出现了好些精彩的答案:边走边闻、边走边笑、边走边玩、边走边吃、边走边唱、边走边舞、边走边记、边走边诵……

  再次点拨:如果是现在,大家都有手机、相机,他们还会怎样?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答道:边走边拍。

  就这样,词语的积累丰富了,踏青寻春的场景也鲜活了。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笑脸,我的内心涌出一丝快慰。

  有了这样的穿越,学习从诗的理解转到了词语积累,再指向了生活再现。于是,读的情趣、读的情感、学习的主动性都充分地展现出来了。

  在整个学习中,不管是读、背,还是作业,孩子们表现得都那么主动、投入。因为学习已经在反复的穿越中变成了回味生活、寻觅快乐。

  这样的情境让人感动,这样的效果也同样让人感慨。一样是古诗,有人早已倒背如流,有人启而不发,巨大的差异也曾让我教得头皮发麻,耐性全无,巴不得早点下课结束学习。但这次的穿越,却让我把“老古董”的诗词觉出了玩味,与孩子乐享。

  看来,这样的穿越可以有。

  作者|汪小红

  公众号:作文起步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热门标签

    503080